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2075)
2022(9603)
2021(8579)
2020(6881)
2019(15368)
2018(15376)
2017(30601)
2016(16769)
2015(18385)
2014(18473)
2013(18054)
2012(16602)
2011(15061)
2010(14985)
2009(13861)
2008(13513)
2007(12221)
2006(11245)
2005(10134)
作者
(49566)
(40984)
(40979)
(39117)
(26081)
(19473)
(18481)
(16038)
(15618)
(14608)
(13977)
(13354)
(13233)
(12919)
(12750)
(12698)
(12508)
(12292)
(11990)
(11908)
(10397)
(10136)
(9963)
(9473)
(9330)
(9312)
(9200)
(8973)
(8226)
(8194)
学科
(66763)
经济(66681)
管理(50707)
(47100)
(35298)
企业(35298)
方法(25665)
(23116)
数学(23081)
中国(22971)
数学方法(22867)
(18599)
业经(15897)
(15587)
(15097)
贸易(15090)
环境(14956)
农业(14933)
(14781)
(13245)
(13225)
银行(13206)
地方(13164)
(12669)
(11966)
(11144)
金融(11143)
(10591)
(10427)
(10094)
机构
学院(240761)
大学(239183)
(103694)
经济(101623)
管理(91677)
研究(83796)
理学(78718)
理学院(77893)
管理学(76710)
管理学院(76279)
中国(64836)
科学(50279)
(50255)
(49750)
(45321)
(42546)
财经(38727)
研究所(38386)
中心(38095)
业大(37471)
(36658)
农业(35633)
(35192)
经济学(31825)
北京(31721)
(30315)
(30164)
师范(29789)
经济学院(28913)
(28703)
基金
项目(157691)
科学(123958)
基金(114969)
研究(113777)
(101665)
国家(100814)
科学基金(85135)
社会(74159)
社会科(70415)
社会科学(70398)
(61058)
基金项目(60419)
自然(54446)
自然科(53156)
自然科学(53138)
(52227)
自然科学基金(52199)
教育(51071)
资助(46043)
编号(45411)
成果(36618)
重点(35572)
(35325)
(34939)
(32603)
课题(31706)
国家社会(31006)
创新(30580)
科研(30140)
教育部(29622)
期刊
(115643)
经济(115643)
研究(73032)
中国(45222)
(41940)
学报(38857)
(35793)
科学(35407)
管理(33073)
大学(29284)
农业(27926)
学学(27889)
(27528)
金融(27528)
教育(22234)
业经(20694)
经济研究(19573)
财经(18767)
技术(18230)
问题(16343)
(16135)
(13859)
(13785)
商业(12215)
国际(12197)
理论(11583)
技术经济(11421)
现代(11255)
(11248)
科技(11021)
共检索到36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2011年首次超过50%,2012年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如何认识城镇化对碳强度带来的影响,在不透支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祖丹  
加快城镇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两大重要任务。本文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了我国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显示:总体而言,城镇化发展将有利于我国实现碳减排,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此外,东部地区城镇化在样本期内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但近年来该地区城镇化加剧,碳排放的趋势却日渐清晰。这种差异与地区间不同的消费模式、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区域发展政策有重要关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世进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入手,选择人口、空间、产业、居民消费结构、生态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并分析了碳排放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约束作用。选取1980-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将全国区域省份以城镇化质量为标准划分为三组,通过STIRPAT模型选取城镇化水平、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分别代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口集聚、城镇区域拓展、产业聚集、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建设等内涵,分析了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也差异巨大。本文依据分析结果,从提升低碳意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完善碳排放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世进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入手,选择人口、空间、产业、居民消费结构、生态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并分析了碳排放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约束作用。选取1980-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将全国区域省份以城镇化质量为标准划分为三组,通过STIRPAT模型选取城镇化水平、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分别代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口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阳  侯晓娜  柳清瑞  
中国碳排放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如何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规律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城镇化由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碳排放呈现倒“N”型轨迹;城镇化主要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并且在不同城镇化门槛区间内,其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因此,未来政策应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阳  侯晓娜  柳清瑞  
中国碳排放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如何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规律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城镇化由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碳排放呈现倒“N”型轨迹;城镇化主要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并且在不同城镇化门槛区间内,其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因此,未来政策应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雷  王军锋  
基于城镇化的区域差异性,选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镇化和市场化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样本来看,城镇化对CO2排放具有正向作用,但城镇化与CO2排放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具有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有显著影响;市场化对CO2排放的影响呈现负向作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拉低城镇化导致的CO2排放水平。同时,研究还发现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城镇化过程对CO2排放的影响不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城镇化与CO2排放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中等程度市场化地区的城镇化对CO2排放存在正向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隆臻  牛欢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红静  王彦  郜文晖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彻底废除二元制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土地利益的继承制度,使进城农民的土地利益永久得到保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玲  安春生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和层级不协调、"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等问题。应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提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玲  安春生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和层级不协调、"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等问题。应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提质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冬  李健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选择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在城镇化发展早期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而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控制人口规模,降低能源强度,均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