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4)
2023(14476)
2022(11513)
2021(10709)
2020(9016)
2019(19803)
2018(19175)
2017(35891)
2016(19407)
2015(21446)
2014(21563)
2013(20958)
2012(19529)
2011(16879)
2010(16902)
2009(15564)
2008(15849)
2007(14238)
2006(12433)
2005(11038)
作者
(58441)
(48721)
(48675)
(46402)
(30994)
(23601)
(21945)
(18845)
(18506)
(17390)
(16803)
(16360)
(15727)
(15573)
(15355)
(14942)
(14804)
(14490)
(13998)
(13974)
(12329)
(11918)
(11911)
(11135)
(11079)
(10914)
(10910)
(10878)
(9858)
(9774)
学科
(78118)
经济(78003)
管理(60686)
(58094)
(45464)
企业(45464)
(35298)
方法(32681)
数学(28609)
数学方法(28285)
(24589)
中国(23995)
(17222)
财务(17187)
财务管理(17130)
(17119)
业经(16994)
(16954)
农业(16769)
企业财务(16395)
地方(14207)
(14042)
贸易(14036)
财政(13801)
(13675)
(13208)
银行(13159)
收入(12442)
(12368)
(12330)
机构
大学(279170)
学院(276838)
(112340)
经济(110127)
管理(100997)
研究(97234)
理学(87229)
理学院(86215)
管理学(84474)
管理学院(84014)
中国(73349)
科学(61667)
(61458)
(58345)
(54894)
(50657)
研究所(45886)
财经(45573)
业大(45090)
中心(44316)
农业(43228)
(41680)
(41607)
北京(36392)
经济学(36033)
(35391)
师范(34776)
(34646)
财经大学(33810)
经济学院(32729)
基金
项目(189154)
科学(147580)
基金(139517)
研究(130338)
(126205)
国家(124810)
科学基金(104952)
社会(85282)
社会科(80892)
社会科学(80869)
基金项目(73371)
(72094)
自然(69341)
自然科(67714)
自然科学(67686)
自然科学基金(66503)
(61331)
教育(59800)
资助(56499)
编号(48859)
重点(43094)
(41819)
成果(40158)
(39192)
(38632)
科研(36992)
国家社会(36945)
创新(36331)
计划(35520)
教育部(35497)
期刊
(123197)
经济(123197)
研究(81888)
中国(56067)
学报(54202)
(52387)
(50264)
科学(45817)
大学(40515)
学学(38726)
管理(38177)
农业(33401)
(25390)
金融(25390)
教育(25192)
财经(23488)
经济研究(21508)
技术(21321)
(20175)
业经(19057)
(18059)
(16635)
问题(16465)
业大(14370)
(12971)
财会(12840)
科技(12748)
会计(12562)
商业(12236)
农业大学(12175)
共检索到41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宏  侯本宇方  陈斌开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财产性收入占中国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房屋拆迁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暂时的财产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屋拆迁所带来的暂时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会显著增加家庭总消费中的耐用品消费,对日常消费总体没有显著影响,但边际消费倾向估计值仅为0.02~0.03。与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的是,农业户口、较低收入、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金融资产较少家庭的消费反应更大,其日常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提升家庭消费能力,对低收入阶层福利改善尤为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樊此君  张栋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房屋拆迁可能会影响拆迁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实证分析了房屋拆迁这一外生事件冲击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研究发现,与未拆迁家庭相比,拆迁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拆迁家庭现有的住房状态,对拆迁与家庭创业之间的负向关系有显著的影响:与现在没有住房的家庭相比,拆迁对现有住房的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小。因此我们认为,拆迁对家庭创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租房家庭的负向影响最大、1套房家庭次之、多套房家庭的影响最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微  黄蓉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和资源保存理论,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房屋拆迁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屋拆迁显著增强了家庭投资金融风险资产的意愿,提高了家庭在金融风险资产上的投资比重。财富损失预期在房屋拆迁影响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投资中起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这一中介效应受到社会保险的正向调节。文章从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分析,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了新见解;同时,研究结论对拓宽居民家庭投资渠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杨颜铭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量更多的农村家庭,在股票账户的调节作用下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风险更多。因此,应该大力普及金融教育,降低拆迁补偿所致的财富效应下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朱力维  杨碧云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房租收入以及存款利息收入与家庭消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第二,相比于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对较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东部地区的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最明显。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财产性收入能够明显提高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应该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双  甘犁  高香花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1997年以后进行高等教育的家庭来讲正如一次负向收入冲击。本文正是借助这种冲击"识别"收入与营养结构的因果关系,对比分析1997年前后进行高等教育家庭的营养摄入量,分析得出受此改革冲击的家庭在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上均显著低于未受此冲击的家庭,碳水化合物在2类家庭间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通过仅对受此冲击家庭的分析得出该冲击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比收入较高的家庭有更强的政策效果,这一点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更为吻合。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为ATE的配对估计量,它是分析政策效果的标准方法之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柴国俊  
房屋拆迁能够给普通家庭带来重要的消费冲击。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就拆迁行为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大小和途径做实证分析。描述性统计和平均处理效应方法均表明,拆迁户总体上要比未拆迁户消费更多,但其消费具有异质性。拆迁后仍有两套及以上住房者各类消费均远远高于未拆迁户,而拆迁后变为租房的家庭其平均消费水平甚至低于未拆迁户。进一步回归考察发现,由于寻求社会地位的强度不同,不同类型的拆迁户面对的不确定性并不相同,从而就日后消费问题表现出迥异的行为特征。本文从拆迁角度检验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的适用性,同时对缓解社会矛盾、扩大消费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新铭  
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以股息和红利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产品收益还不是财产性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居民收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是决定其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明显下降,受冲击最大的是高收入、高学历群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生晗  
采用2015年及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两期数据,结合工具变量Tobit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于财产性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作用弹性更强。因此,政府及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加深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提高低财产性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缓解财产性收入给居民财富带来的"马太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卢洋  
家庭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及其城乡、地区异质性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规模的扩大,这一作用是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城乡和地区异质性,表现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家庭金融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蕊莉  
本文运用多人合作博弈理论论证了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对强势参与人的约束以及弱者利益可能受到的侵蚀。与理论标准相比,我国各地方政府给出的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由此形成了财富的转移,而且是社会财富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的逆向转移。本文认为应恢复系统中对强势参与人的约束条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约束与房屋所有人的退出权,以使拆迁交易平等公允,保障弱者利益,阻止财富逆向转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