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7)
2023(10623)
2022(8402)
2021(7598)
2020(6348)
2019(13869)
2018(14132)
2017(26206)
2016(14757)
2015(16844)
2014(17016)
2013(16179)
2012(14817)
2011(13251)
2010(13501)
2009(12780)
2008(12998)
2007(12025)
2006(10844)
2005(10161)
作者
(43615)
(36794)
(36528)
(34939)
(23270)
(17654)
(16512)
(14252)
(13996)
(13046)
(12668)
(12534)
(12021)
(11858)
(11706)
(11266)
(10882)
(10845)
(10747)
(10501)
(9451)
(9064)
(8925)
(8377)
(8307)
(8261)
(8222)
(8221)
(7492)
(7297)
学科
(54458)
经济(54362)
管理(46246)
(41061)
(34516)
企业(34516)
方法(18901)
中国(18129)
(17532)
(17347)
(17264)
数学(15246)
数学方法(14953)
业经(14771)
(14134)
(12312)
农业(10901)
地方(10706)
(10603)
银行(10581)
(10211)
财务(10173)
财务管理(10146)
(10096)
理论(9926)
体制(9819)
(9687)
金融(9683)
企业财务(9641)
环境(8899)
机构
大学(211024)
学院(210427)
(80595)
经济(78591)
管理(75197)
研究(74868)
理学(63297)
理学院(62504)
管理学(61173)
管理学院(60805)
中国(57867)
科学(46884)
(45727)
(42347)
(38556)
(37585)
(34795)
中心(34664)
研究所(34663)
财经(32052)
业大(31494)
农业(29185)
(29005)
(28892)
师范(28687)
北京(28503)
(27627)
(27051)
(25166)
经济学(24891)
基金
项目(138201)
科学(108604)
研究(100389)
基金(99685)
(88221)
国家(87484)
科学基金(74124)
社会(63719)
社会科(60135)
社会科学(60121)
(53867)
基金项目(52259)
自然(47510)
教育(46407)
自然科(46356)
自然科学(46344)
(45800)
自然科学基金(45481)
编号(41050)
资助(39684)
成果(34876)
重点(32100)
(30213)
(29659)
(29398)
课题(29332)
(28212)
国家社会(26732)
创新(26594)
科研(26197)
期刊
(97666)
经济(97666)
研究(64162)
中国(50170)
学报(36260)
(36038)
(34721)
科学(33361)
管理(29764)
大学(27736)
教育(26241)
学学(26147)
农业(23511)
(20747)
金融(20747)
技术(17868)
财经(16425)
业经(15638)
经济研究(14616)
(14190)
问题(12947)
(12405)
(11521)
图书(9776)
资源(9776)
(9766)
现代(9730)
科技(9722)
业大(9198)
理论(9114)
共检索到33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彩梅  
一、现行征地补偿办法及其特征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确定征地补偿费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补偿标准是依据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与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永和  卢晨丹  
如何推进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与农民自主型城镇化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城镇化主导力量的不同抉择、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对两类城镇化影响的不同评判,症结在于坚持还是废弃当前的征地制度。两类城镇化模式在实践中各有利弊,靠土地财政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道路已经难以为继,而完全突破现有征地制度的农民自主型城镇化模式也潜藏着风险。因此,只有创新征地审批、补偿与利用制度,才能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奠定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榕昌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本在提高,社会风险在增加。文章认为,为保障征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和保障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二是建立与城镇职工接轨的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多元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征地农民法律救济制度,规范农地转用秩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珊  徐志明  金高峰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多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失地农民的待遇。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江苏省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土地征收速度、规模以及征地补偿改革等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然而,粗放式扩张的城镇化格局目前还未得到根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海梅  
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征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直接原因是制度问题和利益纷争,结构性原因是现有征地行动系统已经不适应社会情境变迁的需要,正功能弱化,负功能增强。本文主张从征地行动系统入手,促进征地运行机制四个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构建出激励与约束相容、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征地行动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遇到了诸多难题。文章剖析了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云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很多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为更好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应降低公力救济的诉讼成本,开设法律讲堂,设立征迁行政巡回法庭;其次,应明确私力救济的法律定位,界定其合法边界,将群体性私力救济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多措并举做好被征地农民法律援助工作。总之,只有将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援助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并驾齐驱、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国家大规模征地奠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也产生出农民失地、征地冲突等社会问题。人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民脱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对比珠三角、苏南和浙江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同的土地开发模式深刻地影响当地的城镇化形态。珠三角地区由农民主导的开发模式滞缓了农民的城镇化,苏南地区由政府主导的征地开发模式促进了农民的市民化。站在人的城镇化角度看,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具有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只有把土地农转非的溢价增长过快和如何公平有效分配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改革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虹  孙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为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源。党的十六大将城镇化列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研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城镇职能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尤其是地方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鸿彬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改变为股份共有制,农村土地承包权可 以继承,使用权有偿流转,进而将土地所有权真正归农民;为了保障农民的 利益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土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土地制度不仅事关社会长治久安,而且关系执政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城市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围绕市场化方向推进,逐步完善土地价格发现机制,凸显土地价值,实现以地生财,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建设资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方向演进,积极开展"还权赋能"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产权交易中收益分配比例,提升农民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能力。两条路径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伟  刘学敏  史培军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 ,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移向城镇 ,而要成功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教育与城市 (镇 )化之间具有强相关性的普遍规律出发 ,指出“十五”期间必然对教育产生巨大需求 ,并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这种挑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宝海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二元论是中国二元结构成因的主流观点。从制度变迁入手推动结构转换成为学术界探索的热点。这种制度变迁理论在改革内容、改革方向和制度变迁决定力量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城乡制度变迁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框架,但在理性人的适用范围、制度变迁成本支付问题和城乡居民利益博弈机制建设方面缺乏深入探讨。从理论演进角度总结这种制度变迁理论的进展、查找存在的问题、展望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对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妍蕾  
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已被提到了中国决策层各个层面的议事日程,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成为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大的系统工程,如何系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当前决策层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明确了"人"、"地"、"钱"是新型城镇化的三大核心要素,提出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从法律的角度对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