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8)
- 2023(14797)
- 2022(12181)
- 2021(11309)
- 2020(9305)
- 2019(21420)
- 2018(21147)
- 2017(40457)
- 2016(21881)
- 2015(24850)
- 2014(24942)
- 2013(24370)
- 2012(22314)
- 2011(19888)
- 2010(20064)
- 2009(18854)
- 2008(17532)
- 2007(15568)
- 2006(13880)
- 2005(12344)
- 学科
- 济(87377)
- 经济(87271)
- 管理(62152)
- 业(61482)
- 企(51114)
- 企业(51114)
- 方法(37481)
- 数学(32005)
- 数学方法(31594)
- 中国(30929)
- 融(27360)
- 金融(27358)
- 农(27318)
- 银(25798)
- 银行(25758)
- 行(24832)
- 财(23651)
- 业经(22879)
- 地方(20875)
- 制(19224)
- 学(18835)
- 农业(18696)
- 理论(15914)
- 务(15308)
- 财务(15231)
- 财务管理(15204)
- 贸(14842)
- 贸易(14826)
- 企业财务(14499)
- 易(14394)
- 机构
- 大学(309065)
- 学院(307545)
- 管理(120796)
- 济(119174)
- 经济(116298)
- 理学(104190)
- 理学院(103046)
- 研究(102027)
- 管理学(101115)
- 管理学院(100596)
- 中国(81557)
- 京(66261)
- 科学(63491)
- 财(55512)
- 所(50765)
- 农(49886)
- 中心(48297)
- 研究所(46227)
- 业大(45651)
- 江(45081)
- 财经(44542)
- 北京(41907)
- 范(41534)
- 师范(41144)
- 经(40407)
- 农业(38677)
- 州(37603)
- 院(36958)
- 经济学(35934)
- 师范大学(33273)
- 基金
- 项目(209694)
- 科学(164059)
- 研究(154911)
- 基金(151116)
- 家(130852)
- 国家(129690)
- 科学基金(111508)
- 社会(96879)
- 社会科(91671)
- 社会科学(91647)
- 省(82000)
- 基金项目(80318)
- 自然(71605)
- 教育(70349)
- 自然科(69962)
- 自然科学(69947)
- 自然科学基金(68656)
- 划(68470)
- 编号(64163)
- 资助(61969)
- 成果(52476)
- 重点(46449)
- 部(45397)
- 发(44718)
- 课题(43880)
- 创(43267)
- 创新(40259)
- 科研(39775)
- 项目编号(39639)
- 国家社会(39491)
- 期刊
- 济(132538)
- 经济(132538)
- 研究(92017)
- 中国(60417)
- 学报(49764)
- 农(48166)
- 科学(45468)
- 管理(43868)
- 财(41568)
- 融(39779)
- 金融(39779)
- 大学(38136)
- 教育(35961)
- 学学(35734)
- 农业(32729)
- 技术(26033)
- 业经(22199)
- 财经(21611)
- 经济研究(20312)
- 经(18357)
- 图书(17514)
- 问题(17294)
- 理论(16327)
- 业(15603)
- 实践(15067)
- 践(15067)
- 版(15041)
- 科技(14624)
- 现代(14297)
- 技术经济(14252)
共检索到45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本凤 周洋西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问题及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中国城镇和农村金融排斥差异在地理上具有集聚性,即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乡金融排斥整体上较中部和西部更加严重;地区整体的就业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城乡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呈现正的显著性影响,而女性人口占比对城乡金融排斥差异则呈现出负的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金融 区域金融 金融排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目前我国实际城镇化水平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拟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找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产品及服务水平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明显的错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相关业态链条的协作配合和大力支持。金融支持首当其冲,金融的作用就是高效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支持 资金融通 金融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嫄
从金融渗透度、金融使用度、金融效用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广西金融排斥综合评价体系,对广西各地金融排斥水平进行了分析。利用空间杜宾分析模型检验了广西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交通条件、城镇化率以及教育水平对抑制金融排斥有显著效果。并据此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倾斜、金融政策扶持、增加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排斥 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娜
本文首先在明确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与商贸流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其次,在实证分析中使用2002-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分析了商贸流通效率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11个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对未来如何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商贸流通 城乡消费差异 因子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文新 张玉霞
本文建立了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度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综合得分进行了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兵团城镇化综合得分呈明显上升趋势,金融支持综合得分增速较为平稳,其中金融支持结构、人口城镇化年环比为负增长;兵团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存在耦合关系,同时二者的协调性不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中心镇镶嵌"作为一种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能有效改善农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保障中心镇镶嵌战略成功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重:加强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引领中心镇产业发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农民为中心镇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
中心镇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 协整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霖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与扩展、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视角下金融的协调发展,同时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关键词:
金融排斥 社会排斥 金融空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子宸 李宾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1991年至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形成城乡统筹水平、城镇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变量综合数值,通过序列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问题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与城乡统筹、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都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满明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金融业要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调整,广泛借鉴国际经验,通过金融政策调整、体系构建和新产品开发等措施实现金融业的转型发展,以此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转型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戎爱萍
城镇化对我国当前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仅靠政府财力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通过分析金融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当前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 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湘辉 徐璋勇
通过测度2004~2013年新型城镇化7个相关指标,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对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3个方面设定指标来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金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未来发展中,应通过加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资金支持,改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服务水平等途径,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党文
城镇化的推进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是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金融组织创新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总结了当前西部金融组织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化 金融组织 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肃 许慧
文章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现状,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伟
金融排斥的存在使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异质性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真正服务于异质性金融需求的金融供给制度严重缺位。利用VAR模型对现行金融制度下农村异质性金融需求满足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背景下现行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特别是农村正规金融一直处于"需求追随"地位,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在很长时期内对农村经济增长起显著阻碍作用;必须创新一种既不同于农村正规商业性金融制度,又区别于传统农贷系统的金融制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霖
针对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展开分析,从城乡互动耦合的新角度剖析排斥的空间差异与诱致要素。在构建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曲线法证实各诱致要素的复合因果关系及贡献弹性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收入、教育等各要素对城、乡金融系统的作用渠道及影响强度不同,因此,其金融包容措施应各有侧重;城乡金融地域系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二者互补而非互斥,互相关联而非互相割裂,二元性的削弱应充分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并推进农村金融的加速度发展;金融排斥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政府作为自组织而非他组织主体,干预重点在于"金融沙漠",同时应尊重市场规律,引导"社会责任"的实现。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二元性 城乡协调发展 复杂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