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5)
2023(13117)
2022(10516)
2021(9507)
2020(7803)
2019(17042)
2018(16701)
2017(31159)
2016(17573)
2015(19352)
2014(19266)
2013(18629)
2012(17257)
2011(15329)
2010(15436)
2009(14190)
2008(14168)
2007(12621)
2006(11583)
2005(10090)
作者
(55364)
(46397)
(46289)
(44037)
(29521)
(22502)
(20566)
(18114)
(17739)
(16461)
(16122)
(15734)
(15069)
(14620)
(14536)
(14307)
(14052)
(13705)
(13346)
(13313)
(11878)
(11518)
(11315)
(10618)
(10543)
(10313)
(10265)
(10186)
(9486)
(9401)
学科
(71760)
经济(71674)
管理(47796)
(45198)
(33538)
企业(33538)
方法(28678)
(24786)
数学(24750)
数学方法(24413)
中国(20346)
(18862)
地方(18315)
业经(17717)
农业(16811)
(15508)
环境(15396)
(12910)
贸易(12903)
(12482)
(12210)
(11118)
(10924)
技术(10731)
理论(10512)
(10269)
(10071)
金融(10068)
(9857)
银行(9793)
机构
大学(256144)
学院(255661)
(99327)
经济(97185)
研究(93423)
管理(92074)
理学(80105)
理学院(79012)
管理学(77165)
管理学院(76770)
中国(67208)
科学(63966)
(58465)
(54930)
(49722)
业大(47379)
农业(46332)
研究所(46041)
(42504)
中心(42261)
(40575)
(36354)
师范(35852)
财经(34385)
(33377)
北京(33139)
(33031)
(31326)
(31284)
农业大学(30954)
基金
项目(181955)
科学(142665)
基金(132481)
研究(123273)
(120444)
国家(119475)
科学基金(100549)
社会(80117)
社会科(75870)
社会科学(75845)
(74205)
基金项目(71094)
自然(67518)
自然科(65928)
自然科学(65900)
自然科学基金(64713)
(61775)
教育(55517)
资助(52303)
编号(47163)
重点(42361)
(40334)
(38449)
(37356)
成果(36712)
计划(36499)
创新(35138)
科研(35016)
国家社会(33903)
课题(33631)
期刊
(111279)
经济(111279)
研究(69187)
(54216)
学报(53522)
中国(51362)
科学(46483)
大学(39064)
学学(37297)
农业(36976)
管理(31800)
(30523)
教育(24886)
(19888)
(19774)
金融(19774)
技术(19328)
业经(19281)
经济研究(16946)
财经(16496)
(15851)
业大(15479)
问题(15205)
资源(15089)
(14250)
科技(13797)
农业大学(13027)
技术经济(12146)
统计(11374)
现代(11272)
共检索到37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方杰  万庆  曾菊新  王宏志  黄琦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冲突定量研究能够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理论支撑。基于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和空间冲突综合指数模型,对湖北省“三生”空间冲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GWR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三生”空间冲突演化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湖北省“三生”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保持一致,其结构呈现出生产空间减少、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增加的趋势,以农业生产空间减少、工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增加最为显著。(2)研究期内湖北省“三生”空间平均冲突水平由0.63上升到0.67,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较弱及弱空间冲突占主体地位,较强和强空间冲突增加最为显著,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由点状零星分布发展到面状集聚分布,表明局部地区人类干扰活动持续增强。(3)土地利用强度、坡度、距地市中心距离、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高程是湖北省“三生”空间冲突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不同地貌类型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增强效应差异显著。未来湖北省应在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结合“三生”空间冲突主导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空间管制措施,促进“三生”空间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产开始显现,村、组的利益日益显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也正发生着变革,农地产权主体也进一步细化,但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产权主体的权能依然不对等。另外,城郊村集体土地与城区国有土地的界线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范围难以界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保障性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健民  张清  邹军华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挑战、高职院校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作垫脚石,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湖北省城镇化的现状接轨,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为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菊新  李伯华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华  方娜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湖北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协调度较低。因此,应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利用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测算了主产区及湖北省16个市州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主产区相比,湖北省具有柑橘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主要集中于鄂西地区的宜昌市和十堰市;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湖北省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因素,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等外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地区>鄂西地区;对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鄂东较鄂中地区敏感,且为正相关关系,而鄂西地区呈明显负相关;对工业地价的影响表现为正向关系,且鄂东地区>鄂中地区>鄂西地区。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省域地价管理中,不仅应加强中心城镇地价与周边城镇地价的衔接,引导人口的集聚与分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经济体的城镇化协同发展;而且应该注重地价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杠杆作用,结合鄂东、鄂中、鄂西地域差异,分用途实施精准调控,遏制不正当地价竞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瞿诗进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凯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构建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湖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童俊  王凯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构建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推进湖北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久生  涂建华  晏群  彭华伟  李兆华  李惠萍  鄢兆平  高守杰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爱文  樊星  
利用拟合回归模型方法,对湖北省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并不断由中度协调转向优质协调。2002年之后,湖北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步入稳步提升阶段,2008年起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并于2010年首次超过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一发展趋势主要以政策改革为驱动力。通过模型预测得知,湖北省2015—2020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差距将逐渐拉大,土地城镇化水平将明显超过人口城镇化,但二者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而其协调程度与变化趋势以及土地城镇化后续效应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爱玲  王凯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1995-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新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频发并呈现出迅速累积和扩散的趋势。制度模糊性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镇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镇化利益分配冲突的制度根源。在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获利机会进行城镇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镇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他们在城镇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他们更容易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镇化收益而转嫁成本。因此,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闵敏  
本文以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这一重要变量构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及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农地城市流转驱动分析,探讨了区域年均人口增长额、人均建设用地、人均GDP等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城市年均人口增长额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影响显著且影响水平相当。通过测算湖北省及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发现2006-2010年湖北省各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效率值下降趋势非常显著,部分城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极其低下,效率值甚至低于0.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