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0)
- 2023(15588)
- 2022(13101)
- 2021(12091)
- 2020(10120)
- 2019(22925)
- 2018(22840)
- 2017(43684)
- 2016(24122)
- 2015(27136)
- 2014(27134)
- 2013(26689)
- 2012(24584)
- 2011(21888)
- 2010(21593)
- 2009(19905)
- 2008(19374)
- 2007(17149)
- 2006(15031)
- 2005(13100)
- 学科
- 济(95872)
- 经济(95756)
- 管理(68185)
- 业(65184)
- 企(52387)
- 企业(52387)
- 方法(43587)
- 数学(37699)
- 数学方法(37255)
- 农(28358)
- 中国(26057)
- 财(23512)
- 学(22134)
- 业经(22077)
- 地方(20851)
- 农业(19191)
- 贸(17911)
- 贸易(17902)
- 易(17326)
- 制(16749)
- 理论(15346)
- 环境(15084)
- 和(14703)
- 技术(14693)
- 务(14134)
- 财务(14060)
- 财务管理(14036)
- 银(13786)
- 银行(13717)
- 企业财务(13286)
- 机构
- 大学(346961)
- 学院(344673)
- 管理(134172)
- 济(132934)
- 经济(130018)
- 研究(117754)
- 理学(116910)
- 理学院(115535)
- 管理学(113263)
- 管理学院(112684)
- 中国(85405)
- 科学(77322)
- 京(74572)
- 农(65179)
- 所(60720)
- 财(58372)
- 业大(57964)
- 研究所(55895)
- 中心(52978)
- 农业(51550)
- 江(49769)
- 财经(47593)
- 北京(46720)
- 范(46108)
- 师范(45549)
- 经(43305)
- 院(42364)
- 州(40607)
- 经济学(39266)
- 师范大学(36915)
- 基金
- 项目(242327)
- 科学(188241)
- 基金(175004)
- 研究(170449)
- 家(155718)
- 国家(154422)
- 科学基金(130718)
- 社会(106739)
- 社会科(100981)
- 社会科学(100953)
- 省(94447)
- 基金项目(93639)
- 自然(87351)
- 自然科(85321)
- 自然科学(85294)
- 自然科学基金(83737)
- 划(80362)
- 教育(77446)
- 资助(71422)
- 编号(68890)
- 成果(54711)
- 重点(54239)
- 部(52091)
- 发(51401)
- 创(49761)
- 课题(47157)
- 科研(46805)
- 创新(46487)
- 计划(45677)
- 大学(44155)
- 期刊
- 济(145175)
- 经济(145175)
- 研究(97382)
- 学报(64474)
- 中国(63202)
- 农(59947)
- 科学(56147)
- 大学(47545)
- 管理(47505)
- 学学(44995)
- 财(42348)
- 农业(40942)
- 教育(36339)
- 技术(27833)
- 融(26808)
- 金融(26808)
- 业经(24500)
- 经济研究(23211)
- 财经(22524)
- 业(21024)
- 问题(19238)
- 经(19213)
- 图书(18302)
- 版(18217)
- 科技(18080)
- 业大(17611)
- 技术经济(16222)
- 理论(16113)
- 资源(15686)
- 商业(15625)
共检索到493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佟金萍 赵明明 马剑锋 杨足膺
文章借助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法,构建了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减弱,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但中西部地区会随着居民消费的提升而不断增强。消费抑制因子对能源消耗增长具有抑制效应,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较小,技术进步是能源消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能源消耗的增长。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能源消耗 因素分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马剑锋
构建向量形式的Kaya扩展模型,运用LMDI方法将用水总量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6种效应。研究表明:用水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的增长;人口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且人口城镇化的驱动力要强于人口规模;消费抑制因子对用水总量的影响经历了由正到负的过程,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逻辑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呈现出持续的抑制效应,但是变动幅度较小,凸显出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节水方面的乏力。虽然居民消费极大地推动了用水量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消费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胜岳 马勉
时间利用调查方法的普及,使得研究者们可以通过追踪人们的生活方式分析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运用消费者生活方式分析法计算城镇居民的间接能源消耗,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综合分解各种因素的影响指数。研究发现,在1985~2008年,人口和活动总消费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最多,影响指数分别为2.30和2.89,活动时间和活动消费结构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仅次于前者,影响指数分别为1.20和1.22,能源强度造成能源消耗的减少,影响指数为0.42。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城镇居民总间接能源消耗增加4.03倍。通过对具体活动的分析发现,由于活动时间、活动消费和活动能源强度的不同,不同活动的能源消耗变化趋势也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
活动 时间利用 消费结构 能源消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门槛效应。全国层面上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呈现升降升的"N"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会不断减弱;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但是会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增加地区居民收入更有利于减弱居民消费对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玲玲 张耀辉
居民对能源的消费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消费拉动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消费,另一方面是对生活能源的直接消费。本文通过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居民消费对各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以及各部门能源完全消耗系数,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诱发了能源完全消耗系数较高部门的生产。在能源直接消费方面,对经过平稳化处理的1980~2010年的居民能源消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变化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有利于节约能源,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却增加生活能源消费量。在基尼系数的作用下,收入提高对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作用均被不同程度地削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露
本文运用面板VAR模型,基于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消耗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均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协整关系。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是逐渐增强的;而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且两者均不显著。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产生持续显著的冲击效应;但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冲击效应不明显。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水平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本文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妍 石敏俊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数据,测算了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源消耗。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从19%增加到30%,人均完全生活能耗从656kg标准煤增加到1040kg标准煤,其中,由生活消费品支出诱发的间接能耗占完全生活能耗的比例从69%上升到79%;②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省区的城镇居民消费诱发的人均能耗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远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和内陆地区,前者的能耗增长速度也快于后者;③以交通出行和居住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巨虹
近年来,提升城镇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7.35%,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率虽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但却并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在短期内提高该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而这一提升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趋于平稳态势。
关键词:
陕西地区 城镇化 居民消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关雪凌 周敏
矿业城市在中国的一次能源供给和工艺原材料提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中国的其他地区一样,矿业区域正经历着城镇化大潮。选用STIRPAT模型,研究2005—2011年矿业区域城镇化和其他因素对能源消费及其引起的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镇化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霜
自新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居民收入及消费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我国1978-2017年城镇化率和居民消费率的相关数据,探究新城镇化进程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新城镇化主要通过收入效应、示范效应、集聚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新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带动作用明显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新城镇化 居民消费率 协整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基本同步,城镇化率的提高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扩展了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进程在全国以及区域层面上对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加剧对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并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同时,中国城镇化碳排放存在很强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探讨了未来我国低碳城镇发展的相关应对之策,即要适当降低土地城镇化速度,积极探索低碳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新能源发展纳入城镇化建设规...
关键词:
城镇化 能源 碳排放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凌雪
文章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域居民消费率的差距在缩小,趋向于集中,并且省域居民消费率变化较为频繁,与省域城镇化率一直增加的趋势并不相同。(2)根据马尔科夫链的分析结果,相对于2000年的消费率,省域在2001—2016年的消费率存在下降的现象。(3)中国邻近省份之间的居民消费存在相互模仿和相互竞争,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习惯效应,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U"型的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和贸易依存度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巧生
本文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结构份额的影响较少,产业部门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累计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呈现明显逐年放缓趋势,产业部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逐年减低。(2)1981—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水平(ΔTFP)每提高1%,能源消耗强度(ΔI)相应地降低约0.33%。作为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和长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能源强度不断降低现象的发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忠意 赵忱忱 李思明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0.589,在城镇化水平高(大于0.589)的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门槛值。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