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0)
- 2023(11924)
- 2022(10052)
- 2021(9444)
- 2020(7802)
- 2019(18150)
- 2018(18253)
- 2017(35648)
- 2016(19686)
- 2015(22313)
- 2014(22645)
- 2013(22194)
- 2012(20139)
- 2011(17931)
- 2010(17891)
- 2009(16316)
- 2008(15803)
- 2007(13843)
- 2006(12350)
- 2005(11149)
- 学科
- 济(78872)
- 经济(78770)
- 管理(55751)
- 业(53368)
- 企(43749)
- 企业(43749)
- 方法(33447)
- 数学(28511)
- 数学方法(28132)
- 农(23409)
- 中国(22196)
- 财(19183)
- 学(19023)
- 业经(18626)
- 地方(16764)
- 农业(15458)
- 制(14625)
- 理论(13235)
- 贸(12881)
- 贸易(12875)
- 和(12588)
- 易(12468)
- 务(11945)
- 环境(11942)
- 财务(11870)
- 财务管理(11844)
- 技术(11843)
- 银(11456)
- 银行(11419)
- 企业财务(11216)
- 机构
- 大学(278223)
- 学院(276426)
- 管理(111132)
- 济(105451)
- 经济(102874)
- 理学(95638)
- 理学院(94567)
- 管理学(92847)
- 研究(92756)
- 管理学院(92364)
- 中国(69202)
- 京(61021)
- 科学(59352)
- 财(48143)
- 所(47160)
- 农(46421)
- 研究所(42810)
- 业大(42797)
- 中心(42051)
- 江(41353)
- 北京(38781)
- 财经(38553)
- 范(38069)
- 师范(37755)
- 农业(36156)
- 经(34965)
- 院(33802)
- 州(33699)
- 师范大学(30512)
- 经济学(30445)
- 基金
- 项目(189412)
- 科学(148159)
- 研究(139449)
- 基金(136035)
- 家(118460)
- 国家(117433)
- 科学基金(100503)
- 社会(86024)
- 社会科(81282)
- 社会科学(81257)
- 省(74039)
- 基金项目(72870)
- 自然(65825)
- 自然科(64243)
- 自然科学(64229)
- 教育(63314)
- 自然科学基金(63024)
- 划(62596)
- 编号(58364)
- 资助(55519)
- 成果(47566)
- 重点(42080)
- 部(41126)
- 发(40214)
- 课题(39852)
- 创(38801)
- 创新(36144)
- 科研(35997)
- 项目编号(35481)
- 大学(34958)
- 期刊
- 济(119829)
- 经济(119829)
- 研究(82472)
- 中国(54804)
- 学报(44310)
- 农(43855)
- 科学(41603)
- 管理(40075)
- 财(35515)
- 大学(33031)
- 教育(32697)
- 学学(30733)
- 农业(30187)
- 技术(23374)
- 融(23076)
- 金融(23076)
- 业经(20505)
- 财经(18130)
- 经济研究(17671)
- 图书(17305)
- 问题(16571)
- 经(15348)
- 业(14606)
- 理论(14422)
- 科技(13592)
- 实践(13305)
- 践(13305)
- 资源(13150)
- 现代(13017)
- 技术经济(12964)
共检索到407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帆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保证现有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土地,走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在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问题后,提出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改革创新方向,并强调集约用地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问题 改革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海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土地管理、实现永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错位、粗放式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不够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扭曲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我们应当致力于:树立集约用地意识,落实集约用地共同责任;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立体发展,适度提高用地强度;挖掘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铮 金鑫
土地聚集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镇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的空间转变。从时间维度上看,城镇化早期普遍存在土地资源粗放利用问题。随着城镇的快速扩张,集聚效应、市场价格效应、外部性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等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既是城镇化进程的产物,又进一步对城镇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总体上说,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个先恶化后促进的关系变化。应从加强土地监管、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市场化改革、发展集约型城镇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文豪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五个方面矛盾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耕地、生态用地的矛盾关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非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三是住宅建设用地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四是保障房住宅用地供应与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矛盾关系;五是政府调控与城镇化自然进程的矛盾关系。这五对矛盾关系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但更多的是统一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土地供给侧的矛盾关系。从长远来看,在土地供给侧矛盾基础上创造和衍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超级红利,不仅没有结束,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中城市的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还将会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不能回避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且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要光明正大地把握好、维护好、运用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地推进中国大中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水平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乃至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丁向华
城市与农村土地粗放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提高城市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现象及政策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与农村在土地集约利用上具体的策略与制度安排。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战金艳 江南 李仁东 鲁奇
20世纪90年代,城市用地扩展是我国区域土地利用演化的主导过程.城市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景观格局的变化又是引起地表各种地理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Landsat TM图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图斑,分析了20年代90年代无锡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态势。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转移,林地向耕地、建设用地的转移,以及草地、水域向建设用地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基本农田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的趋势。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也导致明显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的恶化和现代“城市病”等方面。因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无锡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正面临着诸多困境,由此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本国情与城镇化土地扩张的矛盾、土地利用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以及现行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困境与负面影响的生成因素。化解困境的路径选择需要进行全面统筹,即明确我国要走紧凑城市化道路,要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消除城乡二元壁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则是其制度性保障。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利用 困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阮松涛 吴克宁
研究目的: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冲突的成因分析与土地价值博弈的模式构建,把握土地利用冲突本质,倡导土地价值重构与社会公共价值导向,探寻一种缓解冲突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博弈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冲突即土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非合作博弈,博弈各方具有3种策略选择和4种支付效用组合,理论上博弈均衡最优解必然存在。研究结论: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重构,影响和调整博弈各方策略选择,以以公益为导向的规范构筑新型土地利用秩序,形成博弈最优均衡,缓解土地利用冲突,化解用地矛盾。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冲突 价值 博弈 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许晶 王亚辉 李娟
研究目的:基于两种发展情景假设,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尾效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土地资源稀缺对城镇化发展制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为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资源尾效的空间分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从全局空间分析来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地资源稀缺对城镇化进程的阻力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关联性和依赖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性分布格局。这说明总体上中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尾效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局部空间分析来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尾效表现出的局部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较为显著,即尾效高值集聚的地区相...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镇化 尾效 空间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许锋 张光宏 李飞
文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采用我国省域人口、经济与土地数据,从"人口-经济"二维驱动视角对土地城镇化驱动作用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GW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60到0.6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24到0.27个百分点,人口-经济对土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性特征。基于驱动作用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区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经济城镇化对土地耗用要大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城镇化对土地的耗用要高于南方地区。因此,城镇化土地集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博 田莉 李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正在迅速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癌症逐渐成为居民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作为城乡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土地利用被证实会影响公共健康,但关于土地利用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为此,探索土地利用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对改善公共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发布的60个市/县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癌症发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部分癌症发病率与土地利用变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相似性。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量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城镇化早、中期阶段,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城镇建设用地形状指数会影响工业废气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从而对乳腺癌(女性)、结直肠肛门癌、膀胱癌和肾及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癌症发病率 间接影响 结构方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勇 周凯归 雷雨若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及其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其"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社会物理学中的社会燃烧理论,可以较好阐释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采用文献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纠纷的定性、特点及其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存在潜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纠纷化解及其风险预警机制建构问题。结果表明,在社会燃烧理论的视域中,土地纠纷是部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线,土地纠纷是在牵涉到多重利益配置的"燃烧物质"、包括社会环境变化等客观条件的"助燃剂"和事件发生到一定程度"点火温度"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当前,急需建立完善的土地纠纷化解风险预警机制,并加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志耀 柳思维
本文运用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对中国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的空间传导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2003—2012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计量结果显示:(1)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其竞争对手土地财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传导效应。(2)土地财政的空间传导主要通过边界空间和经济空间两个维度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改革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竞争从"短期导向"向"长期导向"转换,是阻断土地财政空间传导、调控土地财政规模的根本途径,并据此提出土地财政的调控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贾康
土地制度改革因涉及的层多面广,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矛盾纠结缠绕,利益平衡的难度很大,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和难题。本文从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矛盾破解入手,结合深圳市调研中发现的实践突破,提出未来在现有土地法律框架下,可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分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在深圳市创新初步经验基础上,可在单一国有平台上,通盘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分类分步兑现谈判形成的一次性方案中的各方利益,使市场充分起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动态优化,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我国土地制度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制度 深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诚 陈成文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不仅带来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而且还可引致社会风险。土地开发过程中,土地被征用者话语权缺失、土地权益损失的非自致性和低补偿性,引发社会风险。土地开发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极化、被征地者"游民化"、政府公信力弱化和社会冲突。土地开发社会风险的治理需要建立系统治理机制、依法治理机制、源头治理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开发 社会风险 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