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22)
- 2023(20959)
- 2022(17650)
- 2021(16436)
- 2020(13709)
- 2019(31248)
- 2018(30959)
- 2017(60159)
- 2016(32548)
- 2015(36596)
- 2014(36548)
- 2013(35684)
- 2012(32712)
- 2011(29321)
- 2010(29610)
- 2009(27452)
- 2008(26769)
- 2007(23845)
- 2006(21401)
- 2005(18942)
- 学科
- 济(130400)
- 经济(130213)
- 管理(96149)
- 业(96001)
- 企(73797)
- 企业(73797)
- 方法(54562)
- 农(51427)
- 数学(47346)
- 数学方法(46708)
- 中国(37341)
- 财(35638)
- 农业(33984)
- 业经(32770)
- 制(29063)
- 地方(26656)
- 学(25647)
- 贸(23051)
- 贸易(23039)
- 易(22388)
- 银(21371)
- 银行(21328)
- 务(21045)
- 财务(20955)
- 理论(20908)
- 财务管理(20906)
- 行(20350)
- 体(20280)
- 环境(20257)
- 策(20213)
- 机构
- 学院(459825)
- 大学(458979)
- 济(187795)
- 经济(183647)
- 管理(180944)
- 理学(156336)
- 理学院(154622)
- 研究(154127)
- 管理学(151797)
- 管理学院(150958)
- 中国(116952)
- 京(97313)
- 科学(92950)
- 财(88417)
- 农(82570)
- 所(76042)
- 中心(71294)
- 财经(69649)
- 业大(69308)
- 江(69190)
- 研究所(68767)
- 经(63497)
- 农业(63346)
- 范(61335)
- 北京(61053)
- 师范(60827)
- 经济学(56275)
- 院(55892)
- 州(55047)
- 财经大学(51557)
- 基金
- 项目(311105)
- 科学(246194)
- 研究(230714)
- 基金(226657)
- 家(196460)
- 国家(194607)
- 科学基金(168261)
- 社会(146992)
- 社会科(139059)
- 社会科学(139026)
- 省(120543)
- 基金项目(119604)
- 自然(107971)
- 教育(105927)
- 自然科(105450)
- 自然科学(105424)
- 自然科学基金(103505)
- 划(101026)
- 编号(95025)
- 资助(92389)
- 成果(77358)
- 部(69189)
- 重点(69058)
- 发(66290)
- 课题(64939)
- 创(64114)
- 国家社会(60692)
- 创新(59838)
- 教育部(59707)
- 制(59427)
- 期刊
- 济(212470)
- 经济(212470)
- 研究(138018)
- 中国(90492)
- 农(80402)
- 学报(69568)
- 财(67190)
- 管理(65917)
- 科学(65257)
- 大学(54717)
- 农业(54156)
- 学学(51578)
- 教育(51202)
- 融(45303)
- 金融(45303)
- 技术(39766)
- 业经(38160)
- 财经(33769)
- 经济研究(32232)
- 问题(29501)
- 经(28919)
- 业(26675)
- 版(22643)
- 图书(21890)
- 技术经济(21360)
- 理论(21322)
- 科技(21292)
- 现代(21181)
- 世界(20601)
- 商业(19997)
共检索到685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瑞琴 肖忠意
基于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微观数据,从城市归属感视角切入,聚焦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决策机制。研究发现,提升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可增加其家庭消费支出并降低其家庭储蓄规模,但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储蓄决策却存在明显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差异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消费不确定性会与城市归属感形成显著的交互作用,并对进城农民工家庭储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通过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释放消费潜力的思路,应该充分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消费 储蓄 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才国伟 张学志
本文利用2008年珠三角九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其定居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农民工的归属感与工资收入、家庭教育、居住条件等显著正相关,与打工时间、年龄、收入缺口、是否存在劳动者权益侵犯等显著负相关。而农民工是否购买保险、是否加入工会、是否接受职业培训等不会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及定居决策。这说明我国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工会制度、职业培训政策等并未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利益,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定居决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军 许秀川
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和心理要件。构建川渝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务工农民归属感的系统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年龄与农民进城务工期间的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水平、进城务工期间的工作稳定程度、务工期间城镇总体满意程度等对农民的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增强农民工归属感应从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增强城镇化进程稳定性、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信息处理与评价能力和改善城镇务工农民的生活条件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农民工进城 农民工返乡创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侦 王承璐
笔者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的关系及其代际差异。两项问卷结果表明,农民工将在城市购买住房作为其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购房意愿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又存在年代差异,农民工年龄越小,在城市购房的意愿越强。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的认同困境、帮助政府思考城镇住房政策、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农民工 城市归属感 购房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祥利
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是消费水平与消费方式的市民化。当前,2.6亿农民工的消费边际倾向大幅低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亦有别于城市居民,消费规模小、消费质量低、消费预期差。本文从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民工消费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汇集了不同学者关于提高农民工收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可度、加大消费方式转型等扩大农民工消费的政策建议。文章还就未来研究指出,通过采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引入现代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我国农民工消费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消费 研究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立军 王明忠 王曙光 吴二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及困境出发,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破解之道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全磊 陈玉萍 丁士军
本文旨在对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过程进行阶段划分,从家庭生计转型视角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在生计转型各阶段的行为逻辑和资源配置特征。本文从就业和居住两个维度考察农民工家庭与农村的经济关联,并根据关联程度从强到弱将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过程划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进而应用阶段划分方法,识别鄂、粤两省717个农民工样本家庭所处的生计转型阶段。研究发现,处于生计转型不同阶段的农民工家庭,在家庭的经济行为逻辑、家庭成员的城乡配置、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方式、家庭收入的空间流动4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平利 杨忠宝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概念没有统一认同,并且由于研究目的差异,研究结论也存在差异,对城市归属感的变量处理也不同。归纳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内涵,通过调查数据评估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基本状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正向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感知、公共服务水平、当地人际交往水平、本地市民角色认同、当地方言技能水平等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提高社区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方言技能培养等方式促进农民工与当地居民交流,在社会网络关系层面加强互动,从而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交网络 农民工 社区居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婧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数据,检验了隐性因子对农民工归属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将农民工归属感分为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分别进行探讨,并针对农民工在打工城市地域归属感明显高于群体归属感的现状,试图找到能够提高农民工群体归属感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与显性因子相比,隐性因子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群体归属感。由于地域归属感的强势与群体归属感的弱势会造成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的不稳定与不和谐,通过隐性因子调节平衡农民工群体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使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群体,对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智华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他们的权益没有保障。如何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蕾
在全面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制度顶层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隆玲 田甜 武拉平
城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城务工,其收入分布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这将对我国的粮食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河南和北京6省(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收入组农民工食物消费的收入弹性,探讨收入分布格局变化对农民工食物消费支出的影响,揭示农民工的食物消费特点。结果表明,收入分布格局不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会显著增加;仅低收入农民工或仅高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也会增加,但增幅较小;中等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时,食物消费支出和各类食物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此外,将各类食物折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孔祥利 张欣丽
基于农民工城市工资性收入和农村收入的二元性,本文采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77份农民工消费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收入及差距对农民工消费及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工资性收入,城乡收入二元差异抑制了消费,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为此,要增加农民工农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释放农民工消费潜能,加快其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工消费 工资性收入 农村收入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