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68)
- 2023(20815)
- 2022(17236)
- 2021(16041)
- 2020(13171)
- 2019(30078)
- 2018(29649)
- 2017(56585)
- 2016(30760)
- 2015(34415)
- 2014(34619)
- 2013(34447)
- 2012(32051)
- 2011(28708)
- 2010(29256)
- 2009(27217)
- 2008(26267)
- 2007(23504)
- 2006(20984)
- 2005(19107)
- 学科
- 济(130020)
- 经济(129870)
- 业(92709)
- 管理(87113)
- 企(68786)
- 企业(68786)
- 农(52840)
- 方法(52175)
- 数学(45268)
- 数学方法(44860)
- 财(42727)
- 中国(42702)
- 农业(35172)
- 地方(33243)
- 业经(32300)
- 融(30140)
- 金融(30137)
- 银(29815)
- 银行(29761)
- 制(29089)
- 行(28583)
- 学(26567)
- 务(23235)
- 财务(23154)
- 财务管理(23088)
- 贸(22444)
- 贸易(22424)
- 企业财务(22105)
- 易(21681)
- 理论(20188)
- 机构
- 学院(436870)
- 大学(436277)
- 济(179366)
- 经济(175468)
- 管理(167378)
- 研究(152824)
- 理学(143808)
- 理学院(142160)
- 管理学(139806)
- 管理学院(139009)
- 中国(120489)
- 京(93466)
- 科学(92942)
- 财(89304)
- 农(85315)
- 所(77758)
- 中心(70558)
- 研究所(70002)
- 财经(67816)
- 业大(67712)
- 江(66873)
- 农业(65433)
- 经(61749)
- 北京(59214)
- 范(58229)
- 师范(57678)
- 院(54615)
- 经济学(54427)
- 州(53960)
- 财经大学(50073)
- 基金
- 项目(290812)
- 科学(228509)
- 研究(214403)
- 基金(210378)
- 家(183284)
- 国家(181643)
- 科学基金(155402)
- 社会(136581)
- 社会科(129248)
- 社会科学(129214)
- 省(113740)
- 基金项目(111049)
- 自然(98816)
- 教育(97067)
- 自然科(96496)
- 自然科学(96474)
- 划(95015)
- 自然科学基金(94757)
- 编号(87507)
- 资助(86270)
- 成果(71995)
- 重点(65023)
- 发(64897)
- 部(64299)
- 课题(60609)
- 创(59909)
- 国家社会(56605)
- 创新(55863)
- 科研(55137)
- 教育部(54917)
- 期刊
- 济(205321)
- 经济(205321)
- 研究(134936)
- 中国(94150)
- 农(84136)
- 学报(71376)
- 财(70158)
- 科学(65194)
- 管理(59675)
- 农业(56467)
- 大学(54929)
- 融(54442)
- 金融(54442)
- 学学(51962)
- 教育(48383)
- 业经(36484)
- 技术(35883)
- 财经(33846)
- 经济研究(31875)
- 经(28922)
- 问题(27824)
- 业(27623)
- 版(22644)
- 图书(20704)
- 技术经济(20619)
- 理论(20542)
- 世界(20273)
- 科技(20240)
- 现代(19671)
- 商业(19005)
共检索到67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
VAR 农村金融 财产性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文涛 周新建
文章构建VAR模型,运用模型稳定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对我国1993~2012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王萌萌
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升和农村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利用1990-2009年相关金融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存在长期性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因此,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并不断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村金融企业融资能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仍然是未来时期甘肃省和类似欠发达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民收入提升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甘肃省 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小刚 李妹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没有影响,对农村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东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安徽省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对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效率、结构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其他几个因素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伍莉 胡林龙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借助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导致农户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规模扩张不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导致农村基尼系数下降,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是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基尼系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志远
在山东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认为,全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的增加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而农村居民储蓄水平的提高则对农民增收起到抑制作用。基于此,对如何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协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信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取得巨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由此提出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树伶 张成虎
本文基于1985-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模拟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较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对农村城镇化建设影响较大并且贡献度较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城镇化 向量 自回归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贻庭 张守哲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空间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而财产性收入又与金融发展状况高度正相关,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深化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另外,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民收入水平会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通货膨胀阻碍财产性收入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财产性收入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振华 陈恒智
文章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对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着力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