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7)
- 2023(11462)
- 2022(9218)
- 2021(8383)
- 2020(6896)
- 2019(15335)
- 2018(15441)
- 2017(29753)
- 2016(16464)
- 2015(18413)
- 2014(18354)
- 2013(17968)
- 2012(16256)
- 2011(14662)
- 2010(14944)
- 2009(14118)
- 2008(14056)
- 2007(13009)
- 2006(11933)
- 2005(11065)
- 学科
- 济(67489)
- 经济(67390)
- 业(56030)
- 管理(46947)
- 农(46740)
- 企(35337)
- 企业(35337)
- 农业(30881)
- 方法(22122)
- 业经(21614)
- 财(20636)
- 中国(20233)
- 制(19971)
- 数学(18943)
- 数学方法(18807)
- 贸(16381)
- 贸易(16374)
- 易(16118)
- 体(14694)
- 地方(13909)
- 发(12987)
- 出(12438)
- 银(12130)
- 银行(12117)
- 行(11586)
- 策(11430)
- 学(11346)
- 体制(10907)
- 务(10874)
- 财务(10844)
- 机构
- 学院(233395)
- 大学(228107)
- 济(101436)
- 经济(99409)
- 管理(88123)
- 研究(78624)
- 理学(75046)
- 理学院(74346)
- 管理学(73273)
- 管理学院(72887)
- 中国(63578)
- 农(56009)
- 财(48668)
- 京(47660)
- 科学(45149)
- 农业(42349)
- 所(39295)
- 业大(38702)
- 江(38150)
- 中心(37269)
- 财经(37092)
- 研究所(34894)
- 经(33638)
- 经济学(31056)
- 州(29273)
- 北京(29152)
- 范(28936)
- 师范(28709)
- 经济学院(28056)
- 院(27627)
- 基金
- 项目(151834)
- 科学(120482)
- 研究(116120)
- 基金(110552)
- 家(95260)
- 国家(94339)
- 科学基金(81232)
- 社会(76597)
- 社会科(72333)
- 社会科学(72316)
- 省(60379)
- 基金项目(58542)
- 教育(51679)
- 划(49027)
- 自然(48864)
- 编号(48825)
- 自然科(47622)
- 自然科学(47612)
- 自然科学基金(46785)
- 资助(43353)
- 成果(39473)
- 制(35072)
- 部(34615)
- 重点(33737)
- 发(33625)
- 课题(32804)
- 国家社会(32363)
- 农(31633)
- 创(31596)
- 性(30492)
- 期刊
- 济(123084)
- 经济(123084)
- 研究(69912)
- 农(60739)
- 中国(54486)
- 农业(40428)
- 财(38663)
- 学报(34695)
- 科学(32875)
- 管理(30183)
- 大学(28135)
- 融(27672)
- 金融(27672)
- 学学(26779)
- 业经(25630)
- 教育(22973)
- 业(19584)
- 技术(19186)
- 财经(18641)
- 问题(18220)
- 经济研究(16695)
- 经(15957)
- 农村(15346)
- 村(15346)
- 农业经济(14586)
- 世界(13958)
- 版(13173)
- 贸(12785)
- 经济问题(12235)
- 国际(11140)
共检索到366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应斌 辜磊 韩佩松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澳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逐渐降低,农民的退地需求逐步产生。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改革中,已初步探索出包括主体审查机制、补偿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但仍存在法律支撑不足、补偿标准针对性不强、补偿金有限、集体经济组织财力不够、市场化运行缺乏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当在下一步改革中进行修法、明确补偿标准、加大补偿金供给、增强集体经济组织财力、完善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有偿退出 机制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亚男 宋帅官
随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具有了客观必要性。同时这种退出机制的完善也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确权基础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并与户籍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相结合,才能确保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土地改革需要并保持良性发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多种层次,还应遵循一个渐进式路径。现阶段,在制度与现实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重在机制探索,并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丽双 王春平 孙占祥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职业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城镇定居意愿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依据农户分化的程度,制定适合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从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富新梅
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中,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农村土地法制改革中,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关键方面。在本文中,笔者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法律路径入手,指出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法律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 ,不仅是理论研究已形成的共识 ,更是回应我国农地立法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 ,被确立为一种基本的立法理念与制度设计思路 ,有其必然性、逻辑性与渐进性 ;回顾与展望这一历史进程并对其应然结构加以研究 ,有助于构建完善我国新型的农地使用法律制度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化 立法理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在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既定政策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既是优化人地配置的要求,也是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实现通道的要求。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引导有条件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相对滞缓。本文研究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与市场角色厘定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理,审视了试点地区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应通过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保障性补偿责任,消除市场失灵,并防范改革风险,进而通过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厘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的补偿机制、推进机制和退出土地的利用机制,构建符合理论和现实要求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通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现实需求、制度反思和政策考量的结果。在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中,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规定性是基础,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是关键,发展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是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路径选择是构建退出方、承退方和第三方的三方实践模式。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退出机制 三方实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担保物,而要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作出经济法上的调整与规范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经营规模小、多使用现金消费等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区分贷款申请人的风险类型而限制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所以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当前,中国农村户户务农的农地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农地配置的优化引发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沪、浙、苏等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农地退出决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承包农地的退出意愿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分析了城镇住房、农地依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34.85%的样本农户具有承包权退出意愿,对农地依赖弱的农户更倾向退出承包权,但拥有城镇住房却由于财富效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承包权的退出意愿,这一研究结论揭示,现有农地退出政策或是一种次优选择,即最有条件退出农地承包权的农户反而倾向选择持有农地承包权。另外,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农户对农地承包权退出...
关键词:
承包权退出 农地流转 城镇住房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相蒙 于毅
研究目的:以保护农民生存权为出发点来探寻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立法和司法保障方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农民而言是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农民的相对弱势,规范和支持农地流转的相应法规没有及时配给,导致在单纯的农地流转市场自发调节下,农民的利益反而可能受到损害。研究结论:应以经济法视角来整合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障农民生存权的立法和司法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