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9)
- 2023(14566)
- 2022(11778)
- 2021(10676)
- 2020(8730)
- 2019(19442)
- 2018(19405)
- 2017(36584)
- 2016(20249)
- 2015(22784)
- 2014(22904)
- 2013(22453)
- 2012(21006)
- 2011(19194)
- 2010(19794)
- 2009(18725)
- 2008(18580)
- 2007(17117)
- 2006(15835)
- 2005(15053)
- 学科
- 济(87648)
- 经济(87513)
- 业(64028)
- 管理(57051)
- 农(48515)
- 企(41202)
- 企业(41202)
- 农业(32376)
- 中国(29887)
- 业经(25498)
- 地方(24902)
- 方法(24270)
- 制(23515)
- 财(21965)
- 数学(20217)
- 数学方法(19973)
- 发(17323)
- 银(17268)
- 银行(17244)
- 行(16699)
- 学(16655)
- 体(16406)
- 融(16390)
- 金融(16387)
- 贸(14762)
- 贸易(14745)
- 易(14255)
- 环境(13980)
- 发展(13634)
- 展(13601)
- 机构
- 学院(291413)
- 大学(287264)
- 济(122506)
- 经济(119750)
- 研究(106592)
- 管理(106365)
- 理学(88907)
- 理学院(87896)
- 管理学(86516)
- 管理学院(85983)
- 中国(85066)
- 农(65067)
- 京(62709)
- 科学(62626)
- 财(59349)
- 所(54669)
- 中心(49849)
- 江(49605)
- 农业(49410)
- 研究所(48412)
- 业大(46382)
- 财经(44370)
- 范(40197)
- 经(39993)
- 北京(39875)
- 师范(39837)
- 州(38734)
- 院(37989)
- 省(37709)
- 经济学(36175)
- 基金
- 项目(183461)
- 科学(144414)
- 研究(139503)
- 基金(130791)
- 家(113533)
- 国家(112412)
- 科学基金(95504)
- 社会(89857)
- 社会科(84753)
- 社会科学(84737)
- 省(73634)
- 基金项目(68615)
- 教育(62240)
- 划(60617)
- 编号(58391)
- 自然(57803)
- 自然科(56313)
- 自然科学(56300)
- 自然科学基金(55300)
- 资助(51749)
- 成果(48669)
- 发(45311)
- 重点(41536)
- 课题(41200)
- 部(40579)
- 制(39287)
- 创(37734)
- 国家社会(37212)
- 发展(36899)
- 展(36316)
- 期刊
- 济(156013)
- 经济(156013)
- 研究(93877)
- 中国(74374)
- 农(68189)
- 财(45757)
- 农业(45369)
- 学报(45022)
- 科学(43105)
- 管理(39729)
- 融(37078)
- 金融(37078)
- 教育(35973)
- 大学(35624)
- 学学(33364)
- 业经(30511)
- 技术(25200)
- 业(22514)
- 财经(22416)
- 经济研究(21918)
- 问题(21665)
- 经(19285)
- 农村(16457)
- 村(16457)
- 世界(16218)
- 版(16014)
- 农业经济(15532)
- 经济问题(14641)
- 贸(14248)
- 资源(14004)
共检索到48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利平
中国已进入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土地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中农地发展权即是问题之一。农地发展权的界定与法律性质的明确关乎农民的财产权利。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发展权制度存在的农地发展权归属不清、宅基地使用权处理不当及土地征收征用缺乏考量农地发展权保障功能等缺陷。农地发展权制度的创设,应明确农地发展权归属,严格宅基地的使用,强化农地发展权的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静
中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借鉴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演进的经验,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对策。笔者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国家所有农民永佃的土地所有制,同时,应把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春凝
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的使用情况入手,通过对农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农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思考:着眼点是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如何完善土地管理。
关键词:
农地使用 农地保护 法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冬泳
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详尽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归纳与发掘了其中的历史背景、现实约束,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将对未来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创新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一鸣 储君 黎斌
本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关于城镇化发展指引的争论入手,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思想进行回溯,认为看待过去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和改革开放的阶段目标相联系、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匹配、与中国的城乡制度相适应、与中国的财政体制相协调、与思想源流相连贯、也应客观地看待城镇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鉴往知来,在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变化、人口流动制度调整、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阶段性特征改变等背景下,本文认为回溯小城镇思想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于“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指引的理解。
关键词:
发展指引 城镇化 小城镇 大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雷万鹏
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就近入学的机会。同时,农村小规模学校也是信息的集散地,为乡土文化传承和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要保留和恢复,更要高质量地发展。本文从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环境、政策价值等视角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进行了系统反思,提出了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效力,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伶俐 王定祥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平
指出当前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土地机制矛盾,并分析了其深层因素,并基于江苏小城镇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关于土地机制的创新对策和价值伦理讨论,以期找寻出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性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凯 冯献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区间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指标评价和门槛效应模型,在确定土地市场化水平基础上,分不同区域和出让区间考察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水平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是分区间性的,到达一定门槛值后,会产生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在出让价格提高过程中,都经历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正向作用区间;(3)"高价位陷阱"反映了较高出让价格区间下,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产生促进,而导致过度非农化的情况。研究结论:通过市场化的作用减少农地过度非农化,需把握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作用区间,合理有效利用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王艳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为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法律问题,通过对辽宁营口、盘锦、沈阳等地农村土地制度法律问题的调研,梳理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政策的不足,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必须寻找土地制度政策改革的新思路,处理好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征地补偿差别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 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