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8884)
2022(6805)
2021(6015)
2020(4872)
2019(10705)
2018(10624)
2017(20405)
2016(11210)
2015(11965)
2014(11771)
2013(11283)
2012(9921)
2011(8739)
2010(8501)
2009(7786)
2008(7545)
2007(6636)
2006(5890)
2005(5317)
作者
(33798)
(28330)
(28240)
(26586)
(17767)
(13724)
(12521)
(11082)
(10842)
(9758)
(9712)
(9286)
(9117)
(8785)
(8769)
(8713)
(8574)
(8467)
(8106)
(8036)
(7176)
(6900)
(6897)
(6478)
(6422)
(6260)
(6132)
(6067)
(5651)
(5606)
学科
(46999)
经济(46943)
(31279)
管理(30400)
(23778)
企业(23778)
方法(19004)
数学(16983)
数学方法(16879)
中国(15641)
(15447)
(12114)
业经(11734)
农业(10422)
地方(9951)
(9702)
(9509)
(9254)
贸易(9251)
产业(9094)
(9015)
(7356)
(7234)
财务(7220)
财务管理(7211)
(7145)
(6985)
结构(6947)
银行(6946)
企业财务(6940)
机构
大学(159155)
学院(158242)
(67372)
经济(66260)
管理(59200)
研究(56876)
理学(52339)
理学院(51710)
管理学(50770)
管理学院(50497)
中国(41263)
科学(36520)
(35022)
(33116)
(29590)
业大(28646)
(28501)
农业(27772)
研究所(27383)
中心(25226)
财经(23581)
(23148)
经济学(21711)
(21676)
(20269)
北京(20154)
(19859)
经济学院(19804)
师范(19507)
农业大学(18660)
基金
项目(114628)
科学(90517)
基金(85452)
(77789)
国家(77169)
研究(77005)
科学基金(65393)
社会(52490)
社会科(49893)
社会科学(49880)
基金项目(45839)
(44313)
自然(43284)
自然科(42357)
自然科学(42341)
自然科学基金(41641)
(37893)
教育(34399)
资助(33221)
编号(28483)
重点(26342)
(25150)
(24881)
(23896)
国家社会(22993)
创新(22483)
计划(22472)
科研(22281)
成果(21442)
教育部(20906)
期刊
(69401)
经济(69401)
研究(44046)
(32141)
学报(32116)
科学(28529)
中国(28443)
大学(23611)
学学(22838)
农业(21233)
(20648)
管理(20183)
(13094)
金融(13094)
业经(12422)
经济研究(12372)
财经(11602)
(11096)
教育(11000)
技术(10839)
问题(10332)
(10014)
业大(9029)
(9010)
科技(8060)
商业(8037)
农业大学(7766)
技术经济(7383)
(7191)
资源(7115)
共检索到22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巍  章恒全  张洪波  孔伟  毛广雄  张陈俊  严翔  
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利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评价中国31个省份及东中西部地区2000—2016年人口结构变动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对用水量的弹性系数最大(0.042);非人口结构因素中上期用水量对本期的弹性系数最大(0.978),其次是万元GDP用水量(0.020)和人口规模(0.018),产业结构调整显著抑制用水量增加(-0.041),其他变量回归结果不显著;(2)东部用水量受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大于其他因素,高端消费、人口城镇化和农业劳动人口每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导致用水量分别提高12.1、6.5和3.6个百分点;中西部人口结构变动暂时不能显著影响用水量;(3)人口年龄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各自作用下对用水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弹性系数分别是0.174、0.150、0.139和-0.012、-0.008、-0.020;2016年仅西藏未跨越人口年龄结构的第一门槛值,其他省份均跨越第二门槛值;北京和上海2016年已跨越产业结构的第二门槛值,天津、山西等11个省份处于门槛的第二个阶段,其他18个省份未跨越第一门槛值。因此,需要缓解人口结构变动对用水量的促进作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合理控制城镇流动人口,引导居民形成节水消费和理念,推广节水型公共设施及家庭设备,合理配置各产业间人力资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快技术创新及技术溢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冲  王学义  周葵  
根据中国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口结构、城镇化对居民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结构中少儿抚养比对住房需求有负向的显著影响,老年抚养比对住房需求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城镇化对住房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的截面数据进一步论证,得到与前面一致的结论。此外,本文还发现人均收入、住房价格、当年新开工住房面积对住房需求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平均家庭户规模、流动人口比重对住房需求有负向的显著影响。要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和谐,国家和政府需要做好三大方面的政策调控工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伟同  魏胜广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正向以及U型影响。从交互影响看,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在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标  刘秀丽  
本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99-2002年和2002-2007年期间用水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在结构层面,人均GDP*(不含居民消费,下同)的增长是导致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用水强度的减小是导致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得1999-2007年用水总量略增;在1999-2002年,用水强度减小对用水量变动的影响超过了人均GDP*增长的影响,导致用水总量减少;在2002-2007年,人均GDP*增长对用水量变动的影响超过了用水强度减小的影响,导致用水总量增加。(2)在最终需求层面,最终需求总量变化是用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超过了用水强度减小和技术水平变化的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文  孙涛  
本文通过引入城镇化及居民消费等因素拓展LMDI模型,解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动为碳排放因子、能源强度、消费抑制因子、城镇化、居民消费和人口规模六大效应,并探讨上述六种效应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率及其作用机理。然后,选择中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及其分解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 2012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增加42.1167亿吨,消费抑制因子效应、城镇化效应、居民消费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为正效应,而碳排放因子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整体上呈现为负效应,并且居民消费效应对碳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量变动的主要人口因素。较之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口规模效应明显较高,但其能源强度效应则相反,中部地区碳排放因子效应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教育结构和人口职业结构变动减缓了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而人口城乡结构、区域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最后,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变动无显著地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元华  杜静  
文章基于人口迁移理论,引入了物理学中的"势",运用势理论,提出了"人口势场"概念,分析了人口迁移中的问题,探索了促进富余人口迁移的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雪彬  马春花  
一定程度上讲,发展中国家实现全面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该国的金融深化水平,因为金融深化能减少家庭的消费信贷约束,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但在金融深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同时,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我国趋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也会作用于居民消费,当这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走向便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率、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和金融市场化指数四变量之间的VAR和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基础上做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都是居民消费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少年抚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选取西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西安市2002—2012年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的协调发展状况。2002—2012年西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2006年之前为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之后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度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由2002年的0.154 0上升为2012年的0.976 8;人口城镇化系统中人口构成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不均衡,人口构成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稳定于较低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安市政府应在保持人口与土地优度协调发展态势的同时,着力提高城镇居民的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芳  周兴  
文章基于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等9国1961~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及人口结构与全球碳排放显著相关。此外,人口城镇化率与碳排放的关系呈倒U形,即在人口城镇化的早期会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扩大则会抑制碳排放;而人口的年龄结构,尤其是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则具有U形的特点,即在人口老化的初期由于老年人群的消费模式会减少碳排放,但当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后,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增多,以致需要更多的经济活动支持这部分开支,因而会造成碳排放的增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贾亦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空间与人口的交互发展对能源消费的融合传导机制,并基于向量形式的Kaya拓展模型与"多项连乘和加总"的LMDI改进形式,对中国1998—2015年间的能耗总量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研究显示:城镇化对生产端能耗的拉动效应远大于生活端;传统能源驱动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缓解了能源压力;近些年除消费支出以外的其他经济单元,因粗放型"三高"发展模式的改善,较居民消费具有能耗比较优势;居民消费效应仍是间接能耗提升的主导因素,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趋同对生活能耗波动的正向贡献日趋增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青  叶跃  徐琼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尤其表现在对城镇化及房价的影响重大而紧迫,有必要重点关注。本文主要遵循有关人口理论,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及有关资料,分析湖北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变迁趋势及对城镇化和房价的强、中、弱势影响程度,并提出如何重视和调整人口结构性相关问题,推进人口与城镇化和房价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英  李纪华  田壮  聂耳  方淑波  
目前,我国有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系统研究相当缺乏。对地处上海市浦东快速城市化区域的8个村庄进行随机入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当地农民的生活用水行为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被访农民普遍认为自来水价格过高。家庭收入水平是决定被访农民对水价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2)自来水价格主要对农户的洗衣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认为自来水价格高的农户更倾向于用井水洗衣。(3)影响农户自来水用水量的显著变量包括:农户家庭常住人口、自来水价格、洗衣水源和洗澡方式。(4)被访农民普遍具有节水意识,但大都局限于"节约使用自来水,减少自来水水费"这个层面。提高农民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向晶  
本文通过我国31个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分析了人口结构调整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总抚养系数的提高会增加人们基本生活支出;(2)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虽然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为娱乐文化和教育等支出的提高,但是因老龄化引起的社会总负担系数的提高很可能对该部分的消费产生挤压;(3)家庭耐用品、交通通信和娱乐文化教育的收入弹性大于1,未来消费结构优化的重点也应当增加其贡献,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  王朋朋  
通过构建两部门理论模型,并基于1997—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城镇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但其存在门槛效应和地区差异。人口城镇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服从边际递减规律,随着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上升,人口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逐渐减弱。当人口城镇化水平超过0.763时,其效应已不明显。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效应要更显著一些。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利用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含有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若只考虑直接效应而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低估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