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5)
- 2023(16289)
- 2022(13708)
- 2021(12733)
- 2020(10560)
- 2019(24134)
- 2018(24022)
- 2017(46078)
- 2016(25725)
- 2015(29043)
- 2014(29266)
- 2013(28572)
- 2012(26263)
- 2011(23418)
- 2010(23683)
- 2009(22075)
- 2008(22056)
- 2007(19666)
- 2006(17720)
- 2005(16279)
- 学科
- 济(100084)
- 经济(99928)
- 管理(79223)
- 业(71986)
- 企(61021)
- 企业(61021)
- 方法(41127)
- 数学(34448)
- 数学方法(33926)
- 中国(30425)
- 财(28697)
- 农(28443)
- 制(24664)
- 业经(24481)
- 学(22301)
- 地方(21080)
- 农业(18252)
- 理论(18052)
- 务(17873)
- 财务(17785)
- 财务管理(17740)
- 体(17425)
- 企业财务(16851)
- 贸(16675)
- 贸易(16664)
- 银(16658)
- 银行(16613)
- 环境(16373)
- 易(16140)
- 和(16068)
- 机构
- 大学(369391)
- 学院(366050)
- 管理(141287)
- 济(140828)
- 经济(137263)
- 研究(124711)
- 理学(120913)
- 理学院(119480)
- 管理学(117258)
- 管理学院(116597)
- 中国(93095)
- 京(80597)
- 科学(77482)
- 财(69464)
- 所(63162)
- 农(58850)
- 研究所(56750)
- 中心(56170)
- 江(55965)
- 财经(54252)
- 业大(53632)
- 北京(51236)
- 范(50281)
- 师范(49848)
- 经(49068)
- 农业(45651)
- 院(45392)
- 州(45307)
- 经济学(42043)
- 师范大学(40412)
- 基金
- 项目(243508)
- 科学(191042)
- 研究(179404)
- 基金(175698)
- 家(152614)
- 国家(151298)
- 科学基金(129788)
- 社会(112648)
- 社会科(106435)
- 社会科学(106405)
- 省(94437)
- 基金项目(92952)
- 自然(83651)
- 教育(82446)
- 自然科(81658)
- 自然科学(81637)
- 自然科学基金(80133)
- 划(79696)
- 编号(73806)
- 资助(71494)
- 成果(61918)
- 重点(54321)
- 部(53323)
- 课题(51537)
- 发(51176)
- 创(49782)
- 制(46739)
- 创新(46523)
- 国家社会(45962)
- 教育部(45833)
- 期刊
- 济(164250)
- 经济(164250)
- 研究(113363)
- 中国(75153)
- 学报(59125)
- 农(55758)
- 财(54601)
- 科学(53882)
- 管理(53649)
- 教育(45304)
- 大学(45146)
- 学学(42141)
- 农业(37668)
- 融(33428)
- 金融(33428)
- 技术(31194)
- 财经(27059)
- 业经(26190)
- 经济研究(24296)
- 经(23123)
- 问题(22967)
- 图书(20067)
- 业(18359)
- 理论(18308)
- 版(18135)
- 科技(17272)
- 现代(17249)
- 技术经济(16756)
- 实践(16582)
- 践(16582)
共检索到554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晓云
"城市病"在进行城镇化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本质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超过了城市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城市病"的主要类型有:城市经济病、城市社会病、城市生态病以及"非典型城市病"等。"城市病"有其"发病"的制度性根源,预防和治理"城市病"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官员考评机制、改革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城市病 制度 创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秋霞
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现实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更多依赖于行政手段。与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更具有约束力,且更加严格、明确。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方向指导和法律保障。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 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关键词:
序贯增长 城镇化 城市发展 最优城市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彬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遭遇更大的压力、社会兜底机制不健全、征地拆迁的巨大利益等原因,我国出现了低水平的"逆城市化"现象。因此,需要同步配套相关改革,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关键词:
城镇化 逆城市化 农业转移人口 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海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土地管理、实现永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错位、粗放式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不够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扭曲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我们应当致力于:树立集约用地意识,落实集约用地共同责任;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立体发展,适度提高用地强度;挖掘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纪芳
中国基层社会历来呈现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这种“二元”社会结构局面,以村改居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社会“第三元”形态日渐凸显。本文聚焦于村改居社区的结构性特征和治理机制,尝试探讨基层治理从“二元”向“三元”转变的实践机理。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治理呈现“村居共治”的实践形态,且因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差异表现为不同的实践形式。“村居共治”的深层运作机制在于城乡两种治理机制要素并存形成的城乡嵌套,由此弥合村改居社区所隐含的乡村与城市治理体系之间的缝隙,促进村改居社区对城市外部系统与社区内部系统的治理耦合。村改居社区的治理实践体现了对城乡二元治理体制的整合与超越,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丰富和拓展了基层治理的研究空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中建 郑旭东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就业困难、房价过高、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综合症,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病"的产生原因,源于公共资源布局的过于集中,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防治"城市病"已变得刻不容缓,通过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林 李爱国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与动力机制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个体在安居和乐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产生"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在心理层面实现"城市化"。"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驱动力;良好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驱动力;安居和乐业是"人的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驱动力。循此机理,"人的城市化"应该以农村转移人口的安居和乐业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交往为核心手段,以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海刚 万远英
英国城市化拥有二百多年的实践活动,其所走过的路径和获得的经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城镇化国家,提供了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及内在规律的基本素材。通过归纳法总结中英城镇化的差异,是从整体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规划,避走弯路,高效的完成城镇化的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比中英两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镇化治理问题,吸取英国在治理城镇化问题的政策策略,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状况,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发展和完善底层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创业行为发生的意识—情境—行为理论,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成就动机、创新导向、社会资本、市场机会、征地区位、补偿金额、创业政策等变量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创业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但其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都存在差异。同时就如何提升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
关键词:
城镇化 底层群体 创业行为 社会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全国大范围城市频繁持续遭遇雾霾天气日益引发社会对碳锁定的广泛关注,识别碳锁定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碳解锁路径,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碳锁定诱发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对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碳锁定的风险进行量化,其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纠偏测算碳排放约束下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后采取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碳锁定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且有效化解了碳锁定风险,市场化改革降低碳锁定风险的贡献小于生产技术进步,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比重对碳锁定风险无显著影响,城镇化率显著加剧了碳锁定风险。提高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深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和保持合理的城镇化速度,均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低碳解锁。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碳锁定 碳解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状况,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发展和完善底层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创业行为发生的意识—情境—行为理论,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成就动机、创新导向、社会资本、市场机会、征地区位、补偿金额、创业政策等变量对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创业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但其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都存在差异。同时就如何提升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的产生,为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的生计与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决策参考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底层群体 创业行为 社会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全国大范围城市频繁持续遭遇雾霾天气日益引发社会对碳锁定的广泛关注,识别碳锁定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碳解锁路径,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碳锁定诱发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对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碳锁定的风险进行量化,其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纠偏测算碳排放约束下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后采取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碳锁定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且有效化解了碳锁定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碳锁定 碳解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阳 侯晓娜 柳清瑞
中国碳排放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如何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规律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城镇化由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碳排放呈现倒“N”型轨迹;城镇化主要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并且在不同城镇化门槛区间内,其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因此,未来政策应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传导机制 对外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