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7)
- 2023(7877)
- 2022(6199)
- 2021(5736)
- 2020(4619)
- 2019(10464)
- 2018(10285)
- 2017(19577)
- 2016(10528)
- 2015(12241)
- 2014(12163)
- 2013(11990)
- 2012(11131)
- 2011(10146)
- 2010(9948)
- 2009(9271)
- 2008(9097)
- 2007(8182)
- 2006(7603)
- 2005(7149)
- 学科
- 济(52145)
- 经济(51978)
- 管理(25894)
- 业(24832)
- 方法(20511)
- 中国(20217)
- 企(19120)
- 企业(19120)
- 数学(16554)
- 数学方法(16476)
- 农(15785)
- 业经(12742)
- 贸(10770)
- 贸易(10761)
- 易(10573)
- 财(10494)
- 制(10269)
- 农业(9863)
- 地方(9121)
- 发(8969)
- 学(8596)
- 和(8229)
- 银(8058)
- 银行(8053)
- 行(7842)
- 理论(7761)
- 体(7500)
- 融(7468)
- 金融(7466)
- 发展(7441)
- 机构
- 大学(157951)
- 学院(153753)
- 济(75304)
- 经济(74122)
- 研究(61029)
- 管理(55675)
- 中国(47682)
- 理学(47291)
- 理学院(46698)
- 管理学(46016)
- 管理学院(45722)
- 京(34860)
- 财(33596)
- 科学(33038)
- 所(30264)
- 研究所(27308)
- 财经(26550)
- 中心(26154)
- 经济学(25476)
- 经(24421)
- 农(24067)
- 经济学院(22878)
- 北京(22828)
- 江(22395)
- 范(21743)
- 师范(21611)
- 院(21333)
- 财经大学(19798)
- 业大(18983)
- 农业(18397)
- 基金
- 项目(99066)
- 科学(80115)
- 基金(75583)
- 研究(75085)
- 家(65776)
- 国家(65266)
- 科学基金(55667)
- 社会(53809)
- 社会科(50002)
- 社会科学(49988)
- 基金项目(38620)
- 省(34155)
- 教育(33977)
- 自然(32165)
- 自然科(31481)
- 自然科学(31475)
- 自然科学基金(30987)
- 资助(30738)
- 划(30112)
- 编号(28501)
- 成果(24415)
- 部(24205)
- 国家社会(23879)
- 中国(22867)
- 重点(22575)
- 发(22033)
- 教育部(21291)
- 课题(20237)
- 人文(19868)
- 创(19760)
共检索到246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 二元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至2010年,城镇化率由17.92%迅速提高到49.95%,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一批区域性城市群正在加速形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群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过度膨胀,城市病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与宜居性背道而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野蛮拆迁横行,土地型资本运作难以持续;进城易,定居难,城乡"二元社会"问题正演变为城市内定居群体与流动群体"二元社会"问题;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10...
关键词:
城镇化 改革开放 反思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宗劲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现行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农民权益遭到严重侵犯,农地制度的再次改革势在必行。重新安排土地征用制度运行的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制度 缺陷 路径依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三元社会结构 城镇化 转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艳敏 赵娟霞 张岩贵
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富两极分化是典型的现实表征。选取人口、空间、经济三个维度的城镇化,比较分析了各自对城镇社会财富格局的影响效应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通过后发劣势、后发优势与城市固有的财富分布非均等性交互作用,加剧了城镇社会贫富分化;空间城镇化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后城镇化居民与城镇原住民的初始财富禀赋差距;经济城镇化实现了要素配置格局的帕累托改进,挤压了不合理的要素报酬差距空间,缓和了城镇社会的贫富分化。
关键词:
城镇化 财富格局 贫富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健
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国际经验,在跨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过程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国别比较和目前国情,在未来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应该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慎重土地流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重蹈拉美国家覆辙。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宪平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看,一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一、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雄厚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的过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学敏
本文认为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城市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使我国在起始条件下就偏离了城市化的正常进程 ,即走了城镇化的道路。尽管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但它毕竟还是存在着许多弊端。城镇化只是一种过渡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最终确立 ,也利用我国现在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契机 ,应该回复到城市化正常进程的轨道中来。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化 过渡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光庭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中国特色 农民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平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限制,并促进资源和要素按照市场的原则合理地向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集中。中国城镇化应当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大中小为一体,促两头带中间"的战略方针,在结构上,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在数量上,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在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磊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出发,对英、法、德、美等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这些国家的百年城镇化演进都连续地发生了三次可称之为革命的变化。依次为:向"城市病"宣战、"农村转变城市"兴起、"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形成。三次革命在客观上显示了现代城镇化演变的规律性特征。以此作反思,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理应是一条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能够很好地吸取历史教训,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革命 城乡一体化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瑜 王勇术
城镇化进程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而是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保证参与经济主体能够公平竞争。政府要力求构造全新工农关系、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这既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本身,又是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平正义 体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