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6)
2023(12538)
2022(9966)
2021(9072)
2020(7209)
2019(15636)
2018(15618)
2017(29409)
2016(16151)
2015(17900)
2014(17543)
2013(16869)
2012(14749)
2011(13486)
2010(13603)
2009(12658)
2008(12097)
2007(11260)
2006(10271)
2005(9205)
作者
(43558)
(36816)
(36344)
(34493)
(22680)
(17498)
(16331)
(14080)
(13873)
(12917)
(12440)
(12134)
(11490)
(11297)
(11130)
(11095)
(11088)
(10532)
(10464)
(10420)
(9119)
(9113)
(8849)
(8492)
(8457)
(8316)
(8214)
(7968)
(7429)
(7223)
学科
(65285)
经济(65211)
(47780)
(46460)
管理(37585)
农业(32012)
(25143)
企业(25143)
业经(20791)
中国(20722)
地方(19613)
方法(17468)
数学(14670)
数学方法(14470)
(13828)
(13389)
(13239)
(11330)
(11204)
贸易(11197)
农业经济(11110)
发展(11048)
(11022)
(10859)
(10233)
(10232)
银行(10223)
环境(9961)
(9824)
理论(9707)
机构
学院(221280)
大学(209567)
(87556)
经济(85498)
管理(79518)
研究(73624)
理学(67840)
理学院(67087)
管理学(65803)
管理学院(65417)
中国(58213)
(54076)
科学(45294)
(43560)
农业(40908)
(38210)
(36925)
业大(36923)
(36820)
中心(35797)
研究所(33087)
(31896)
师范(31641)
财经(29545)
(29340)
(26634)
北京(26437)
(26104)
(26020)
经济学(25426)
基金
项目(144909)
研究(114494)
科学(113954)
基金(100733)
(86709)
国家(85799)
科学基金(73350)
社会(72270)
社会科(67849)
社会科学(67835)
(60946)
基金项目(53049)
教育(51589)
编号(51372)
(48703)
自然(43019)
自然科(41933)
自然科学(41925)
自然科学基金(41106)
成果(41053)
资助(38307)
课题(35135)
(35133)
重点(32899)
(31432)
(30684)
(30517)
(30103)
(29619)
国家社会(29614)
期刊
(111408)
经济(111408)
研究(63274)
(59257)
中国(51198)
农业(39665)
学报(32048)
教育(30736)
科学(30725)
(28254)
业经(26115)
管理(25493)
大学(25335)
(23991)
金融(23991)
学学(23856)
技术(20458)
(18582)
问题(15742)
经济研究(15112)
农村(15038)
(15038)
农业经济(14844)
财经(13210)
(13198)
经济问题(11618)
(11462)
资源(11426)
世界(11376)
图书(10693)
共检索到339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雷辉  邓谨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失地农民角色转换是城镇化本质特征的要求与体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转换存在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提升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发展内力,增强工业化对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失地农民角色转换提供推力,完善针对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各类制度保障提供助力,优化社会生态环境为失地农民角色转换增加张力,形成最大的正合力,以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镇,实现彻底的角色转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玉冬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养老保障风险基金,配套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提高他们参保的思想意识,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对失地农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弘扬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慧  
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在大幅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出现了因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而出现的失地农民,而非农就业创业则是解决失地农民出路的便捷通道,既可以满足失地农民就业创业需求,也有利于失地农民快速融入城镇生活。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其根本是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培训,以满足于其城镇就业创业的基本需求。本文通过探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需求,进而在分析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五点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快失地农民城镇就业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代宝珍  周绿林  周建再  詹长春  
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城镇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城镇化进程催生了两类城镇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客观上已成为推进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医疗保险差距和改善城乡医疗公平性的主要载体。然而,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情况不容乐观。文章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分析其参加各种基本医疗保险形式的利弊,针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特点以及他们客观上已成为城镇居民的事实,提出了将农民市民化,将其各项社会保障权益市民化,将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涵盖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内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昊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占用,大量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从而变成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整体上仍然面临着权益被侵害的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保障服务远远达不到失地农民的需求。提升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水平,需要组建全国性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并推动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昊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大使得大量的农村耕地被占用,大量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从而变成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整体上仍然面临着权益被侵害的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保障服务远远达不到失地农民的需求。提升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水平,需要组建全国性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并推动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倩  张蓉  
人的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只居住"上楼"和"转居"未能使失地农民真正的市民化。长期"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低下,其经济收入差距大;乡土社会交往造成其分类观念和信任缺失;村落生活场域的延续造成其身份认同、生活惯习的滞后。制度的完善不仅指户籍,还包括医疗、教育、社保等制度的统一。同时,注重失地农民社会关系建构、素质技能提升、生活惯习改变,才能真正使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城市化,从而真正完成人的市民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继红  
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查后认为,当前,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就业、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需要从主体层面、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突破城市适应的困境,增强其城市适应的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锦  
文章通过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就业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城中村失地农民面临着失地与失业的双重窘境,成为了想上班没有岗位、想种田无地可耕、想保证生产生活开支又没有来源的三无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城中村就业服务体制建设不全、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农民就业结构性失衡以及农民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在城中村进行统筹规划,创设农民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农民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同时要在城中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季轩民  温焜  
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农村精准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扶贫目标的精确性、扶贫措施的科学性以及扶贫管理的严格性。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长期的粗放式扶贫。文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设计扶贫模式;三是打破固有模式,寻求最佳扶贫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向哲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社会群体,而其就业培训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现有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并没有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以英美日为代表的世界各国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诸多农民就业培训经验。我国可以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从政府主导、法制建设、模式创新等层面寻求对策,以求促进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的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四明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失地农民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在转变观念、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还权赋能,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既是解决好失地农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璇  张绍学  冉崇生  
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公布的数字,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是41.8%。相比欧美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时间较短、变化迅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圈地热”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因征地引发的一系列上访、暴力冲突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事关社会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界对政府责任充满渴望与期待。本文旨在探讨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时,政府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并将之引至和谐社会发展的主流构架中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祥智  王志强  
当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补偿标准低,并且大部分农民只得到部分补偿;当前实行的货币安置方式实际上等于不安置;征地工作缺乏透明度,农民没有知情权,更没有发言权。因此,必须对现行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进行改革,要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通过修改相关法律使其物权化;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全面建立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取得制度;彻底改革征地补偿费用计算和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