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2)
- 2023(15417)
- 2022(12608)
- 2021(11656)
- 2020(9398)
- 2019(20931)
- 2018(21026)
- 2017(39943)
- 2016(21629)
- 2015(24015)
- 2014(23308)
- 2013(22348)
- 2012(19748)
- 2011(17559)
- 2010(17792)
- 2009(16693)
- 2008(15945)
- 2007(14420)
- 2006(12712)
- 2005(11161)
- 学科
- 济(89751)
- 经济(89564)
- 业(62231)
- 管理(54195)
- 农(50613)
- 企(41839)
- 企业(41839)
- 方法(37398)
- 农业(33545)
- 数学(32022)
- 数学方法(31442)
- 业经(27435)
- 中国(26049)
- 财(19235)
- 地方(17619)
- 制(16609)
- 贸(16599)
- 贸易(16593)
- 易(16183)
- 学(16119)
- 发(14836)
- 理论(14744)
- 技术(12785)
- 策(12761)
- 银(12579)
- 农业经济(12573)
- 银行(12541)
- 和(12210)
- 发展(12173)
- 展(12160)
- 机构
- 学院(302097)
- 大学(294357)
- 济(121398)
- 经济(118968)
- 管理(115729)
- 理学(101218)
- 理学院(100177)
- 研究(98216)
- 管理学(97973)
- 管理学院(97465)
- 中国(74834)
- 农(71011)
- 科学(62596)
- 京(60522)
- 农业(54604)
- 业大(53151)
- 财(51691)
- 所(49270)
- 中心(46408)
- 江(45147)
- 研究所(45017)
- 财经(41544)
- 范(39536)
- 师范(39090)
- 经(37907)
- 北京(36806)
- 经济学(36069)
- 州(35716)
- 农业大学(34894)
- 院(34437)
- 基金
- 项目(208810)
- 科学(164760)
- 基金(151433)
- 研究(150700)
- 家(133431)
- 国家(132234)
- 科学基金(113699)
- 社会(98792)
- 社会科(92553)
- 社会科学(92522)
- 省(84109)
- 基金项目(80150)
- 自然(73303)
- 自然科(71707)
- 自然科学(71690)
- 自然科学基金(70402)
- 划(69205)
- 教育(68832)
- 编号(62420)
- 资助(60405)
- 成果(48382)
- 重点(46450)
- 发(45496)
- 部(44776)
- 创(43729)
- 课题(42172)
- 国家社会(40768)
- 创新(40709)
- 科研(39878)
- 农(38912)
- 期刊
- 济(137529)
- 经济(137529)
- 研究(79841)
- 农(74031)
- 中国(60623)
- 学报(51131)
- 农业(49839)
- 科学(46768)
- 大学(39413)
- 管理(38291)
- 学学(37723)
- 财(37142)
- 教育(31447)
- 业经(30203)
- 融(27328)
- 金融(27328)
- 技术(25346)
- 业(23948)
- 经济研究(21052)
- 财经(19232)
- 问题(19130)
- 版(17697)
- 经(16495)
- 农村(15402)
- 村(15402)
- 农业经济(15312)
- 统计(15047)
- 业大(14973)
- 科技(14682)
- 世界(14523)
共检索到43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玉昆 曹广忠
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农民社会网络变化是反映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不同社会网络类型考察了中国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特征及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面的浅度社交是目前农村中最常使用的社会交往形式,非农就业扩大了农民社会网络总规模,而深度社交下的亲缘和地缘关系网络规模有所缩小。"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非农就业者在扩大业缘关系的同时维系了既有社会网络,从而拥有更大的社会网络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基于职业转变和地域转换扩大的社会网络以浅度社交形式为主,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农民获取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冷晨昕 刘灵芝 祝仲坤
本文基于2004-2013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收入来源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的相对上涨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和通讯支出所受影响最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则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合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以及引导农村居民改善消费习惯,培育农村居民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等几点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越峰
目前国内需求稳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回升明显,消费持续稳定恢复。而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般难以直接作用于消费,往往需要通过各种传导机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收入。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扩大内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制,旨在为各地方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柱 周建 张凤荣 谢臻 张佰林
为分析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以河北省东马营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ArcGIS矢量化等方法,分析其工业化发展历程,并选取扩展强度指数、容积率、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等指标,在微观尺度上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驱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东马营村箱包工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经济非农化、农户从业结构非农化,当地纯农型农户所占比例不足1%,其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2)东马营村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扩展强度、多样性、建设面积与建筑面积等持续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恩碧 王成
金融支持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城镇化背景对金融支持农村居民消费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以及城镇化背景下金融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金融支持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支持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书屹 姜天文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遇到瓶颈,消费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为不足,这势必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将普惠金融与先进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便利地获得金融资源,进而刺激消费。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的缩小;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小受到相邻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的积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的作用有待加强,比较而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景林 郭亚帆
本文考虑到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依赖性,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模型,通过建立1997-2002年和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内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习惯形成特征。研究结论显示:(1)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和外部示范效应。对分项消费的研究显示,总体上来说,内部示范效应在减弱,而外部示范效应在增强。(2)在现阶段,受内部示范效应影响较强的消费项目有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受外部效应影响较强的有衣着、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食品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次之;交通通信最低,居住消费受外部效应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被统计为城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广大乡村地区农户兼业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问题的有效路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扩张和宅基地低效利用的诸多问题,提出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利剑"。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宅基地退出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坤 刘秋云
在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的情况下,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将备受关注。而且这不仅仅关乎他们的温饱,还有其未来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这一严峻问题应该给予广泛关注,并且倾尽全力着手解决好这一棘手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焦景虎
城镇化常被认为是改变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为了探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影响,采用2001~2020年31个省市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与推荐摄入量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农村居民膳食质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居民膳食更加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淼 张红伟
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习惯偏好的持久收入消费模型,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城镇化质量不同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示范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农村居民在消费总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程度均会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支出并改善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志刚 周宁 易福金
深入理解农村居民对网购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接纳过程和行为,对于开发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网购行为的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假说。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接受和采纳网购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通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直接和间接示范效应。直接示范效应取决于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的对外联系程度,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在那些工作频繁接触城镇居民的人群身上有显著体现,对那些工作与城镇居民接触极少的人群没有影响。城镇化还借助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通过农户家庭内部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网购 城镇化 示范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志刚 周宁 易福金
深入理解农村居民对网购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接纳过程和行为,对于开发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网购行为的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假说。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接受和采纳网购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通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直接和间接示范效应。直接示范效应取决于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的对外联系程度,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在那些工作频繁接触城镇居民的人群身上有显著体现,对那些工作与城镇居民接触极少的人群没有影响。城镇化还借助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通过农户家庭内部传播和农村社区扩散产生间接示范效应,但前者的示范效应显著,后者的示范效应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网购 城镇化 示范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秀清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