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1)
2023(20066)
2022(16774)
2021(15782)
2020(12931)
2019(29601)
2018(29513)
2017(56128)
2016(30908)
2015(34544)
2014(34487)
2013(33149)
2012(30055)
2011(26964)
2010(27052)
2009(24645)
2008(23525)
2007(20879)
2006(18362)
2005(15736)
作者
(84607)
(70364)
(69857)
(66656)
(44487)
(33730)
(31761)
(27606)
(26946)
(24961)
(23880)
(23530)
(21903)
(21899)
(21769)
(21390)
(21143)
(20834)
(20157)
(20130)
(17430)
(17315)
(16951)
(16322)
(15890)
(15699)
(15650)
(15428)
(14136)
(13963)
学科
(120560)
经济(120423)
(83532)
管理(80434)
(61232)
企业(61232)
方法(53938)
(52408)
数学(47664)
数学方法(47044)
中国(36855)
农业(34754)
业经(30548)
(29264)
地方(25764)
(25360)
教育(23929)
(21890)
理论(21245)
(20637)
贸易(20628)
(20008)
技术(19094)
(18821)
环境(17875)
(17709)
财务(17624)
财务管理(17584)
(16911)
银行(16873)
机构
学院(422519)
大学(422322)
(164800)
管理(163590)
经济(161081)
理学(142686)
理学院(141109)
研究(140167)
管理学(138383)
管理学院(137602)
中国(100895)
(89190)
科学(86197)
(79046)
(73185)
(68828)
业大(65769)
中心(65028)
(63413)
(62977)
师范(62921)
研究所(62778)
农业(60489)
财经(59271)
北京(55696)
(54256)
师范大学(50881)
(50404)
(50330)
经济学(49383)
基金
项目(292738)
科学(232063)
研究(219682)
基金(210747)
(181986)
国家(180336)
科学基金(156036)
社会(138513)
社会科(130808)
社会科学(130776)
(116668)
基金项目(111261)
教育(105587)
自然(99605)
(97424)
自然科(97292)
自然科学(97270)
自然科学基金(95476)
编号(92235)
资助(85931)
成果(74961)
重点(65918)
(65430)
课题(64410)
(63428)
(60584)
教育部(56704)
创新(56364)
国家社会(56306)
科研(55520)
期刊
(178794)
经济(178794)
研究(127076)
中国(85377)
(78457)
教育(68551)
学报(65184)
科学(60456)
管理(55159)
(54027)
农业(53430)
大学(51680)
学学(47766)
技术(39510)
(36134)
金融(36134)
业经(35166)
财经(27871)
经济研究(27083)
(25318)
问题(24695)
(23776)
(21224)
图书(20684)
科技(19386)
技术经济(18909)
理论(18573)
资源(18297)
统计(18234)
商业(18015)
共检索到61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晓菲  郭明顺  孙科  张丽军  郭思思  
城镇化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给农村基础教育供给带来了多重效应和影响。对辽宁省农村基础教育供给规模、经费投入现状和人口流动的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针对劳动力流失、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公共财政投入、完善配套制度、拓展民间办学路径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季素萍  李涛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少榕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政府采取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通过撤并农村薄弱学校、加快县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化。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实际调整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路,建立多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和分类管理机制,以内涵式发展的特色学校提高乡村学校吸引力,并建立良性的教师引入和互动机制以利于城乡教师交流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王艳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为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法律问题,通过对辽宁营口、盘锦、沈阳等地农村土地制度法律问题的调研,梳理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政策的不足,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必须寻找土地制度政策改革的新思路,处理好土地利用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征地补偿差别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海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乡村劳动人口流向城镇,城镇因人来而兴,乡村因人去而衰,一切因人而起。本文研究了乡村劳动人口流动的特征、规模、推动力量以及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开放以来,乡村就业人口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城镇就业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双重力量引起乡村劳动人口理性单向外流;农村劳动人口外流促进了农村生产内部分工,进而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在乡村投资,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顺应农村劳动人口回流,乡村终将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光  王秀秀  魏钢焰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人口与土地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平稳,城市建设面积在快速增长,但是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出现了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在耦合颉颃阶段,以高等强度耦合城市为主。(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和勉强协调阶段城市比重很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城市所占比例很高,空间上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依次递减的空间结构。(4)协调度类型方面:沈阳和大连处于高水平协调区,盘锦处于次高水平协调区,鞍山和抚顺等6个城市处于较低水平协调区,丹东和朝阳等中小城市处于低水平协调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类型上看,沈阳和阜新属于同步型,铁岭和朝阳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其余10个城市属于土地滞后型(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刊出,上半部分已在本刊2019年第5期刊出,此为下半部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洁  毕琳琳  
新型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农村土地征收与农民的安置补偿问题,辽宁省高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因传统货币补偿方式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应尝试建立留用地安置制度,以协调征收补偿的公平性利益冲突,有效地保障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实现就地城镇化,推进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可持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卉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预测社保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社保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的对策与措施,即放缓GDP增长速度并着力保障民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大力提高人的知识层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古蕊  
将绿色发展战略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的形势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迫切性。辽宁城镇化建设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要素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绿色城镇化规划,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辽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梦遥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重要支点。本文以辽宁为例论述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逻辑动因和基本现状,提出了辽宁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洪丽  蔡永鸿  
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锦州市、本溪市等地区的680位完全实现市民化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从个人基本情况、物质生活情况、精神生活情况、社会保障及就业情况四个方面入手对其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金春梅  
在大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由此引发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生计保障。破解这一难题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对辽宁失地农民生存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辽宁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流失的原因,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失地农民生计保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光  王秀秀  魏钢焰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人口与土地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平稳,城市建设面积在快速增长,但是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出现了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在耦合颉颃阶段,以高等强度耦合城市为主。(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和勉强协调阶段,城市比重很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城市所占比例很高,空间上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依次递减的空间结构。(4)协调度类型方面:沈阳和大连处于高水平协调区,盘锦处于次高水平协调区,鞍山和抚顺等6个城市处于较低水平协调区,丹东和朝阳等中小城市处于低水平协调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类型上看,沈阳和阜新属于同步型,铁岭和朝阳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其余10个城市属于土地滞后型(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刊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