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22)
2023(21554)
2022(18107)
2021(16868)
2020(14066)
2019(31884)
2018(31678)
2017(61145)
2016(33294)
2015(37413)
2014(37054)
2013(36167)
2012(33052)
2011(29467)
2010(29559)
2009(27737)
2008(26860)
2007(24070)
2006(21519)
2005(18970)
作者
(93978)
(78297)
(77966)
(74156)
(49860)
(37520)
(35324)
(30614)
(29866)
(28108)
(26536)
(26397)
(24897)
(24731)
(24148)
(24069)
(23199)
(23189)
(22642)
(22606)
(19382)
(19377)
(19043)
(18211)
(17619)
(17571)
(17494)
(17365)
(15711)
(15608)
学科
(133824)
经济(133659)
(112035)
管理(101762)
(92347)
企业(92347)
方法(57850)
(51719)
数学(47606)
数学方法(46962)
(38684)
业经(37906)
中国(37677)
农业(34261)
地方(28373)
(27009)
(25587)
(25481)
财务(25391)
财务管理(25349)
(24319)
贸易(24308)
企业财务(24010)
理论(23729)
(23608)
技术(23054)
(22311)
(22306)
(20304)
环境(20085)
机构
学院(468031)
大学(461384)
(189096)
管理(186218)
经济(185057)
理学(160143)
理学院(158457)
管理学(155666)
管理学院(154811)
研究(153172)
中国(117838)
(97337)
科学(93981)
(87505)
(83867)
(76330)
(74233)
中心(71307)
业大(70653)
财经(69234)
研究所(69162)
农业(64345)
(62988)
(61210)
师范(60660)
北京(60404)
(57262)
经济学(56110)
(55696)
财经大学(50880)
基金
项目(315651)
科学(249502)
研究(233905)
基金(228589)
(197730)
国家(195939)
科学基金(169932)
社会(148056)
社会科(139992)
社会科学(139955)
(124899)
基金项目(120707)
自然(109729)
教育(107447)
自然科(107166)
自然科学(107141)
自然科学基金(105185)
(103073)
编号(97289)
资助(93398)
成果(78177)
重点(70248)
(69235)
(68025)
课题(66200)
(66167)
创新(61373)
国家社会(60425)
科研(59706)
教育部(59437)
期刊
(215812)
经济(215812)
研究(135236)
中国(91907)
(80788)
管理(70484)
学报(70451)
(68550)
科学(66548)
大学(54732)
农业(54543)
学学(51759)
教育(51175)
(44359)
金融(44359)
技术(42412)
业经(40160)
财经(33486)
经济研究(32541)
问题(28744)
(28737)
(28556)
技术经济(23306)
(22934)
图书(22420)
现代(21988)
科技(21865)
商业(21278)
资源(21261)
理论(20947)
共检索到697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韩占兵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现阶段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和所处区域等个体特征层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在"脱农"与"留农"之间进行权衡决策的微观影响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迪洋  洪岩璧  
随着城镇化发展,外出务工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但这一劳动力迁移行为对他们获取幸福感是否具有贡献却不得而知。以往农民工幸福感研究主要关注幸福感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而相对忽略了迁移行为本身对幸福感的作用。文章使用清华大学2012年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以及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总体上劳动力迁移会抑制农民工的幸福感,外出务工虽以经济收入为回报,但却以牺牲幸福感为代价。其中,亲密关系、居住环境、人际环境,以及归属感的变化是迁移削弱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固然重要,但为其营建一个亲善的环境,增进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才是提升其幸福感的关键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红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业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进程,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创新农业转移劳动力住房制度的设计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伟  冯长春  许顺才  
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为主要特征的"双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市场机制下产业和劳动力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以河南周口市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分析了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空间流向和回流意愿,重点对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行为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回流地的规划响应。结果表明:①周口市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强烈,且有近期返乡的打算;②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呈现多元化,县城是除本村外回流劳动力居住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选择;③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外出劳动力回流最为关注的城镇吸引要素。最后,从地方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放权强县、促进"双转移"良性循环互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和推进土地户籍制度改革的规划响应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对不同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累积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与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当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利于混合型收入的提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人或朋友介绍。[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红  曾平  
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江西省赣州市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迁移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性迁移,不仅有效地缓解了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同时也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留守"的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高龄化"和低素质化倾向,对当地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非常不利;"留守儿童"问题,将加重流出地未来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健康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应该是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对转移剩余劳动力具有影响的因素,进而提出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卫龙宝  储德平  伍骏骞  
本文利用643份浙江省农村未迁移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计量模型并运用Multinomial Logic回归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在二元经济社会特征逐渐消失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未迁移居民的迁移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制度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计生政策、户籍政策等对迁移意愿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教育政策、住房政策、工作政策、城乡社区环境因素作用更为凸显。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楚雄  曹其炜  张海燕  周洪梅  吴永兴  
本文以沪郊1135户农户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劳动力转移条件下上海郊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问题:本地农业劳动力总量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外来农业劳动力难以成为生产经营主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现代农业难以为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地使用权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以期有益于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祥来  
"三农""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短板,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减少农业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受高收入和好的公共服务两大动力驱使,但也面临其自身知识和技能短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农业科技进步不足以及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障碍,致使农民工进入城市并市民化困难重重。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达成"四化同步",需要强化"城市拉动力"和"农村推动力",弱化"城市推动力"和"农村拉动力",构建知识替代、技术替代、管理替代、资本替代和城镇替代相结合的综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秀珠  
近几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也波及至河南,经研究表明,本轮的"民工荒"绝不是一个短期的社会现象,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政府、企业及农民工本身都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对策缓解用工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