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714)
- 2022(10005)
- 2021(9043)
- 2020(7231)
- 2019(15891)
- 2018(15870)
- 2017(29580)
- 2016(15962)
- 2015(17678)
- 2014(17463)
- 2013(16393)
- 2012(14697)
- 2011(13074)
- 2010(13180)
- 2009(12796)
- 2008(12093)
- 2007(11102)
- 2006(10061)
- 2005(9255)
- 学科
- 济(61989)
- 经济(61803)
- 管理(49082)
- 业(44876)
- 企(37867)
- 企业(37867)
- 农(23304)
- 中国(21315)
- 业经(20423)
- 方法(20270)
- 财(19289)
- 制(17758)
- 农业(15352)
- 数学(15162)
- 数学方法(14941)
- 地方(13494)
- 体(12552)
- 理论(11756)
- 学(11452)
- 发(10849)
- 银(10795)
- 银行(10778)
- 和(10745)
- 务(10419)
- 财务(10360)
- 行(10333)
- 财务管理(10332)
- 贸(10089)
- 贸易(10083)
- 体制(10070)
- 机构
- 学院(220692)
- 大学(218013)
- 济(88505)
- 经济(86481)
- 管理(81305)
- 研究(74022)
- 理学(69364)
- 理学院(68575)
- 管理学(67266)
- 管理学院(66867)
- 中国(56083)
- 财(45572)
- 京(45530)
- 科学(42997)
- 所(35812)
- 江(35035)
- 财经(34700)
- 农(34037)
- 中心(33919)
- 研究所(31855)
- 经(31313)
- 范(30582)
- 师范(30317)
- 业大(29789)
- 北京(28056)
- 经济学(27587)
- 州(27508)
- 院(27308)
- 农业(25876)
- 财经大学(25448)
- 基金
- 项目(145862)
- 科学(116113)
- 研究(111676)
- 基金(105561)
- 家(90741)
- 国家(89924)
- 科学基金(77895)
- 社会(74568)
- 社会科(69643)
- 社会科学(69624)
- 省(57754)
- 基金项目(55156)
- 教育(51540)
- 划(47704)
- 自然(46701)
- 编号(46278)
- 自然科(45612)
- 自然科学(45600)
- 自然科学基金(44780)
- 资助(40784)
- 成果(38693)
- 制(33078)
- 重点(33043)
- 课题(32720)
- 发(31907)
- 部(31832)
- 国家社会(30973)
- 创(30551)
- 性(28863)
- 创新(28491)
共检索到341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伟
随着新农合、农村低保和新农保的相继实施,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目标已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城乡分割、群体分立、区域分离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制度衔接与整合的重要性、紧迫性迅速增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与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导致了"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制度"破冰"与"衔接"的一种媒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应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文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MM模型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整体呈现出"被动式"的发展路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推动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政府偏好主导下的社会风险驱动路径,政府的城市偏好政策对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具有负向的抑制效应。为了促使健康、有序和配套跟进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形成,公共财政政策的中小城镇偏好主导下的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晓宁 徐图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进入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日本与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背景有一定的相似性,分析总结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借鉴日本的经验,应从政府职能、资金筹集、法律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着力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 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雷 江海霞 张秀贤
为建设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国民平等社会保障权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研究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整合衔接则是当务之急。提出了有效整合衔接的"三步走"战略与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城镇化建设等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转移人口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转移人口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厦门市自2007年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按照全民医保的要求,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标准,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的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晓川
本文从重庆试验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模式研究视角,以城乡统筹理论、和谐社会理论等为理论支点,通过对重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从解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现实障碍角度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重庆 城乡统筹 农村 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华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闽钢
加快实现从分散立法模式向综合立法的转变。应在逐步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的基础上,最后以《社会保障法》为根本,在法律层次理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理顺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蕾
在全面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制度顶层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芳
该文提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与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不同于普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缺乏可持续性生计,意味着生计方式的断裂,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水准与生存方式。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策略以及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琳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引入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使得土地制度内部权利体系更加精细化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农地自身具有独特的属性:土地的边际递减规律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中国当代农村土地状况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些决定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模型无法全部适用。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农地私有化行不通,土地私有化不利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农地的利用规律决定了不适用农地的私有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连杰
推动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经济形势,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融合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引入制度供给概念,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性作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并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连杰
推动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经济形势,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融合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引入制度供给概念,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性作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并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