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6)
- 2023(7780)
- 2022(5693)
- 2021(5112)
- 2020(3935)
- 2019(8590)
- 2018(8728)
- 2017(15765)
- 2016(8456)
- 2015(9378)
- 2014(9445)
- 2013(8846)
- 2012(7952)
- 2011(7310)
- 2010(7397)
- 2009(6910)
- 2008(6475)
- 2007(6201)
- 2006(5735)
- 2005(4921)
- 学科
- 济(34320)
- 经济(34280)
- 农(25642)
- 业(24287)
- 管理(18500)
- 农业(17325)
- 企(14645)
- 企业(14645)
- 业经(13757)
- 中国(12906)
- 地方(9326)
- 发(9040)
- 方法(8543)
- 发展(8210)
- 展(8196)
- 学(8172)
- 制(7857)
- 农业经济(7563)
- 财(6919)
- 数学(6746)
- 数学方法(6654)
- 策(6296)
- 收入(5792)
- 村(5677)
- 农村(5656)
- 银(5520)
- 银行(5512)
- 产业(5499)
- 体(5466)
- 理论(5454)
- 机构
- 学院(122301)
- 大学(118999)
- 济(45972)
- 经济(44736)
- 研究(43030)
- 管理(42868)
- 理学(36637)
- 理学院(36213)
- 管理学(35445)
- 管理学院(35223)
- 中国(30981)
- 农(26834)
- 科学(26652)
- 京(24919)
- 范(21254)
- 所(21112)
- 师范(21073)
- 中心(20301)
- 江(20170)
- 财(19936)
- 农业(19527)
- 研究所(19243)
- 业大(19152)
- 师范大学(16677)
- 州(15840)
- 财经(15617)
- 院(15167)
- 北京(15113)
- 省(14214)
- 经(14171)
- 基金
- 项目(82555)
- 科学(65634)
- 研究(64670)
- 基金(58406)
- 家(50575)
- 国家(50018)
- 科学基金(42676)
- 社会(41875)
- 社会科(39302)
- 社会科学(39295)
- 省(34034)
- 基金项目(31013)
- 教育(29788)
- 编号(28789)
- 划(27825)
- 自然(24769)
- 成果(24341)
- 自然科(24215)
- 自然科学(24206)
- 自然科学基金(23752)
- 资助(21323)
- 发(19759)
- 课题(19711)
- 重点(18634)
- 部(17518)
- 国家社会(17516)
- 创(17080)
- 年(16578)
- 农(16542)
- 项目编号(16496)
共检索到185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晓燕
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基础之上的公共性发挥。我国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经历了历史变迁,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日渐式微。其现实表征与原因主要有:由于时间精力的匮乏与空间距离的疏离,乡村教师极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由于社会距离的疏离,中青年一代乡村教师普遍对乡村情感淡漠;乡村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等因素致使乡村教师失去了文化资本优势。面对诸多困难,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重构的可能路径为: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扩展家校合作关系,传承、创生乡村文化。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知识分子身份 式微 重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宁
新型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在给乡村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解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影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最后建构了支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红丹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的经济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同样也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它所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转型与发展,所以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是转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内容。根据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与动力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满足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乡村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生态化 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出版 新型城镇化 旅游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出版 新型城镇化 旅游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林
2016年9月,冯年华教授等的新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年华教授研究团队继《乡村旅游文化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颇具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途径,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有力支撑。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虽然我国仍然处在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伟 张玉琪 韩雪 田春霞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涵盖人口聚集和产业集群的系统性社会化工程,而乡村旅游则通过"游客搬运"带来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同时,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因而具有强大的区域发展协调能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依据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共生关系,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共生关系 发展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跃雪 邬志辉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学生大量外流、学校大量撤并等诸多挑战,如何保障乡村儿童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从国际社会来看,支持与发展乡村教育的主要策略有: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乡村学校协同发展;开展非正规教育,提供灵活化的乡村教育;健全激励机制,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重视学生资助,让乡村学生获得充足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系列启示:大力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全方位支持乡村学校教师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乡村学生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飞 罗挽澜
乡村规划的兴起与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息息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互补及协调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来,乡村规划受到了各领域特别是规划界的空前关注。进入“十四五”,我国乘势而上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是扭转了之前以城市为核心的规划理念。由此,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活跃。由南阳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闫欲晓执笔、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现代城乡规划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一书,对城乡规划设计展开了系统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蒲阳
教师并非天然是知识分子,而是具备了相应的三方面特征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即自由漂浮与非依附性;充当社会良心、投注社会批判;为理念而生、勇于质疑创新。然而,在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背景下,由于对专业化的误读及推行的失当,上述几方面特征却在悄然消隐,教师专业化则呼唤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其公共特征的复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涂利军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解决工农差别、城乡分治等诸多现实问题,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协同治理以避免两极分化,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的支撑,以应对当前乡村治理处于探索阶段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进而将村民自治纳入到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系当中,保障农民权益在新型城镇化中不受侵害。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村民自治 反思 重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富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农村版"实践。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必须要将之置于城镇化的现实背景条件下。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建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忠斌 陈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处在城镇化继续深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重背景下的特色村寨承担着多重角色与历史使命。村寨作为特殊的乡村型态,一方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单元。基于此,文章提出"村寨镇化"概念及其发展的内生模式,厘清了特色村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间的关系;在阐述村寨镇化科学内涵基础上,讨论资本聚合、文化旅游、传统工艺、生态农业、老字号品牌五大镇化模式;探讨了村寨镇化推动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分析村寨镇化的实施重点与保障条件,在遵循意识先行-政府引导-资本拉动-以人为本-村寨镇化思路的基础上,就具体政策路径略陈管见,以期为探索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海涛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负面影响",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低碳经济的热潮。尤其在我国,由于面对着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乡村旅游向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试图从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以期在解决传统乡村旅游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出低碳乡村旅游的美学功能、保护功能、教育功能、创新功能和集约功能,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背景 乡村旅游 必然选择 功能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