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1)
2023(4706)
2022(3330)
2021(2888)
2020(2336)
2019(4986)
2018(5065)
2017(9919)
2016(5360)
2015(5939)
2014(6132)
2013(5751)
2012(4896)
2011(4250)
2010(4152)
2009(3809)
2008(3613)
2007(3327)
2006(3116)
2005(2993)
作者
(15059)
(12823)
(12535)
(12133)
(8073)
(5935)
(5654)
(5029)
(4832)
(4378)
(4338)
(4232)
(4083)
(3944)
(3918)
(3864)
(3743)
(3732)
(3632)
(3622)
(3130)
(3100)
(3045)
(2991)
(2930)
(2857)
(2796)
(2692)
(2545)
(2516)
学科
(23181)
经济(23147)
(15681)
管理(12759)
(12392)
农业(9074)
(9017)
企业(9017)
中国(8927)
方法(7099)
业经(7020)
数学(6175)
数学方法(6140)
地方(5670)
(5219)
(5027)
(4809)
发展(4584)
(4578)
收入(4439)
产业(4230)
(3895)
银行(3890)
(3860)
信息(3801)
(3739)
(3553)
总论(3519)
信息产业(3481)
城市(3389)
机构
学院(75693)
大学(75516)
(32751)
经济(32117)
管理(29752)
研究(26646)
理学(25672)
理学院(25407)
管理学(24950)
管理学院(24818)
中国(20375)
(16553)
(16198)
科学(15631)
(13986)
(12970)
业大(12587)
农业(12521)
中心(12509)
(12307)
研究所(11782)
财经(11241)
(10821)
师范(10730)
(10293)
经济学(10152)
北京(9756)
(9383)
(9378)
经济学院(9152)
基金
项目(52425)
科学(42226)
基金(39143)
研究(39053)
(34523)
国家(34220)
科学基金(29605)
社会(26781)
社会科(25265)
社会科学(25260)
基金项目(20708)
(19767)
自然(17996)
自然科(17610)
自然科学(17607)
自然科学基金(17311)
教育(16926)
编号(16736)
(16476)
资助(14651)
成果(13171)
国家社会(11907)
(11723)
重点(11581)
(11445)
课题(10453)
(10361)
(9978)
教育部(9832)
(9820)
期刊
(37976)
经济(37976)
研究(22405)
(16560)
中国(16458)
学报(12073)
科学(11800)
农业(10692)
(9730)
大学(9617)
管理(9535)
学学(8965)
(7747)
金融(7747)
教育(7568)
业经(7226)
技术(6047)
经济研究(5989)
问题(5647)
财经(5465)
(5403)
图书(4935)
(4740)
(4356)
农村(4281)
(4281)
资源(3940)
现代(3899)
商业(3714)
技术经济(3620)
共检索到11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鹏  张冬  屈小博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2013年数据(CHIP2013),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户籍身份转换总体而言对于居民幸福感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幸福感提升的主要作用渠道是增加了居民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这可能源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质量的提升。然而,由政策规划所造成的"被动"户籍转换群体的幸福感并无显著变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户籍转换人群基本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并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才能实现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从而真正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本文使用一种新的离散模型估计方法,基于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城市居住人口数据,检验了户籍、公共服务政策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居住在城市的农村户籍居民更加幸福,同时这种幸福感也更加稳定;户籍身份对居民幸福感存在两种传导机制:进入城市享受更好公共服务政策让城市外来群体感到更加幸福,而户籍歧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外来人口幸福感的提高。破除与户籍身份捆绑的各种城市特权政策,是逐步推进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巍  邱丽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并无证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提升。本文从我国的户籍制度出发,对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非农户籍居民而言,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农业户籍居民而言,收入水平的提升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业户籍居民在社会上受到了更加不公正的待遇;而非农业户籍居民则在环境、贫富差距、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方面受到了更大的压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幸福感。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微微  贾仓仓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双快”发展,中国中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了户籍身份转换对中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户籍身份的变动会提升中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并且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户籍身份变动对孤独感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女性和低龄中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效应相对更高。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户籍身份转换引发的孤独感水平提高,可能源于中老年人对城市居民人际信任的降低。研究结论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钊  徐彤  刘晓峰  
基于上海和深圳市的社区入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社区层面上的收入差距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是,这种示范效应存在着人际差异,在外来居民中,较低教育水平者获得更强的示范效应,在本地居民中,较高教育水平者获得更强的示范效应。本文将这一发现归因于城市内部高低端人才的互补性,以及户籍制度导致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外来高教育水平者的进入壁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娜娜  
本文基于2013年CHIP数据库,研究了城镇化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测算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协调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两者协调发展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幸福感达到最高点时对应的城镇化率为58%;(2)公共服务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度越高,幸福感达到最高点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越高。从样本看,2013年东部大部分地区已跨越城镇化水平阈值,进入幸福感下降期,而中西部还处在幸福感上升时期。但是,大部分地区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协调度偏低,基本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发展公共服务业以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空间较大。政府应积极引导人口向二线城市流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化与公共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娜娜  
本文基于2013年CHIP数据库,研究了城镇化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在测算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协调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两者协调发展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居民幸福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幸福感达到最高点时对应的城镇化率为58%;(2)公共服务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度越高,幸福感达到最高点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越高。从样本看,2013年东部大部分地区已跨越城镇化水平阈值,进入幸福感下降期,而中西部还处在幸福感上升时期。但是,大部分地区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协调度偏低,基本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发展公共服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沙   刘孝斌  
基于CGSS2018及2021年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户籍转换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转换有助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自致型农转非的幸福感提升效应高于外致型农转非。户籍转换对低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自致型农转非群体和高收入层次或低教育层次的外致型农转非群体的幸福感起到显著提升作用。户籍转换可通过社会资本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且较外致型农转非而言,社会资本对自致型农转非幸福感提升的中介作用更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妥善安排,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半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杰  
户口迁移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2013年全年户口迁移业务的数据分析,系统考察中国人口的户口迁移现象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研究结果显示:户籍制度改革无法惠及所有人群,需要利用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来弥补政策的不足;三类大城市城镇户口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大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方向应当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向中低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有序、适当开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口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为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应该将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城市做大、做强;提高户籍人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敏  顾严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长期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本文设定趋势预期、意愿预期和目标预期3种空间情景,综合考虑地域均衡、"两率"缩差、财力支撑、"两化"协调、劳动力非农化预期等影响因素,测算"十三五"时期全国31个省(市、区)和四大区域板块进城落户数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跨板块、跨省域的横向流动和跨等级规模城市的纵向流动,以期实现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达到45%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敏  顾严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长期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本文设定趋势预期、意愿预期和目标预期3种空间情景,综合考虑地域均衡、"两率"缩差、财力支撑、"两化"协调、劳动力非农化预期等影响因素,测算"十三五"时期全国31个省(市、区)和四大区域板块进城落户数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跨板块、跨省域的横向流动和跨等级规模城市的纵向流动,以期实现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达到45%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屈小博  程杰  
户籍价值及改革成本的地区差异是地方推动户籍改革的巨大阻力。未来20年,在城镇化水平达到70%的情况下,户籍改革总成本累计不会超过30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财政累计用于与民生直接相关支出的16%左右。以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均等化为导向的户籍改革和城镇化推进在财政上具有可行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成本分摊机制,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大责任,全国整体推进、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兼顾地区差异但不能简单地以城市规模或区域格局为划分标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基于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夏普利分解法、因果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替换变量法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籍歧视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贡献率仅次于收入和健康;户籍歧视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降低其城市生活适应性,进而导致农民工幸福感的恶化。城市生活适应性和城市融入意愿在户籍歧视与农民工幸福感中间发挥显著的因果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户籍歧视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不存在代际异质性。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户籍歧视,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入和市民化步伐,是提升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三百  白金兰  
本文基于中国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个人年收入与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获得户籍迁移者与城市原居民的"收入-幸福"饱和点为年收入5.47万元,未获得户籍者的这一数值高达37万元,从年收入层面来看多数居民的"幸福拐点"尚未到来。进一步运用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方法,考察迁移行为和户籍身份对城市移民幸福感的影响。线性假定的模型发现,考察迁移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个体异质性,估计结果则表明获取户籍迁移并未降低迁移者的幸福感,未获取户籍迁移则降低了迁移者的幸福感。非线性假定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未获取户籍迁移者的幸福感显著低于获取户籍迁移者。可见,未获取户籍迁移者幸福感更低,并不能被迁移行为本身所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