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7)
2023(6331)
2022(4799)
2021(4198)
2020(3410)
2019(7472)
2018(7682)
2017(14335)
2016(7893)
2015(9110)
2014(9380)
2013(8819)
2012(7772)
2011(6856)
2010(7020)
2009(6371)
2008(6528)
2007(6207)
2006(5565)
2005(5318)
作者
(24675)
(20316)
(20214)
(19389)
(12939)
(9697)
(9320)
(7852)
(7815)
(7292)
(6942)
(6934)
(6635)
(6526)
(6521)
(6339)
(6079)
(5932)
(5868)
(5829)
(5106)
(5055)
(4862)
(4644)
(4633)
(4618)
(4556)
(4506)
(4123)
(4116)
学科
(35034)
经济(35001)
管理(20008)
(19369)
(15214)
企业(15214)
方法(14483)
数学(12244)
数学方法(11894)
中国(11240)
(9868)
业经(8573)
(7530)
地方(7038)
(6704)
农业(6600)
理论(6340)
(6276)
(6223)
(5365)
银行(5350)
发展(5201)
(5195)
(5044)
(5003)
贸易(4999)
产业(4983)
(4902)
(4895)
金融(4893)
机构
学院(115478)
大学(114707)
(45578)
经济(44431)
研究(42055)
管理(40255)
理学(33874)
理学院(33469)
中国(32390)
管理学(32387)
管理学院(32190)
(26235)
科学(26148)
(21985)
(20578)
(20370)
研究所(19873)
中心(19348)
(18624)
业大(17742)
北京(16906)
农业(16088)
财经(16004)
(15741)
(15453)
师范(15246)
(14647)
(14488)
经济学(14342)
技术(13909)
基金
项目(74788)
科学(57951)
研究(53222)
基金(53163)
(47181)
国家(46831)
科学基金(39877)
社会(32965)
社会科(31286)
社会科学(31278)
(29256)
基金项目(26597)
自然(25870)
自然科(25333)
自然科学(25324)
自然科学基金(24831)
教育(24757)
(24437)
资助(23143)
编号(21409)
成果(17801)
重点(17247)
(16198)
(15776)
课题(15514)
(14512)
国家社会(14212)
科研(14172)
大学(13860)
创新(13706)
期刊
(52816)
经济(52816)
研究(34223)
中国(25601)
(19582)
学报(19237)
管理(17409)
科学(17008)
(15558)
大学(14856)
教育(14292)
学学(13905)
农业(13312)
技术(13221)
(10421)
金融(10421)
经济研究(8803)
统计(8622)
业经(7950)
财经(7581)
(7513)
(6953)
问题(6903)
图书(6838)
决策(6709)
(6648)
技术经济(6391)
(5919)
现代(5481)
业大(5442)
共检索到180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艳  
文章采用1990~2013年我国城镇化统计数据,利用改进的趋势发展推算法、经济原理推算法、灰色系统理论推算法及BP模型推算法等四种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30年的城镇化率进行了推算预演。结果显示,前三种推算方法对我国城镇化率的推测值偏大,改进的BP模型推算预测结果相对适中,能较好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李沛霖  
基于多源统计数据,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城镇自然增长人口、乡城迁移人口、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等的变动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将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年均增速将保持在0.7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67.45%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略有下降,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在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农民工数量显著下降,乡城迁移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33个百分点左右;城乡统计区划分调整减少,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18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一段时期,需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农民工留守家属随迁进城落户等重大问题,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作为"十四五"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实施存量农民工定居工程,持续深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刚  肖锐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会导致城市人口密度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过快的土地城镇化会额外增加城镇用地需求,侵蚀耕地和生态用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问题及原因,并从促进城市中心人口集聚、倡导紧凑式土地开发、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保奎  
2000年~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92%提高到49.68%,增长12.7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4.59亿人增加到6.66亿人,增长量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城镇人口总和。年新增城镇人口2068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城镇化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平  陈瞻  谢来荣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程必定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修立  张昱昭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为中国城镇化率的决定因素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该方法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基于跨国数据,首次区分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动力和改革动力,进而为中国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趋势预测中同时考察经济因素和改革因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实证分析表明:典型经济因素和体制改革因素都是中国城镇化率提升的重要动力,改革因素的贡献更为突出。本文预测2021—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能够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大约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变量平均每年贡献0.43个百分点,体制改革贡献0.62个百分点,2035年城镇化率大约达到77.29%。本文研究结果无论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还是对于“基本实现城镇化”远景目标的路径选择,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育龙  申兵  刘保奎  欧阳慧  
近年来我国新增农村转移人口规模下降趋势明显,但城镇化速度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统计上城镇地域的增加是其主要原因。未来我国城镇化速度会有所下降,但能够保证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增长目标。与城镇化速度相比,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更加值得关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鸿章  吕亚非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传统的农业部门滞留了数量众多的人力资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力资源的城镇化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我国人力资源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育龙  申兵  刘保奎  欧阳慧  
近年来我国新增农村转移人口规模下降趋势明显,但城镇化速度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统计上城镇地域的增加是其主要原因。未来我国城镇化速度会有所下降,但能够保证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增长目标。与城镇化速度相比,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更加值得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浩  郭力  
基于近年来产业梯度转移加速及劳动力回流中西部就近务工的趋势,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应当重视发挥劳动力的驱动作用,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推动力度及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中西部要立足于延续和扩大劳动力比较优势,以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来加快城镇化;东部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与高附加值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最终形成我国"雁阵模式"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格局。当前重点是将中西部中小城市快速扩张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挥其在分散型城市群战略中承上启下的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同时指出应积极探索户籍、社保、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及人口实质性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臧良震  苏毅清  
基于2007—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和热点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型分布态势;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二元分布特征长期存在,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成渝地区,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整体而言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变化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仅有局部地区发生明显的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张朋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甘肃省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甘肃省城镇化的长期趋势,揭示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集聚的过程。研究发现在2022年左右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2030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对于甘肃省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GM(1,N)模型对1998-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发展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虽然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2000-2009年处于停滞阶段,2010年才突破发展瓶颈;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驱动力量,而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水平低下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制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