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3)
- 2023(13423)
- 2022(11232)
- 2021(10650)
- 2020(8684)
- 2019(20088)
- 2018(19964)
- 2017(38440)
- 2016(21173)
- 2015(23918)
- 2014(24111)
- 2013(23592)
- 2012(21444)
- 2011(18682)
- 2010(18716)
- 2009(16949)
- 2008(16514)
- 2007(14231)
- 2006(12391)
- 2005(10937)
- 学科
- 济(82459)
- 经济(82361)
- 管理(63589)
- 业(58848)
- 企(50429)
- 企业(50429)
- 方法(37925)
- 财(32462)
- 数学(31550)
- 数学方法(31246)
- 中国(24576)
- 农(23213)
- 业经(20359)
- 地方(18884)
- 贸(18315)
- 贸易(18307)
- 易(17885)
- 学(17027)
- 务(16705)
- 财务(16636)
- 财务管理(16573)
- 制(16319)
- 企业财务(15699)
- 理论(15235)
- 农业(15066)
- 和(14124)
- 财政(14090)
- 出(13589)
- 技术(12597)
- 环境(12233)
- 机构
- 大学(290570)
- 学院(288652)
- 管理(116118)
- 济(114186)
- 经济(111707)
- 理学(100834)
- 理学院(99792)
- 管理学(98154)
- 管理学院(97656)
- 研究(93924)
- 中国(70424)
- 京(61692)
- 财(60296)
- 科学(58125)
- 所(46464)
- 财经(44967)
- 农(43575)
- 江(42411)
- 中心(42409)
- 研究所(41924)
- 业大(41822)
- 经(40922)
- 北京(38696)
- 范(37848)
- 师范(37542)
- 经济学(34553)
- 院(34405)
- 州(34032)
- 农业(33742)
- 财经大学(33360)
- 基金
- 项目(200060)
- 科学(157049)
- 研究(148795)
- 基金(145023)
- 家(125077)
- 国家(124018)
- 科学基金(107215)
- 社会(93986)
- 社会科(88944)
- 社会科学(88922)
- 省(77607)
- 基金项目(77487)
- 自然(68653)
- 教育(67698)
- 自然科(67050)
- 自然科学(67037)
- 自然科学基金(65816)
- 划(64736)
- 编号(61278)
- 资助(59274)
- 成果(50024)
- 部(44155)
- 重点(44058)
- 发(41874)
- 课题(41589)
- 创(41328)
- 创新(38489)
- 国家社会(38451)
- 项目编号(38300)
- 教育部(38213)
共检索到42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一花 安体富
我国的城镇化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需求到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但理论界对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的特征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对城镇化演进中涉及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形势十分紧迫,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职能和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是当前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童光辉 赵海利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将城市非户籍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内,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对主流财政学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流动性程度和边际成本高低来对其进行分类,并据此来确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及成本分担机制。其中,流动性高且边际成本高的公共服务应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供给责任,同时考虑到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允许地方在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反之,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供给责任,而上级政府则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力补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婷月
本文基于近年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着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各方利益冲突和我国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改革意见。研究表明,城镇化的财税分担机制设计应避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政府应从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调节各地区人口均衡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的良好匹配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通过大量数据详细测算了201★2020年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需求、新增财力及资金缺口。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缺口较大。基于此,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财政支出 PP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通过大量数据详细测算了201★2020年新型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需求、新增财力及资金缺口。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导致地方财政支出缺口较大。基于此,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财政支出 PPP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建立 赵哲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碳减排发挥关键作用。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占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非经济性公共支出通过规模效应、预算效应与替代效应对碳排放保持促进作用,而直接效应与环境规制效应对碳排放保持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财政支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路径,利用经济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正向关系,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城镇人口和就业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因此,需推进财政支出政策向绿色低碳、生态协调发展模式转型,发挥财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冰 黄娜
随着中央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活动的影响日益显现。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省级数据为样本,可以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转移支付对各类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作用较大,而对文教科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的扩张性作用较小。进一步分组讨论发现,越是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行政管理类支出和经济服务类支出的扩张效果越明显,支出结构扭曲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顺应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宏观目标的政策要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钱 何爱平 张娜
基于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把城镇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纳入一个系统模型,剖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动态作用机制,采用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省际面板数据并用面板VaR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并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鹏
城镇化的发展既是市场资源集聚的产物,也与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可分割。从分析财政支出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进而根据我国1978~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方法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支出与城镇化间的现实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存在长期协整及相互促进的因果循环关系。但由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规模和结构性问题,导致其对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受到较大制约。为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从财政支出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镇化 作用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德超 周冰玉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城镇化建设以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为基本特征,这对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环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财政是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监管途径。现行城市财政支出回应城镇化建设提出的公共服务要求面临着财政投入的资金途径不合理、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就需要健全财政资金筹措机制,由体制外筹资趋向体制内筹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经济发展趋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由事后监督趋向全程监督。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 财政支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建军
本文基于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扩大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同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受到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最大,这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制约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的异质性瓶颈。因此,在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基础上,不同区域应当因地制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目标相匹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沈鲁青
当前,昆山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根源在于对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支出责任的模糊认识。因此,明确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支出责任,地方与中央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合理把握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关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支出责任 财政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本文采用201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产业生态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和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SDM)的实证结果表明:(1)人均财政支出在整体上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节能环保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三者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科学技术支出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在区域内,各项结构性支出的溢出效应在方向和程度上又各不相同。可见,由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和区域的差异性特征的存在,相邻省域的财政支出对本辖区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不同方向、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本文从"构建区域横向财政合作体系""构建质量为导向政绩考核体系""立足自身要素禀赋实际"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生态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栋林 梁益琳
基于系统科学视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构建以"投入—过程—产出—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专家筛选、隶属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多阶段实证甄选,建立以评价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指数计算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型。模型分析与应用实践表明,基于全过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与可持续效应,而评价体系中基础产出与发展质量间的协调促进是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嫄 蒋佳
城镇化建设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城镇化建设也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尤其是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以及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建设,依靠市场融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财政资金支持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17年广西县级以上区域相关数据,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SYSGMM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财政支出对广西各地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分布演变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广西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