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5)
2023(14661)
2022(11896)
2021(10696)
2020(9023)
2019(20322)
2018(20019)
2017(37819)
2016(20829)
2015(23428)
2014(23637)
2013(23107)
2012(21121)
2011(18964)
2010(19284)
2009(18244)
2008(17465)
2007(16035)
2006(14033)
2005(12722)
作者
(63344)
(52846)
(52725)
(50366)
(33468)
(25633)
(24121)
(20710)
(20165)
(18931)
(18021)
(17687)
(16974)
(16578)
(16565)
(16557)
(16492)
(15586)
(15367)
(15303)
(13285)
(13012)
(12975)
(12158)
(12020)
(11947)
(11830)
(11723)
(10749)
(10734)
学科
(83210)
经济(83115)
(58775)
管理(58135)
(47149)
企业(47149)
方法(36584)
数学(32180)
数学方法(31907)
中国(29649)
(27760)
金融(27758)
(26324)
银行(26264)
(25624)
(25269)
(24724)
业经(20074)
(19547)
地方(19119)
(17887)
农业(17417)
(17220)
贸易(17209)
(16755)
(16314)
财务(16273)
财务管理(16230)
企业财务(15438)
理论(13531)
机构
学院(299368)
大学(297718)
(120860)
经济(118199)
管理(109338)
研究(101310)
理学(93947)
理学院(92866)
管理学(91148)
管理学院(90618)
中国(82356)
科学(64701)
(62403)
(61043)
(56873)
(53022)
业大(49754)
中心(49191)
农业(48453)
研究所(48320)
(46942)
财经(45316)
(41051)
北京(38791)
经济学(38230)
(37686)
(37492)
师范(36934)
(35925)
经济学院(34926)
基金
项目(199060)
科学(153974)
基金(142660)
研究(140133)
(126874)
国家(125777)
科学基金(105913)
社会(88363)
社会科(83792)
社会科学(83764)
(79856)
基金项目(75997)
自然(69382)
自然科(67792)
自然科学(67765)
(66857)
自然科学基金(66560)
教育(64301)
资助(57925)
编号(56649)
重点(45640)
成果(45391)
(43608)
(42800)
(41898)
课题(39643)
创新(39247)
科研(38904)
计划(38129)
大学(36727)
期刊
(130897)
经济(130897)
研究(84615)
中国(59585)
(56087)
学报(54927)
科学(46426)
(45591)
(41441)
金融(41441)
大学(40071)
学学(38129)
管理(37395)
农业(36334)
教育(28954)
技术(24671)
业经(22547)
财经(22502)
经济研究(21389)
(19475)
(19265)
问题(18048)
(16275)
技术经济(14546)
商业(14412)
理论(14410)
(14139)
业大(13955)
科技(13739)
图书(13234)
共检索到445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振  王晓煜  
文章通过对124个国家1983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和金融杠杆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城镇化率的上升,金融杠杆水平会先上升后下降。具体而言,当城镇化率达到56%~63%时,私人部门信贷/GDP可能出现拐点;当城镇化率达到60%~63%时,M2/GDP可能出现拐点。文章根据最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推算,预计中国的金融杠杆水平很可能在2019年-2021年进入拐点区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李振  
本文基于143个国家198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60%~63%时,经济增长可能出现拐点;(2)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杠杆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当金融杠杆位于合理水平时,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3)根据拐点区间的平均值和上限,并根据最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推算,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在2019~2021年进入拐点区域。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应科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福祥  徐雪  
城镇化、工业化与金融发展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甘肃省1983~2014年金融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工业化促进金融发展,且工业化对金融发展的贡献大于城镇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并不协调,城镇化能够促进工业化,而工业化阻碍城镇化发展;金融发展虽能够促进城镇化发展,但滞后于工业化。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和甘肃省实情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国莉  
由于金融机构认识不到位,央行指导不到位,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改革的影响及农村信用社的定位不利于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等问题,金融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零星、自发和散乱状态。金融要促进城镇化建设,应从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强  
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分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对制定正确的城镇化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水平、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建设、收入差别与体制障碍、农民素质、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其中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许卡  杨天英  曾瑶  
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该文围绕服务业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全面探析:一是基于服务业规模、结构和集聚三大特征出发,分别构建它们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机理框架;二是基于服务业和城镇化本质内涵出发,分别构建服务业对人口城镇化效率、经济城镇化效率、社会城镇化效率和生态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机理框架。研究发现,服务业通过促进城镇就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和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发展环境,有效促进了城镇化效率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易华  鞠欢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大,工业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发展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和扩散,成为当今世界最难对付和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城镇化使大量劳动技能差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带来了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将城镇技术水平低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从而也连带地将城镇污染向农村伸延、扩散,形成新的污染区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胡少东  
本文从家庭微观层面,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在城镇化进程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基准估计结果表明,户籍身份转换推高家庭杠杆率。机制分析发现,户籍身份转换引致家庭产生新的住房需求,促使其为平滑消费而负债购房,导致家庭杠杆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且提高家庭过度负债的概率。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中等收入家庭和养幼负担较重的家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丛  
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通过资金支持转化、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周边带动辐射等途径能够持续推动城镇化建设;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影响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丛  
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重点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通过资金支持转化、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周边带动辐射等途径能够持续推动城镇化建设;金融发展对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影响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雪松  方勇华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