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6)
2023(19998)
2022(16833)
2021(15585)
2020(13331)
2019(30446)
2018(30173)
2017(57641)
2016(31874)
2015(35968)
2014(36017)
2013(35535)
2012(32499)
2011(29268)
2010(29081)
2009(26751)
2008(26178)
2007(23424)
2006(20398)
2005(17817)
作者
(96143)
(80571)
(79801)
(76231)
(51008)
(38778)
(36274)
(31693)
(30469)
(28604)
(27215)
(27162)
(25606)
(25385)
(24901)
(24871)
(24821)
(23909)
(23170)
(23060)
(20318)
(19662)
(19542)
(18306)
(18080)
(17913)
(17866)
(17848)
(16340)
(16133)
学科
(126677)
经济(126535)
管理(89537)
(86068)
(70221)
企业(70221)
方法(59407)
数学(51853)
数学方法(51184)
(36707)
中国(33204)
(32860)
(30294)
业经(28723)
地方(26857)
农业(24489)
(23314)
贸易(23305)
(22610)
(22346)
(20823)
财务(20737)
财务管理(20691)
理论(20136)
环境(19893)
企业财务(19569)
(19560)
技术(19262)
(18344)
银行(18255)
机构
大学(456222)
学院(454849)
管理(175634)
(174561)
经济(170631)
研究(153950)
理学(152597)
理学院(150816)
管理学(147701)
管理学院(146909)
中国(113204)
科学(102156)
(97462)
(88027)
(79750)
(78534)
业大(77178)
研究所(73451)
中心(70564)
农业(69733)
(67570)
财经(63289)
北京(60810)
(59720)
师范(58966)
(57561)
(55697)
(54124)
经济学(51983)
技术(49730)
基金
项目(317771)
科学(246493)
基金(228742)
研究(221879)
(203647)
国家(202002)
科学基金(170999)
社会(137255)
社会科(129920)
社会科学(129879)
(125747)
基金项目(121713)
自然(115553)
自然科(112850)
自然科学(112811)
自然科学基金(110736)
(106476)
教育(102126)
资助(94582)
编号(89916)
重点(71988)
成果(71737)
(68228)
(67463)
(65184)
课题(62207)
科研(61937)
计划(61244)
创新(60985)
大学(57939)
期刊
(186057)
经济(186057)
研究(123725)
中国(85158)
学报(84981)
(79901)
科学(73262)
大学(62347)
管理(61099)
(60501)
学学(59010)
农业(54255)
教育(45863)
技术(38657)
(35744)
金融(35744)
业经(31948)
财经(29925)
经济研究(29443)
(28473)
(25544)
问题(25250)
图书(24481)
(24323)
科技(23016)
业大(22672)
资源(21935)
技术经济(21585)
统计(21049)
理论(20683)
共检索到652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晔  
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被占用、污染和破坏,对耕地可持续利用构成重大挑战。文章先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机理,再运用2003~2012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对耕地可持续利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负面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交互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城镇化的提高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越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颖  刘旭晔  
农村劳动力价格波动对耕地可持续利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湖北省为样本区域,对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在阐述农村劳动力价格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2009年、2014年三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价格变动对耕地可持续利用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价格提高对耕地可持续利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阮冬燕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构成重大挑战。本文基于自然地理条件视角解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从阻隔效应、收入效应和结构效应三个维度构建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框架。利用1991~2011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山区地形、农民收入以及种植结构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回归分解法和泰尔指数分解法测度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分析发现: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35%~50%,是造成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地形的阻隔效应构成地形总效应的主要戍分,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初期地形的阻隔效应大幅度跃升,但2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覃津津  
本文运用2004~2016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并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2004~2016年湖北省农户户均机械化服务支出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户均机械化服务支出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鄂北岗地和江汉平原;农户种植规模、家庭非农总收入、区域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以及粮食种植比重对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具有驱动作用,而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山地条件对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本文建议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阎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被认为是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却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文章基于陕西83个县(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实验的倍差法模型估计,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地提高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县域城镇化水平因省直管县改革的实施每年约提高2.40个百分点。同时,省直管县改革还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城镇化增长率的提高,这也将提升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增速。文章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逻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玉鸣  冯仁勇  
以往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非岩溶区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为更好地揭示岩溶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本文以广西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河池地区为例,选取1997年-200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岩溶地区城镇化与耕地的数据变化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岩溶区城镇化与耕地总量的相关性与长期均衡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地区的城镇化长期处于低水平缓慢上升状态;耕地承载力脆弱,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城镇化与耕地总量之间不仅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岩溶区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云兰  
广西是农业大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耕地资源紧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广西城镇化率将达到54%,首府南宁市提出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不得不占用部分质量较好、区位较优的耕地,即使实现占补平衡,由于新增耕地有一个熟化和培肥地力的过程,总体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振华  杨树旺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进军中国市场。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外来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对其在湖北省三大产业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收集和分析湖北省2000~2013年间相关外来直接投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对外来直接投资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的直接投资使得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但同时给湖北省三大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正负不同的影响,其与湖北省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杨武  柳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一方面,非农建设和环境污染侵占了大量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单位面积耕地具备更大的产出能力。因此,对耕地的集约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和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西部次之。然后,依据已测度的结果,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超  吴洲  李荣娟  邢健  张梦鑫  
县城联结城乡,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城城镇化高质量与协调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63个县城为研究对象,从“业—地—人—态”4个维度解构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县城城镇化质量内涵,揭示其在2015—2020年的时空演化与空间关联特征,探索县城城镇化多维协调发展状态,厘清制约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湖北省县城城镇化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维度间差异较大。区域差距虽持续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湖北省中部县城城镇化质量普遍高于东部、西部以及外围县城,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区域间权衡博弈现象明显,尚未形成区域发展合力。(3)县城城镇化各维度间的协同性持续下滑,低水平耦合在局部地区集聚。县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稳步改善,但仍任重而道远。(4)湖北省县城城镇化问题复杂,县城发展阶段一致性较差。障碍因子呈“首位集聚,末位分散”特征,需有的放矢,差异化调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申  
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房屋施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投资额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城镇化投资额、人均GDP、绿化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的空间滞后项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需要优化城镇化投资结构,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强化产城融合,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稳定运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申  
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房屋施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投资额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城镇化投资额、人均GDP、绿化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的空间滞后项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需要优化城镇化投资结构,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强化产城融合,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稳定运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发新   李雪伟  
基于江苏省2006—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撤县设区改革对县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教育和医疗等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则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重经济而轻民生”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中低发展水平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促进了中低发展水平地区的人口增长,但公共服务供给的增长不及人口规模的增长,从而导致了“拥挤效应”。因此,是否实行撤县设区改革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量。而已经实行改革的地区则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确保经济与民生同步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勤  
文章构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指标,衡量全国和各省区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并通过模型量化其影响因素的具体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近二十年来,全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基本不协调,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通过对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省份基本协调的年份只有一半左右,而且东部地区的协调度还不及中、西部地区;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作用没有产业结构明显,经济开放程度影响最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