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8)
- 2023(9640)
- 2022(7249)
- 2021(6288)
- 2020(4912)
- 2019(10654)
- 2018(10293)
- 2017(18926)
- 2016(10324)
- 2015(11187)
- 2014(11036)
- 2013(10587)
- 2012(9280)
- 2011(8113)
- 2010(7759)
- 2009(7142)
- 2008(6803)
- 2007(5935)
- 2006(5252)
- 2005(4611)
- 学科
- 济(45131)
- 经济(45078)
- 业(29874)
- 管理(27712)
- 企(20663)
- 企业(20663)
- 农(20162)
- 方法(16900)
- 数学(15146)
- 数学方法(15064)
- 农业(14669)
- 中国(14561)
- 业经(13754)
- 财(13464)
- 地方(10058)
- 收入(9062)
- 发(8757)
- 贸(8361)
- 贸易(8358)
- 学(8209)
- 易(8142)
- 发展(7589)
- 展(7585)
- 制(7549)
- 产业(7314)
- 技术(6411)
- 环境(6353)
- 银(6296)
- 银行(6261)
- 信息(6025)
- 机构
- 学院(149269)
- 大学(148195)
- 济(62820)
- 经济(61745)
- 管理(55639)
- 研究(51932)
- 理学(49292)
- 理学院(48753)
- 管理学(47864)
- 管理学院(47625)
- 中国(37371)
- 农(34369)
- 科学(33458)
- 京(30268)
- 业大(27415)
- 农业(26958)
- 财(26892)
- 所(26317)
- 研究所(24417)
- 中心(23188)
- 财经(21922)
- 江(21576)
- 经济学(20273)
- 经(20192)
- 范(18919)
- 师范(18610)
- 院(18576)
- 经济学院(18556)
- 农业大学(18291)
- 北京(18112)
- 基金
- 项目(109261)
- 科学(86151)
- 基金(81170)
- 研究(74440)
- 家(73691)
- 国家(73046)
- 科学基金(61912)
- 社会(51283)
- 社会科(48616)
- 社会科学(48603)
- 基金项目(43510)
- 省(42599)
- 自然(40059)
- 自然科(39198)
- 自然科学(39182)
- 自然科学基金(38519)
- 划(35886)
- 教育(32638)
- 资助(30710)
- 编号(27877)
- 重点(24735)
- 发(24159)
- 部(23189)
- 创(22927)
- 国家社会(22626)
- 创新(21456)
- 科研(21260)
- 计划(21007)
- 成果(20841)
- 业(19828)
共检索到20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效应 时间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以中心城镇为主线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成为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将发展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主体模式,应当实施中心镇为主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城市化的成果,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中心镇镶嵌"作为一种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能有效改善农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保障中心镇镶嵌战略成功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重:加强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引领中心镇产业发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农民为中心镇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
中心镇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 协整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妮雅 杨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比较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发展,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变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亮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各要素具有空间交互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省区间具有竞争效应,会使本省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本省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省区在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战略时不仅要考虑本省区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与邻接省区战略的协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强 王军
基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之间为线性关系,和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可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
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2003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要大力发展"三农"经济。那么,10年过去了,成效究竟如何?我国城镇化率如何,是否对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1 0年来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支差距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城镇化率虽然达到52.57%,但由于衡量指标单一,比较偏颇,不能真正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变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梦黎 王军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相对收入差距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带动人力资本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二者的提升均有助于缩小相对城乡收入差距;宏观经济和对外开放能够对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但财政支农和宏观税负对其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日本经验 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张娜
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这一与理论相悖的中国现实,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缩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门限回归"方法,采用1997-2015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所存在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单门限效应"和基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限效应",只有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获得提升,直至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低于门限值时,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才会发挥作用,且在中国不同省际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黎阳 王雪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并以我国各省2006-202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分析中,验证了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作用。当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达到第二门槛值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当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在两个门槛值之间时,两者没有显著关系。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宁瑞芳
城镇化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1997~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模型分别在全国范围及区域层面研究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对东部、中部及西部进行分区域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西部区域,城镇化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东部及中部区域,城镇化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认为应该摒弃传统的土地城镇化模式,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分别选择最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和推进速度,最有效地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赫国胜 赵玉
文章选取1996-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了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产业结构、财政支农和农民工就业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变量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的特征。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处于倒U型的顶部的转折期。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民工数量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后,先变大但最终减小。最后针对文章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