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7)
- 2023(11514)
- 2022(9018)
- 2021(7705)
- 2020(6197)
- 2019(13549)
- 2018(13270)
- 2017(25176)
- 2016(13471)
- 2015(14679)
- 2014(14501)
- 2013(14133)
- 2012(12812)
- 2011(11602)
- 2010(11521)
- 2009(10738)
- 2008(10111)
- 2007(9009)
- 2006(8356)
- 2005(7604)
- 学科
- 济(81457)
- 经济(81389)
- 管理(39719)
- 业(35813)
- 企(27329)
- 企业(27329)
- 方法(26904)
- 数学(24237)
- 数学方法(24114)
- 地方(20191)
- 中国(19492)
- 农(18420)
- 业经(16133)
- 学(14818)
- 财(14032)
- 环境(13216)
- 地方经济(12968)
- 农业(12730)
- 制(11025)
- 发(10768)
- 贸(10591)
- 贸易(10586)
- 易(10213)
- 产业(10131)
- 融(9828)
- 金融(9827)
- 银(9414)
- 银行(9376)
- 体(9082)
- 划(8989)
- 机构
- 学院(202127)
- 大学(201714)
- 济(97403)
- 经济(95859)
- 管理(75079)
- 研究(73894)
- 理学(65402)
- 理学院(64707)
- 管理学(63651)
- 管理学院(63316)
- 中国(53777)
- 科学(44715)
- 京(40993)
- 农(39873)
- 财(39539)
- 所(37544)
- 研究所(34451)
- 业大(33283)
- 财经(32323)
- 中心(32262)
- 经济学(32001)
- 农业(31329)
- 江(29682)
- 经(29493)
- 经济学院(28650)
- 院(26073)
- 北京(25214)
- 范(24229)
- 师范(23882)
- 财经大学(23875)
- 基金
- 项目(138803)
- 科学(109710)
- 基金(103179)
- 研究(95071)
- 家(92236)
- 国家(91503)
- 科学基金(77976)
- 社会(66506)
- 社会科(63262)
- 社会科学(63240)
- 基金项目(54910)
- 省(54287)
- 自然(49692)
- 自然科(48578)
- 自然科学(48560)
- 自然科学基金(47724)
- 划(45098)
- 教育(41403)
- 资助(40345)
- 编号(34482)
- 发(31877)
- 重点(31597)
- 部(29853)
- 国家社会(29146)
- 创(28935)
- 创新(27294)
- 科研(26499)
- 计划(26080)
- 成果(25900)
- 教育部(25461)
共检索到29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平 程钰 任建兰
运用DEA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及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状况。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在区域层面上,城镇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部、中部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东北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2004年以前起抑制作用,2005年开始则起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平 程钰 任建兰
运用DEA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及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状况。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在区域层面上,城镇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部、中部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东北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2004年以前起抑制作用,2005年开始则起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在测算中国省级绿色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探究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东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较高,该地区部分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已处于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仍处于U形曲线的下降阶段,即绿色经济效率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下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和环境政策从不同方面影响绿色经济效率。
关键词:
城镇化 绿色经济效率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计算我国各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采用EBM-Window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绿色经济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别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本省的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为负,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但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撇开地域性,从总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各地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多地联动、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倩 陈红敏
考察不同区域和城市规模下城镇化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9年我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并分别从区域和城市规模两个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显著,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显著的正“U”型影响关系,拐点为74.96%,城市规模越大则城镇化水平越早达到拐点,从而实现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夏显力 晋蓓
文章以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基于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间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邻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对本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省域外的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高于省域内相邻地级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泽义
以城镇化综合指数为期望产出,并纳入环境污染,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长江经济带112个地级市州20052014年的绿色城镇化效率、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忽略环境污染将高估真实城镇化效率水平,绿色城镇化效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环境污染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的大幅提升,但提高有所放缓;政府财政支出是城镇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效率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宣烨 彭婕
本文基于2011~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并从绿色创新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工具变量估计、排除外生政策冲击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基于地理位置和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沿海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不同于非核心内容创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突破性绿色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人口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发展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论对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和协调城乡二元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金昭 胡湘湘 王晓平 王可泱
基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经济效率相互协调的视角,构建三元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耦合模型和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经济效率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偏低,介于勉强协调至初级协调之间,至优质协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省区间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异质性大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在空间作用下,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依赖特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唐文狮 吴延瑞 张宁
本文运用环境范围调整测度(RAM)模型测算了中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2005-2010年的绿色发展效率、无效率来源及减排方式,并使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对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主要呈倒U型和三次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是总无效率的主要源泉;大部分城市在面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时,主要选择自然减排方式;居民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土地城镇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就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则产生显著的先抑制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飞虎 陈佳丽 黄兴
在推进“双碳”目标和城镇化亟须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类U”型关系;(2)从区域层面看,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加显著;(3)在绿色公共投资影响绿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中,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23.1%。在策略问题上,应采取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力度、优化绿色公共投资区域配置结构、强化绿色公共投资监管等措施,积极发挥绿色公共投资提升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效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红梅 张彩莉 李建豹
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窗口分析法、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波动变化趋势。分区域来看,二者均呈现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明显。(2)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双变量全局Moran’s I的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M”型,二者总体空间依赖特征明显。2010年以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增加,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和浙北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和皖北地区。(3)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政府规模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秋皓 杨高升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资源约束与生态破坏代价下的生产前沿,对绿色发展效率进行静态测算,进一步利用ML指数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趋势,并通过指数分解分析效率波动因素,最后运用Tobit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有30%进步空间;绿色发展效率随时间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区域化差异显著,呈现东部>西部>东部的格局,且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技术效率变化引发的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效应在逐渐减小,由技术进步变化引发的效应在逐渐增加;城镇化率与环境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结构对绿色发展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