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1)
- 2023(11832)
- 2022(9465)
- 2021(8538)
- 2020(6865)
- 2019(15326)
- 2018(15378)
- 2017(29161)
- 2016(15959)
- 2015(17638)
- 2014(17118)
- 2013(16910)
- 2012(14992)
- 2011(13272)
- 2010(13033)
- 2009(11888)
- 2008(11365)
- 2007(9771)
- 2006(8593)
- 2005(7568)
- 学科
- 济(60933)
- 经济(60868)
- 业(43121)
- 管理(42929)
- 企(30057)
- 企业(30057)
- 方法(22398)
- 农(21935)
- 数学(19473)
- 数学方法(19324)
- 中国(18363)
- 地方(18352)
- 业经(15939)
- 农业(15177)
- 财(14556)
- 学(13800)
- 环境(13565)
- 贸(12393)
- 贸易(12386)
- 易(11985)
- 制(11235)
- 发(9740)
- 技术(9188)
- 划(9120)
- 产业(8882)
- 和(8872)
- 银(8524)
- 银行(8474)
- 务(8463)
- 财务(8445)
- 机构
- 学院(216812)
- 大学(214719)
- 济(83754)
- 经济(81873)
- 管理(80617)
- 研究(75570)
- 理学(70133)
- 理学院(69205)
- 管理学(67967)
- 管理学院(67582)
- 中国(55229)
- 科学(50828)
- 农(46330)
- 京(45561)
- 所(38858)
- 业大(38471)
- 农业(36560)
- 研究所(35956)
- 财(35915)
- 中心(35012)
- 江(32854)
- 范(30179)
- 师范(29783)
- 财经(28917)
- 北京(27695)
- 院(27519)
- 州(26616)
- 经(26280)
- 省(26274)
- 经济学(25334)
- 基金
- 项目(157871)
- 科学(122571)
- 基金(113174)
- 研究(110716)
- 家(101953)
- 国家(101066)
- 科学基金(85060)
- 社会(71664)
- 社会科(67654)
- 社会科学(67633)
- 省(63720)
- 基金项目(61721)
- 自然(55586)
- 自然科(54177)
- 自然科学(54157)
- 自然科学基金(53176)
- 划(52921)
- 教育(48564)
- 编号(44233)
- 资助(43072)
- 重点(36146)
- 发(35737)
- 成果(34242)
- 创(32981)
- 部(32576)
- 创新(30823)
- 课题(30305)
- 计划(30272)
- 国家社会(30208)
- 科研(30197)
共检索到313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寒 谢炳庚 韩龙飞 邓晓军 杨明楠
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修正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长株潭地区2000年和201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城镇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过去10年,城镇用地增加了14.27%,林地面积大量减少;②生态服务价值减少29.8亿元,减少超过5%,林地的锐减是其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因素;③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中废物处理与食物生产服务价值在增加,其他各单项价值均减少;④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空间上呈东南-西北带状分布,生态服务价值剧烈减少的区域包括长沙市辖区以及株洲市辖区,增加的区域仅有株洲的炎陵县;⑤城镇化与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长株潭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玮 王肖惠霞 李艳玲
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评估对政府部门进行农村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农村地区公共危机的特点,利用改进的Servqual模型,增加预警性的维度,构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探讨农村公共危机防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评价结果为-0.178,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较低。影响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公共危机防控质量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响应性、有形性、可靠性、预警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研究表明,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农村危机防控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交流沟通渠道和完备的农村公共危机机制等。因此,政府防控部门应当以关注农村居民需求为重心提升防控人员工作能力、以管控舆论为重点创建多元信息沟通渠道和以协同预警网络为抓手完善农村危机防控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睿 杨灿 童晶 蒋晓娉 蔺向宇 欧阳婳
【目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方法】基于2010、2015和2018年三期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和统计年鉴数据,测度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和E_(SV)的时空演变格局,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二者的空间相关特征,进一步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空间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全局和局部视角出发,诊断不同新型城镇化水平对E_(SV)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1)长株潭城市群平原区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山地区域,研究期内E_(SV)显著下降,空间上总体呈“中心低、四周高”分布特征,二者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2)除社会城镇化以外,其他不同新型城镇化水平与A_(ESV)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且产生了一定的负外部性;3)通过对比发现,空间误差模型被证明能更好的解释二者的空间关系,经济、空间、生态城镇化是引发E_(SV)空间分异的显著因子,且其作用方向均为负向,作用强度空间城镇化最强;4)地理加权回归揭示了各因子的效应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结论】经济城镇化对A_(ESV)产生负向影响,且空间上由中部向南北部逐渐递减;空间城镇化对A_(ESV)的影响最大,空间异质性最强,且呈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梯度递减态势,说明在西北地区单位空间城镇化水平的变化引起A_(ESV)的下降幅度最大;生态城镇化与A_(ESV)也呈全局负相关关系,总体上呈“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态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征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必将促进区域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并对劳动力的层次、质量、规格与数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必须从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出发,调整专业布局和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
湖南 城镇化 高职教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望 尚晓彤 张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湖南省为具体考察对象,采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三期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模型对城镇化背景下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与教育消费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基础性教育支出占比将会下降,而非基础性教育消费支出的占比将会上升,而这一差异在城乡之间是显著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进一步规范教育市场、完善教育制度、缩小收入差距进而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城镇化 收入差距 教育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楠 董海军 谢昌军
政府职能转变是否有效进行,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文章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作为个案地区,对湖南省政府职能转变进行综合分析,实证分析发现了当前湖南省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关键问题,探讨湖南省企业经济环境优化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在对以往湖南省政府职能研究成果整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湖南省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方向,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 职能转变 经济环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超岳 唐健雄 陈文灏
厘清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可为旅游人地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在构建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框架的基础上,该文以旅游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的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结合多源数据并采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趋势面等方法探析片区内37个县级区域两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水平均取得提升;但县域间旅游城镇化的差距逐渐扩张,且多数县级区域难以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渐趋分化,片区内中西部县级区域显著增加而东、南及西北部边缘区则呈下降趋势。2)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双向互动关系;短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旅游城镇化的正向效应十分显著,旅游城镇化的反作用相对较弱,但长期来看双方更依赖于自身惯性发展。3)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协调发展态势,且县域间的差距逐步收敛;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呈“中部隆起”特征,在南北方向上保持“北高南低”格局;协调发展区呈现以武陵源和永定为核心、自北向南连片扩张的态势,但旅游城镇化相对滞后的问题普遍存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沛林 廖柳文 刘春腊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展,城镇人居环境恶化趋势明显,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对提升中小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推进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加快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结构式访谈获取的120份长沙县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满意度问卷调查资料,结合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指数为0.82,属于较好水平,但居民对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满意程度评价为一般。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指数的组合因子,并提出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曦 张闻 魏敏 汤春玲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都对湖南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且新型城镇化拉动湖南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工业化的拉动效应要大,同时,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更加明显,而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湖南应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短期内则要适度发展新兴工业,提升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毅 刘福平 肖湘愚 李理
运用国内外85个城市城镇化率与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数据验证二者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呈线性正向关系。用公共交通能力系数界定超前、适配、跟进三种公共交通模式,借助Hertog四维交互作用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刻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程度与三种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机理,为城市确立最佳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找到方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6个县级城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佘志云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在改革进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二元结构,加速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但在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城镇化效率不高的现象,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农村城镇化战略本身,而是具体道路选择不当。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基础,企求探讨一条可行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冷水江市 城镇生长点 内生型城镇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水根 徐宇琼
通过提出"产业适应性"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简要界定,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适应性选择的内在机理,构建产业适应性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Weaver-Thomas模型,以湖南省工业战略产业选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5个产业部门可以作为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支持产业,因此,应加强产业适应性选择研究、重视区域产业耦合机制构建、精心培育城镇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侯旭华 朱正 陈美桂
城市群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运用保险手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从而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以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客观上需要对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进行防范和化解。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既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低炭经济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可以对促进其他城市群经济发展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建立政府行为引导和市场机制主导的社会管理办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进中 韩峰 张文静 徐荻迪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省、对全国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作为"两型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必然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进而在对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计量模型,采用协整分析与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先平稳,然后急剧上升的倒"L"型变化趋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明辉 魏晓 邹滨
研究不同时段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明确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基于研究区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了长沙市1973—2005年5个时相的土地覆被数据;然后基于FRAGSTATS 3.3,从景观和类型两个级别分析了长沙市近32年来不同时段的景观格局特征;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长沙市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过程中,长沙市建设用地和非林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通过蚕食非林植被得以实现,而林地与水体的变化较小;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沙市总的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呈现出"随机分布—破碎扩张—局部集聚"这一个复杂变化过程;③城市化过程对不同土地覆被景观格局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④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覆被 景观格局 长沙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