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4)
2023(17000)
2022(13858)
2021(12741)
2020(10843)
2019(24446)
2018(24238)
2017(46399)
2016(25449)
2015(28407)
2014(28229)
2013(27807)
2012(25158)
2011(22418)
2010(22299)
2009(20619)
2008(20231)
2007(18403)
2006(15888)
2005(13795)
作者
(75382)
(63702)
(63194)
(60027)
(39757)
(30731)
(28625)
(25068)
(24007)
(22345)
(21576)
(21095)
(20007)
(19743)
(19735)
(19617)
(19567)
(18741)
(18239)
(18115)
(15954)
(15614)
(15343)
(14598)
(14544)
(14270)
(14053)
(13943)
(12873)
(12796)
学科
(105555)
经济(105441)
(75433)
管理(69608)
(53690)
企业(53690)
(49034)
方法(47826)
数学(42890)
数学方法(42393)
农业(32146)
中国(27261)
业经(26733)
(26640)
地方(20727)
(20635)
(20133)
贸易(20128)
(19744)
(19638)
(16334)
财务(16284)
财务管理(16246)
技术(16098)
(15479)
企业财务(15420)
银行(15414)
环境(15334)
(14965)
(14599)
机构
学院(363461)
大学(359302)
(148886)
经济(145962)
管理(139908)
理学(122277)
理学院(120973)
研究(119994)
管理学(118714)
管理学院(118071)
中国(90452)
(84700)
科学(77435)
(73889)
农业(66275)
(64846)
业大(64709)
(61617)
中心(57501)
研究所(56474)
(54512)
财经(52567)
(48047)
经济学(45505)
(44874)
北京(44789)
师范(44265)
(42553)
(42360)
农业大学(41932)
基金
项目(253924)
科学(198885)
基金(185087)
研究(177856)
(164590)
国家(163201)
科学基金(139034)
社会(114348)
社会科(108264)
社会科学(108231)
(101148)
基金项目(98871)
自然(92218)
自然科(90139)
自然科学(90108)
自然科学基金(88506)
(84687)
教育(80999)
资助(74492)
编号(70677)
重点(57345)
(55605)
(55117)
成果(54964)
(53153)
科研(49807)
创新(49794)
计划(48668)
课题(48255)
国家社会(47947)
期刊
(160199)
经济(160199)
研究(94767)
(83863)
中国(66740)
学报(65663)
科学(57517)
农业(56556)
(49984)
大学(49102)
学学(47240)
管理(46636)
(32841)
金融(32841)
业经(32108)
技术(30558)
教育(29910)
(28542)
财经(25090)
经济研究(24169)
问题(23025)
(21512)
(20649)
业大(18218)
技术经济(17850)
科技(17539)
统计(17053)
世界(16878)
资源(16423)
商业(16345)
共检索到516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伟  祁丽霞  王瑞梅  
[目的]探讨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梳理,归纳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机理;利用河南省106个县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探讨城镇化对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农地经营规模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探索其影响机制。[结果]①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②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显著,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从而有利于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③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显著,居民收入水平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超过1/3的县已跨过农药施用强度的拐点,全部县均已跨过化肥施用强度的拐点;④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县的影响更大。[结论]适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药、化肥减量;鼓励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促进居民选择环境友好型食物、减少食物浪费,可以从需求侧助推农药、化肥减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何可  丰军辉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化肥施用上,有5.68%和66.15%的农户分别选择低于标准和按标准施用;而在农药使用上,这两个比例分别为3.36%和59.69%。影响农户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耕地面积小、务农年限长、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从差异性因素来看,年龄更小、对低碳农业的认知程度更高、具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婧  曹宝明  李宁  
自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来,国家实施了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与此同时,以化肥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对农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着盲目、过量施用而导致化肥施用强度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粮食流通中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典型托市收购政策为例,探索政府托市收购对化肥施肥强度的影响。利用199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阐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三重差分、事件分析等估计方法,着重分析该政策实施如何影响小麦化肥施用强度的问题,并联系中国的农地制度背景,进一步分析农地权属构成对该政策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促使种植户在增产的目的之下提高了化肥施用强度,且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效应;(2)同时,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受到了农地权属构成的调节,表现为自有农地比重增加会弱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租赁农地比重增加会强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3)在这一调节作用之下,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与种植面积呈现出了U型关系。本文对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效应的评估和阐释,对探求农业经营规模背景之下协调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丹  
基于中国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方法从农产品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2004—2011年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目标范围值;②在农产品层面,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③在区域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明显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可见,改善和推广节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小麦、早籼稻和中籼稻的这种影响不再显著,已有过度施用特征。今后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前提下,注重科学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梦玲  陈昭玖  翁贞林  张予涵  
化肥减量化施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20年江西省水稻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和未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在化肥投入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参与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化肥施用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地块规模和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促进化肥的减量施用。另外,通过将水稻茬期细分后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促进早稻和晚稻的化肥减量化施用,而对于中稻却产生相反作用,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最后,根据农户对农业要素的依赖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分为劳动密集型社会化服务和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后发现,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化肥减量的主要外生动力,并且技术密集型社会化服务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此,通过有效识别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为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化肥减量化路径提供研究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丹  李陈  黄翌  
文章收集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数据、粮食产量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技术、二维分析、弹性系数等方法,对30个省份2006—2015年农药化肥施用量的时空格局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化肥农药施用量有一定减少,如北京、上海等沿海省份;(2)化肥施用均量总体差异呈现扩大的态势且地带内差异贡献大于地带间差异;(3)空间格局上形成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黄淮海平原地区省份高高集聚区;(4)粮食产量与农药化肥施用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粮食产量与化肥农药弹性系数分析中呈现新的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琦  王雅鹏  
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不断提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化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防止化肥滥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意义重大。文章采用1999~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区域化肥施用密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规模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三大区域化肥价格增长率、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化肥产出效率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三大区域种植产品生产价格、种植业劳动力数量、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或显著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生阳  胡瑞法  张超  
采用对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1113个水稻农户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户农药施用的邻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农药施用量受到其邻里农户农药施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从农户杀虫剂施用量的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得到一致性结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年龄在55岁以下和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农户来说,邻里效应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技术培训和农药价格对农户的农药施用量也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第一,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邻里效应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重点引导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乡土人才在生产中科学适量施用农药,并利用邻里效应来发挥其引导其他农户在水稻生产中农药施用量的降低。第二,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的农药施用技术培训方案,关注不同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农药施用技术服务需求。第三,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价格措施干预农户的农药施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书凯  李靖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林海  胡瑞法  罗斯高  卡尔·普瑞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在转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减少农药施用之后,可能导致的对棉花次要害虫的影响。通过多年的棉农生产跟踪调查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棉农用来控制次要害虫的农药施用量有所增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它的农药施用量远远小于采用转基因抗虫棉后整体减少施用的农药量;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抗虫棉在控制主要害虫农药施用量的减少,不是导致次要害虫农药施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它仅仅能解释次要害虫农药施用增加量的一小部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鲁柏祥  蒋文华  史清华  
施用农药有利于减少因病虫害和草害所引起的农作物产量的损失 ,然而 ,施用农药  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 ,尤其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户用药行为、农药生产  和流通的调查 ,分析了农户用药缺乏效率的原因 ,提出了改变这种状况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元赫  李子君  姜爱霞  刘金玉  王硕  
基于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地理区域和县域3个尺度探讨1995—2015年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相对较高,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2)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是鲁东地区,其次为鲁中和鲁西地区;化肥施用强度总差异呈波动性上升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原因;3)山东省县域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增强,烟台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热点,济南、淄博、莱芜和聊城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冷点;4)化肥施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农民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口数量和化肥价格无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徐雪高  
基于江苏2006-2014年13市77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化肥施用强度下降主要由效率变动驱动,其累计驱动效应达127.85%,种植结构调整反而制约了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累计驱动效应为-27.85%;效率变化驱动的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江苏化肥施用强度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治理阶段;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科技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生物有机肥替代。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剩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