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7.19.20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3)
2023(15162)
2022(12439)
2021(11286)
2020(9668)
2019(21968)
2018(21936)
2017(42345)
2016(23297)
2015(26504)
2014(26596)
2013(26074)
2012(23864)
2011(21454)
2010(21742)
2009(20413)
2008(20204)
2007(18236)
2006(15744)
2005(14046)
作者
(70605)
(59242)
(59173)
(56111)
(37531)
(28594)
(26703)
(23276)
(22398)
(21051)
(19959)
(19854)
(18861)
(18698)
(18511)
(18439)
(18147)
(17572)
(17159)
(17033)
(14899)
(14765)
(14516)
(13450)
(13432)
(13251)
(13135)
(13114)
(12017)
(11750)
学科
(102281)
经济(102162)
管理(67424)
(66495)
(54273)
企业(54273)
方法(51798)
数学(45927)
数学方法(45279)
(27586)
中国(26058)
(25873)
业经(22033)
(21210)
(19268)
贸易(19262)
(18666)
农业(18495)
地方(18260)
(17272)
理论(16984)
(16121)
财务(16073)
财务管理(16037)
企业财务(15256)
(14732)
银行(14676)
(14390)
(14367)
金融(14365)
机构
大学(346451)
学院(345712)
(140864)
经济(138073)
管理(132866)
理学(116144)
理学院(114867)
研究(113004)
管理学(112541)
管理学院(111934)
中国(83858)
科学(71951)
(71742)
(64522)
(63581)
(58242)
业大(55954)
研究所(53338)
中心(51981)
财经(51822)
农业(51324)
(51046)
(47164)
北京(44418)
经济学(44200)
(43816)
师范(43240)
(40422)
经济学院(40156)
(40004)
基金
项目(235041)
科学(184457)
基金(171601)
研究(163774)
(152087)
国家(150852)
科学基金(128896)
社会(105039)
社会科(99627)
社会科学(99597)
(92588)
基金项目(90363)
自然(85892)
自然科(84042)
自然科学(84017)
自然科学基金(82538)
(78323)
教育(77130)
资助(71183)
编号(65219)
重点(53459)
成果(51822)
(51768)
(49653)
(48844)
科研(45898)
创新(45642)
课题(45379)
计划(44479)
教育部(44208)
期刊
(148277)
经济(148277)
研究(93774)
中国(61269)
学报(60782)
(57906)
科学(53265)
(49154)
管理(46372)
大学(45029)
学学(42863)
农业(38538)
教育(33727)
技术(29339)
(28735)
金融(28735)
财经(25940)
经济研究(24999)
业经(24763)
(22209)
(21155)
问题(20126)
统计(18820)
(17847)
技术经济(17521)
(17333)
商业(17257)
科技(15709)
(15635)
决策(15460)
共检索到48911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种类型消费者(城市市民、城市非市民及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城镇化对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选取全国176个城市2001年到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能够推动城市消费率的增长,但城镇化速度过快则会阻碍消费率增长。实证显示这一关系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区别,中部城市比东部城市更容易通过扩大人口规模来提高城市生产能力和消费率增速,而东部城市只有通过提升农民工福利待遇,才能够促进消费率增长。进一步,本文还通过参数估计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口集聚效应的产出弹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钱东平  
城乡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受制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建立考虑人口因素的城乡收入分配影响总消费模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以及城镇化率与总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重的扩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助于扩大我国居民总消费,但城镇化率超过一定水平时不利于城乡收入分配调节。因此,基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且农村收入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应是: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而提高总体消费水平;再在此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进一步增加总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李兆鑫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进而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拉动作用;第二,收入、环境与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入对各类型的消费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影响不大,产业结构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作用显著;第三,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产业结构这三类中间渠道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但均促进居民消费。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熊曦  柳思维  
本文以1995年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的发展态势和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Pannel Data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调整城镇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建设是西部地区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熊曦  柳思维  
本文以1995年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的发展态势和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Pannel Data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调整城镇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建设是西部地区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霜  
自新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居民收入及消费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我国1978-2017年城镇化率和居民消费率的相关数据,探究新城镇化进程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新城镇化主要通过收入效应、示范效应、集聚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影响居民消费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新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带动作用明显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慧芳  德娜·吐热汗  
[目的]从人口、经济、生态、社会城镇化等4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研究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为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性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94—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熵值法对4类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测算,并建立LA-AIDS拓展模型,实证分析4类城镇化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结果]人口城镇化对居住、文教娱乐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食品、家庭设备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城镇化对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生态城镇化对家庭设备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城镇化显著促进衣着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结论]不同类型的城镇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逐步从生存型趋向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基于2004—2015年的30个省域数据,利用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的QMLE估计方法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东西部的影响显著且对东部影响更大;老龄化对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的影响且对中西部的影响显著,但对东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莲  赵琛  梁晓彤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改革的推进,辽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反映出辽宁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辽宁省城镇化状况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得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短期来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丽红  
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影响居民消费规模和结构变迁的事实,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依据2004-2016年我国省域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的短面板数据建立协整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正向作用,作用力度大小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反向关系特征,揭示出城镇化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消费拉动的重要性,凸显城镇化建设对内需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封福育  
基于我国1999-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前景理论考察收入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率有显著影响,并且该影响具有不对称特征;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对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而言,这些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符合前景理论特征,而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并不符合前景理论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宇  
以ELES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2000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数据,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动态演进的趋势,并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较高,交通通讯和居住的边际预算份额呈现上升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易华  黄炜  
文章同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人员、城乡收入比4个变量与县域人口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从分步回归分析的结果看,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中,人均GDP、城乡收入差距、农业劳动力三类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太一样。为此,我们认为: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政策体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逐步形成县域范围内劳动力流动,以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平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推行城镇化建设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结合城镇化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超过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在短期内加快,最终增长趋势将趋于平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