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0)
- 2023(11067)
- 2022(8812)
- 2021(8102)
- 2020(6648)
- 2019(14708)
- 2018(14354)
- 2017(26763)
- 2016(14542)
- 2015(16416)
- 2014(16000)
- 2013(15673)
- 2012(14261)
- 2011(12896)
- 2010(12475)
- 2009(11481)
- 2008(11121)
- 2007(9715)
- 2006(8564)
- 2005(7909)
- 学科
- 济(62320)
- 经济(62250)
- 业(37307)
- 管理(37076)
- 企(26607)
- 企业(26607)
- 方法(25868)
- 数学(23509)
- 数学方法(23400)
- 中国(22031)
- 农(19835)
- 贸(15145)
- 贸易(15137)
- 易(14846)
- 财(14772)
- 业经(13828)
- 农业(13218)
- 制(12262)
- 学(11729)
- 地方(10658)
- 银(10274)
- 银行(10238)
- 行(9861)
- 发(9664)
- 环境(9574)
- 融(9446)
- 金融(9445)
- 产业(8892)
- 体(8635)
- 技术(8451)
- 机构
- 大学(211331)
- 学院(208928)
- 济(95270)
- 经济(93774)
- 研究(80320)
- 管理(76850)
- 理学(66877)
- 理学院(66068)
- 管理学(65022)
- 管理学院(64661)
- 中国(60744)
- 科学(48835)
- 京(45376)
- 农(43712)
- 所(41505)
- 财(39916)
- 研究所(38394)
- 中心(35079)
- 农业(34627)
- 业大(34455)
- 财经(32661)
- 经济学(31154)
- 经(30216)
- 江(29192)
- 北京(28779)
- 院(28471)
- 经济学院(28244)
- 范(26507)
- 师范(26139)
- 科学院(25488)
- 基金
- 项目(146588)
- 科学(115552)
- 基金(109614)
- 研究(101680)
- 家(99480)
- 国家(98678)
- 科学基金(82600)
- 社会(69081)
- 社会科(65573)
- 社会科学(65557)
- 基金项目(57660)
- 省(53812)
- 自然(52950)
- 自然科(51817)
- 自然科学(51798)
- 自然科学基金(50960)
- 划(47197)
- 教育(45281)
- 资助(44082)
- 编号(37562)
- 重点(33741)
- 部(33465)
- 发(32289)
- 国家社会(30826)
- 创(30452)
- 成果(29667)
- 中国(28857)
- 创新(28735)
- 科研(28416)
- 教育部(28207)
共检索到30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明梅 杨朦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环境污染等危害居民健康的负面问题。利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上升1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0.37%.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48%。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镇化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增加、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等途径增加人均预期寿命.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兴龙 周绿林 陈羲
本文在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异质性的内涵并将其划分为整合型、跨越型及乡村型社会资本三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揭示了失地农民自身所具备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其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整合型社会资本和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存在正向影响,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②失地农民适应能力能够正向调节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负向调节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学习能力则可以正向调节失地农民整合型社会资本和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慧劼 姚兆余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信任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和自评精神健康均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和制度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影响;关系信任、家属信任、制度信任和一般信任对城市居民的自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社会信任,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社会信任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城市居民 健康分层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薇 胡宏伟 吴振华 石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占斌 黄锟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常态,我国城镇化发展亟需转变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速度适中、水平适当、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等五个基本要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状况整体水平不高,且在城市之间的差异不大,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人口密度的城市城镇化健康状况分布不均衡。这一结果与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是一致的,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评价 城镇化健康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洁萍 夏恩君
本文以城镇劳动力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劳动力的自评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相关,表现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余层级。但是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群体以外的群体之间,自评健康没有显示统计上的差异。检验不同性别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关系,男性与女性规律较一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检验不同年龄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仅表现为41-50岁年龄组随着地位的上升,自评健康状况变好;检验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东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地位上升,自评健康状况上升;东部地区与总体规律一致,表现为最下层级弱于其余层级;中部与...
关键词:
城镇劳动力 社会经济地位 自评健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晟也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越差,其家庭储蓄越高;而心理健康对居民储蓄的负向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家庭储蓄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家庭储蓄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建新,王祖华,王左明,吴明,李刚,杨涛
对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是了解医疗服务的潜在需求并对未来医疗服务需求量和卫生资源需要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也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又是区域卫生规划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分析,发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信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方 刘二鹏
人力资本发展理论揭示了健康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深入挖掘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但不同社会支持类型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别;正式社会支持增强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得性,但诱导的过度医疗行为可能会影响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具有互助特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强化了疾病风险在亲朋邻里间的分担,因而促进了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社会支持对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以及地区差异。促进农村居民非正式支持网络发展、合理化解当前医疗保障领域的诱导需求并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的疾病预防功能,将有助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持续提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月
本文建立TobiT模型,研究健康状况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客观健康状况对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影响不显著;居民主观健康状况对城市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持有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的年龄、参与医保决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城镇和农村户主健康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健康状况 金融资产 影响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晟也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家庭储蓄 实证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康锋莉 邓可斌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的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分权的增长会先使生活健康水平提升,在分权程度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又会带来生活健康水平的下降。这说明,分权改革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生活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分权改革可能对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而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康锋莉 邓可斌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的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分权的增长会先使生活健康水平提升,在分权程度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又会带来生活健康水平的下降。这说明,分权改革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生活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分权改革可能对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而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减少这一负面影响的必由之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芳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浙江和甘肃两省的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省45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考虑到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方程,使用二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劳动参与不仅无损于健康状况,反而有利于健康,说明存在理由内生性。因此,在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今社会,要保持劳动力市场中有足够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加强健康保健服务、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十分必要。
关键词:
自评健康 劳动参与 内生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全成 张倩
文章使用依据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个体因素、流迁因素、医疗卫生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当前老年流动人口以低龄为主,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受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医保参保状况、日均锻炼时间、收入水平、经济来源及多种流迁因素的影响,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对此,应优化改造老年流动人口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社区健康卫生服务质量,加快落实医疗费用跨省异地报销机制,针对健康风险突出的老年流动人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特别关注和政策倾斜,合理规划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充分挖掘老年流动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潜力,强化对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