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267)
- 2022(9007)
- 2021(8186)
- 2020(6482)
- 2019(14377)
- 2018(14373)
- 2017(27365)
- 2016(15030)
- 2015(16899)
- 2014(17315)
- 2013(17170)
- 2012(16152)
- 2011(14790)
- 2010(15178)
- 2009(14177)
- 2008(14076)
- 2007(13063)
- 2006(12344)
- 2005(11664)
- 学科
- 济(71396)
- 经济(71306)
- 农(47160)
- 业(47134)
- 管理(34926)
- 农业(31521)
- 中国(25918)
- 企(24473)
- 企业(24473)
- 地方(23861)
- 业经(21507)
- 方法(16694)
- 发(15965)
- 制(15548)
- 数学(13924)
- 数学方法(13707)
- 银(13438)
- 银行(13422)
- 财(13272)
- 行(13058)
- 发展(12842)
- 展(12807)
- 融(12592)
- 金融(12591)
- 学(12539)
- 贸(12191)
- 贸易(12175)
- 易(11721)
- 地方经济(11427)
- 农业经济(11203)
- 机构
- 学院(220110)
- 大学(213637)
- 济(94399)
- 经济(92292)
- 研究(83955)
- 管理(79072)
- 中国(67237)
- 理学(65585)
- 理学院(64813)
- 管理学(63726)
- 管理学院(63330)
- 农(56469)
- 科学(49912)
- 京(47341)
- 所(43967)
- 农业(42667)
- 财(42121)
- 中心(39157)
- 研究所(39003)
- 江(38223)
- 业大(37262)
- 范(31922)
- 师范(31659)
- 财经(31186)
- 北京(30367)
- 州(30167)
- 省(30103)
- 院(29106)
- 经(28027)
- 经济学(27219)
- 基金
- 项目(135414)
- 科学(106007)
- 研究(104827)
- 基金(94266)
- 家(81620)
- 国家(80735)
- 科学基金(67937)
- 社会(66821)
- 社会科(62792)
- 社会科学(62777)
- 省(55993)
- 基金项目(49411)
- 教育(45735)
- 划(45347)
- 编号(45329)
- 自然(39878)
- 自然科(38868)
- 自然科学(38861)
- 自然科学基金(38114)
- 成果(37382)
- 资助(36971)
- 发(36827)
- 课题(32003)
- 农(31544)
- 重点(30660)
- 发展(30367)
- 展(29850)
- 部(29286)
- 创(27942)
- 国家社会(27189)
- 期刊
- 济(125930)
- 经济(125930)
- 研究(71894)
- 农(61458)
- 中国(57726)
- 农业(41174)
- 学报(33361)
- 科学(32283)
- 财(30133)
- 融(29627)
- 金融(29627)
- 管理(28462)
- 教育(28351)
- 业经(26621)
- 大学(26315)
- 学学(24687)
- 技术(20091)
- 业(19927)
- 问题(18076)
- 经济研究(17129)
- 农村(15416)
- 村(15416)
- 农业经济(15112)
- 财经(15077)
- 世界(13624)
- 经(13064)
- 经济问题(12663)
- 版(12312)
- 资源(11640)
- 技术经济(11151)
共检索到37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本祝 陈爱贞
目前,人们已从过去主要强调农业生产、科技兴农、粮食生产等问题跳出,强调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三农”问题。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特殊性,一味地强调城镇化发展,不但会增加“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还可能延缓“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但要解决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的生活、就业状况,还要解决滞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发展问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加以引导,以加强城镇化发展对“三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三农”问题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映清 王瑞
城镇化是指由于非农化而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通过城镇化,农业人口从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不但是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且是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目前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关键是城镇化水平低,农民分享不断经济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城镇化 “三农”问题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 ,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以适应城市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三农”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杨善民 张翠萍
在中国经济总量的"第一方阵"中,山东城镇化水平较长期地落后于粤苏浙等沿海省份,严重制约其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率先达到小康目标的实现。比较分析指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山东应以树立先进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为先导,以加大体制改革为重要动力和第一要务,以铁路现代化、保障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为重要抓手,以新型城镇化和海洋科教研究为智库支撑,以人才强省为重要战略,唱好"海经",重视海洋强省和城镇化两大战略的捆绑实施,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统筹、海陆互动的山东特色城镇化,持续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小康强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志强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问题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和主要抓手应当是积极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可以开启巨大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开启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创新空间。就消费空间来说,未来城镇人口总量和消费规模均将大幅提高,特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圣泽 侯武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和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革直至取消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最近几年来 ,城镇化和“三农”问题 ,都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 ,实际上二者是交互影响的。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三农”问题 制度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启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滨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即不仅要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外部做文章。这就不难理解,十六大报告因何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以及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需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即高职本科教育机构(学校)名称、培养目标、发展路径。高职本科教育机构(学校)名称既要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又要体现本土化的学校组织形态;培养目标既要体现高职本科的本质属性,又要体现高职本科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发展路径可灵活多样,即专业升本、高职院校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但必须满足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张滨
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2017年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相关统计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效应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波动上升,二者间的相对发展状态由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逐步转为城镇化发展相对超前。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由初期的失调发展,经过渡发展最终转为协调发展。其中新型城镇化指标中的人均GDP,生态环境指标中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健 安诣彬
从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的切实需求出发,认清县级城镇在战略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客观解读县城规划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县城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的关键技术,为今后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城 城乡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一吉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文化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