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3)
- 2023(15015)
- 2022(12110)
- 2021(10826)
- 2020(8820)
- 2019(19551)
- 2018(19506)
- 2017(36469)
- 2016(19597)
- 2015(21558)
- 2014(20983)
- 2013(20371)
- 2012(18836)
- 2011(17057)
- 2010(17062)
- 2009(15489)
- 2008(15000)
- 2007(13623)
- 2006(12469)
- 2005(11547)
- 学科
- 济(86654)
- 经济(86586)
- 管理(56511)
- 业(56018)
- 企(43945)
- 企业(43945)
- 中国(29477)
- 方法(29225)
- 地方(26211)
- 农(25888)
- 数学(24683)
- 数学方法(24463)
- 业经(22596)
- 技术(20320)
- 农业(17911)
- 财(17489)
- 学(15687)
- 发(15155)
- 银(14968)
- 银行(14931)
- 制(14741)
- 融(14656)
- 金融(14655)
- 行(14476)
- 地方经济(14342)
- 环境(13668)
- 贸(13621)
- 贸易(13606)
- 技术管理(13428)
- 产业(13197)
- 机构
- 学院(272339)
- 大学(270621)
- 济(113344)
- 经济(111081)
- 管理(104552)
- 研究(96854)
- 理学(88843)
- 理学院(87785)
- 管理学(86318)
- 管理学院(85782)
- 中国(74015)
- 科学(58548)
- 京(58486)
- 财(50481)
- 所(48219)
- 农(45799)
- 中心(45088)
- 江(43711)
- 研究所(43633)
- 财经(39555)
- 业大(38874)
- 范(38604)
- 师范(38225)
- 北京(36731)
- 经(35950)
- 农业(35311)
- 院(35004)
- 州(34924)
- 经济学(34593)
- 经济学院(31091)
- 基金
- 项目(183208)
- 科学(146510)
- 研究(137631)
- 基金(131841)
- 家(114809)
- 国家(113799)
- 科学基金(98472)
- 社会(89624)
- 社会科(85123)
- 社会科学(85105)
- 省(73814)
- 基金项目(69846)
- 教育(61921)
- 划(61282)
- 自然(60376)
- 自然科(59050)
- 自然科学(59038)
- 自然科学基金(58004)
- 编号(56467)
- 资助(50944)
- 成果(46105)
- 发(45395)
- 创(43231)
- 重点(41574)
- 创新(39579)
- 部(39004)
- 课题(38895)
- 国家社会(38016)
- 发展(36754)
- 展(36166)
- 期刊
- 济(131657)
- 经济(131657)
- 研究(82327)
- 中国(65039)
- 农(43011)
- 学报(40711)
- 管理(40686)
- 科学(38790)
- 财(37201)
- 教育(34994)
- 大学(30913)
- 农业(29410)
- 学学(28507)
- 融(28114)
- 金融(28114)
- 技术(24986)
- 业经(23296)
- 经济研究(21189)
- 财经(19168)
- 图书(18924)
- 问题(17118)
- 经(16669)
- 业(16249)
- 科技(15222)
- 技术经济(14292)
- 坛(13755)
- 论坛(13755)
- 书馆(13216)
- 图书馆(13216)
- 理论(12917)
共检索到426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理 廖祖君 贾男
本文通过估算2006-2020年中国272个地级行政单元或直辖市的新增数据要素价值,进而构建理论与实证模型,揭示了数据要素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在传统工业化对城镇化带动作用减弱的背景下,数据要素能够通过创新驱动机制和信息牵动机制推动城镇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视域;第二,创新驱动机制体现在数据要素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三个层面增强城镇吸纳乡村劳动力的能力;第三,信息牵动机制表现为数据要素凭借其所承载的有效事实信息,一方面降低生产不确定性,助力城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提供转移决策所需信息,助力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第四,目前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滞后于数据要素的产生规模;第五,数据要素不仅能提升城镇化率,还能改善城镇化区域失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是现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刘江日
过去30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贡献。当前这种过度依赖廉价"土地红利"和廉价"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不仅容易导致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居民生活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具有可持续性。文章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两种偏向,认为城镇化必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城镇化的"创新驱动"需要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发展智慧城市,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城镇化 创新驱动 土地财政 人口红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绍芳 王岚 石学军
新常态下,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走产业创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驱动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和农村幸福指数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创新驱动对城镇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应通过完善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信息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融合机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和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措施,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福象 沈浩平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通过要素空间集聚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例,解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要素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中城市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建中,应发挥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英 杨帆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聚集地,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愈加凸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阶段。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矛盾增多,这些都困扰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把科技创新融入到城镇化,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有利于突破中国城镇化道路所面临的瓶颈,实现城镇化的战略转型。本文在简要分析和阐述中国进入城市化社会新时代的现状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的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玲 叶露迪
文章构建"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出2000—2015年江、浙、沪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状况。依据三个地区"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随机效应变截矩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机构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驱动因素对江、浙、沪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质量 创新驱动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玲 叶露迪
文章构建"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出2000—2015年江、浙、沪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状况。依据三个地区"创新驱动"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随机效应变截矩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机构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驱动因素对江、浙、沪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发展质量 创新驱动 面板数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其深度发展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效率性运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经济"利用的高效率和"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全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现实状态与表现,并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发展中的阶段性动力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做出论证说明。最终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均衡性的利用状态与系统化的利用模式等"城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和实现城市商流的规范化建设体系与高效率的运行状态等"市经济"效率提升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阳 霍国庆 顾春光
文章通过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指标测度上提供的理论支撑,以期阐明区域创新驱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然联系。同时,赋予各要素之间的外延与内涵的准确范围,以期阐明不同区域各要素的变化差异和变量函数,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探讨作为切入点,以期阐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机制和综合作用机理,为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基础,建立范式。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创新驱动 关键要素 层次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刘明月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呈平稳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属于较不协调水平,且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阶梯式分布特点,依次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且在空间上总体呈逐步优化态势;经济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逐步缩小,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部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逐步扩大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周向阳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推进城镇化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金融发展和创新对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将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与以中小城市、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会自发演化形成城市层级体系,即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明确分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不同,高等级城市的功能更多,其通常是对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奎
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后,要继续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放宽落户条件。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落实跨省农民工落户的成本分摊机制,推动重点人群的落户。这些重点人群包括3000多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家庭,也包括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要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泽 任建兰
该文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发现我国传统城镇化存在城市规模膨胀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高城镇化率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吻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以及城市规模标准提高与城市发展趋势相悖等五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城镇结构创新、政府观念创新和生态文化创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甄别 路径创新 人地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