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4)
- 2023(17585)
- 2022(14612)
- 2021(13429)
- 2020(11112)
- 2019(25076)
- 2018(25057)
- 2017(47525)
- 2016(26205)
- 2015(29143)
- 2014(29096)
- 2013(28668)
- 2012(26351)
- 2011(23879)
- 2010(23761)
- 2009(21699)
- 2008(20992)
- 2007(18578)
- 2006(16543)
- 2005(14824)
- 学科
- 济(107490)
- 经济(107378)
- 管理(73220)
- 业(70564)
- 企(56080)
- 企业(56080)
- 方法(43014)
- 数学(36674)
- 数学方法(36310)
- 中国(32662)
- 农(31633)
- 地方(27533)
- 业经(25724)
- 财(24484)
- 学(24319)
- 农业(21467)
- 环境(20405)
- 贸(19693)
- 贸易(19679)
- 易(19025)
- 制(18718)
- 技术(17337)
- 银(17068)
- 和(17054)
- 银行(16997)
- 发(16553)
- 理论(16510)
- 融(16430)
- 金融(16428)
- 行(16310)
- 机构
- 大学(371259)
- 学院(370484)
- 济(145736)
- 管理(143136)
- 经济(142572)
- 研究(131115)
- 理学(123517)
- 理学院(122068)
- 管理学(119902)
- 管理学院(119252)
- 中国(96501)
- 科学(84198)
- 京(80974)
- 农(69777)
- 所(67438)
- 财(64714)
- 研究所(61756)
- 业大(60399)
- 中心(58510)
- 江(55346)
- 农业(54760)
- 财经(51639)
- 北京(51301)
- 范(50488)
- 师范(49893)
- 院(47558)
- 经(46988)
- 州(44933)
- 经济学(43014)
- 师范大学(40363)
- 基金
- 项目(256100)
- 科学(199613)
- 基金(183762)
- 研究(183054)
- 家(162866)
- 国家(161444)
- 科学基金(136842)
- 社会(114893)
- 社会科(108769)
- 社会科学(108740)
- 省(101011)
- 基金项目(98029)
- 自然(90026)
- 自然科(87857)
- 自然科学(87831)
- 自然科学基金(86223)
- 划(85574)
- 教育(82908)
- 资助(74606)
- 编号(74128)
- 成果(59400)
- 发(58202)
- 重点(57769)
- 部(54954)
- 创(53043)
- 课题(51685)
- 创新(49508)
- 科研(49008)
- 计划(47580)
- 国家社会(47039)
- 期刊
- 济(163902)
- 经济(163902)
- 研究(108570)
- 中国(74773)
- 学报(65833)
- 农(64607)
- 科学(58574)
- 管理(52300)
- 大学(48673)
- 财(46989)
- 学学(45902)
- 农业(44344)
- 教育(42253)
- 融(32789)
- 金融(32789)
- 技术(30801)
- 业经(28676)
- 经济研究(25883)
- 财经(24490)
- 业(22825)
- 问题(21965)
- 经(20887)
- 图书(20429)
- 科技(19571)
- 版(18433)
- 技术经济(17423)
- 业大(17401)
- 资源(17240)
- 理论(17102)
- 商业(16902)
共检索到549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城镇化发展虽然促进了人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但由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过度资本化、不当政绩观以及社会管理制度滞后等原因,又面临着人生存发展环境恶化,出现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一面。应加快改革,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产业发展,提高人们素质,完善各种制度,为人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城镇化 人的生存发展 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小勇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人的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空间生产逻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刘传江,钟水映
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是与自上而下的城镇化相对的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也是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选择。本文以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为背景,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发展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在西部地区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西部地区生活模式传统,生态观念淡漠,城镇发展环境不佳;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的阻滞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生态观念,改善城镇发展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城镇演变体系;承接产业转型,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构建"两型"社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等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城镇化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白雪秋
为了衡量金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本文在综合借鉴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察金砖国家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对其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金砖国家整体而言,城镇化率、人口、人均GDP、工业化率、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都是碳排放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但城镇化发展是导致碳排放上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金砖国家总体的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关系,但各国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不尽相同。中国和印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潜在"倒U"关系,而巴西、南非、俄罗斯为潜在的"正U"关系;目前各金砖国家基本都处于碳排放随着城镇化率上升而上升的阶段,总体...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 金砖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 人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振红 王黎明 盛科荣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费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但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为负;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且影响很大,说明能源消费具有不可逆性;能源消费的波动主要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城镇化率和金融相关率对能源消费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4.8%和29.3%;能源消费对金融发展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能源消费 PVAR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越浦 黄新建
本文通过将定性分析与关系图描述相结合,提出H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H2:城镇化可通过消费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3:城镇化可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发展、H4:城镇化可通过出口渠道影响经济发展四项研究假设。进一步,根据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发达与欠发达两类地区。设定经济发展变量PGDP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变量UR、城镇化与投资交互项变量UR×PFI、城镇化与消费交互项变量UR×HC和城镇化与出口交互项变量UR×PE为被解释变量,采用2000~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F检验、HaUsman检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验证假设H1...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影响及其渠道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兴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时间阶段差异。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存在明显的"中部塌陷"现象。时间阶段差异则表现为2010年之后的教育改革创新阶段强于2010年之前的阶段。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新型城镇化 熵权法 系统GMM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弘 邓阳
新型城镇化将为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2011-2013年27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层级回归法(MRA)就新型城镇化进程对零售业态发展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低城镇化率城市而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零售业态发展并无直接和间接影响;而对高城镇化率城市而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仅直接影响零售业态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作用于城镇化率、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对零售业态升级形成间接贡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海军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分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与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指标数据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复合、增长等模型分析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区域集聚能力、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强、规模以上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域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镇化 层次分析法 辐射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揭筱纹 邱璐
基于2000~2013年我国31省市区面板数据,对各地平均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将其分为高、低两类;随后从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就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及教育发展水平四维度视角出发,确定了12项变量,分类探讨了其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对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差异明显,且教育因素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地区城镇化发展影响效果十分显著,影响力最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金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能否健康、持续地推进。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城镇化水平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面板回归等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效率与城镇化建设间具有反向作用关系,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城镇化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蕊 姜丽佳 周航凯 钟虹芳
信息技术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具有溢出效应,它的技术、资金和知识等的流动等对人口流动、物流的再组织性、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和体系影响深远。文章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选取了我国28个省市2008年~201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得出信息技术生产业有利于人口和空间城镇化发展速度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能够在经济层面提升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