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9)
- 2023(14880)
- 2022(12109)
- 2021(10856)
- 2020(9034)
- 2019(20399)
- 2018(19774)
- 2017(38941)
- 2016(20534)
- 2015(22914)
- 2014(22842)
- 2013(22357)
- 2012(20237)
- 2011(18090)
- 2010(17790)
- 2009(16385)
- 2008(15312)
- 2007(13121)
- 2006(11662)
- 2005(10343)
- 学科
- 济(112913)
- 经济(112817)
- 管理(57872)
- 业(54516)
- 方法(46313)
- 企(42675)
- 企业(42675)
- 数学(42128)
- 数学方法(41753)
- 地方(26833)
- 中国(25997)
- 农(25607)
- 财(21994)
- 业经(21351)
- 学(18150)
- 农业(17954)
- 地方经济(16001)
- 贸(15757)
- 贸易(15747)
- 制(15471)
- 易(15174)
- 环境(15136)
- 融(14100)
- 金融(14098)
- 和(13247)
- 务(13081)
- 财务(13037)
- 财务管理(13009)
- 发(12948)
- 银(12849)
- 机构
- 学院(292080)
- 大学(291062)
- 济(136567)
- 经济(134257)
- 管理(115002)
- 理学(100070)
- 理学院(99046)
- 研究(98961)
- 管理学(97492)
- 管理学院(96934)
- 中国(74281)
- 京(59013)
- 财(58943)
- 科学(56268)
- 财经(48030)
- 所(47279)
- 中心(45623)
- 经济学(44499)
- 经(43898)
- 研究所(42852)
- 江(42215)
- 农(41559)
- 经济学院(40024)
- 业大(38982)
- 范(36702)
- 师范(36383)
- 北京(36335)
- 院(36256)
- 财经大学(35889)
- 州(32980)
- 基金
- 项目(201932)
- 科学(162627)
- 基金(150784)
- 研究(148151)
- 家(130375)
- 国家(129400)
- 科学基金(113402)
- 社会(99893)
- 社会科(94995)
- 社会科学(94975)
- 基金项目(79288)
- 省(77098)
- 自然(71276)
- 自然科(69611)
- 自然科学(69598)
- 自然科学基金(68351)
- 教育(67550)
- 划(64865)
- 资助(61239)
- 编号(57681)
- 部(45614)
- 重点(45601)
- 发(45194)
- 成果(45115)
- 国家社会(43095)
- 创(42012)
- 教育部(40034)
- 创新(39504)
- 课题(39450)
- 人文(39127)
- 期刊
- 济(148054)
- 经济(148054)
- 研究(86995)
- 中国(50497)
- 财(44788)
- 管理(42732)
- 学报(39164)
- 科学(38636)
- 农(37459)
- 大学(31293)
- 学学(29913)
- 技术(26734)
- 融(26646)
- 金融(26646)
- 经济研究(25605)
- 农业(25375)
- 财经(24580)
- 教育(23256)
- 业经(22010)
- 经(21205)
- 问题(19717)
- 统计(16090)
- 技术经济(15977)
- 贸(15022)
- 策(14464)
- 世界(14141)
- 商业(13608)
- 资源(13514)
- 业(13476)
- 决策(13047)
共检索到42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云 曹跃群 彭小兵
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从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属性出发,通过构建区域外溢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城镇化区域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之间的动态机制。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和城镇化的区域外溢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即城镇化的不断扩大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也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以成渝经济区44个区县为例,检验了区域经济增长在该区域内确实存在趋同现象。在考虑区域外溢的情况下,成渝经济区发生经济增长趋同的速度为3.16%。同时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也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博宇 韩鹏 黄一鸣
本文通过对成渝经济区1978-2012年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影响的5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分区的模型估计则发现,各变量对重庆和四川分区的影响不尽相同,这说明成渝经济区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依旧不够,重庆和四川相关地区没有能够有效打破省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是近10多年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内在机理,试图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工具。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内涵,对该假说的检验,以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谭凤连 谌岚 李亚诚
以200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除西藏、黑龙江及港澳台),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为正线性关系;全国和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为线性关系,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对外开放扩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支出规模增大以及经济转型可以进一步巩固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和能源消费强度扩大则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谭凤连 谌岚 李亚诚
以200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除西藏、黑龙江及港澳台),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为正线性关系;全国和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为线性关系,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对外开放扩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支出规模增大以及经济转型可以进一步巩固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和能源消费强度扩大则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彭宝玉
1978—2000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但发生了β趋同。无论是σ趋同还是β趋同在时间上均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并表现出同步性,在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2000年均经历了由趋同———停止(分异)———趋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形成了2个向上趋同俱乐部,1个水平趋同俱乐部,2个向下趋同俱乐部。表明,河南区域经济形成了具有不同增长趋势的区域集群,值得引起关注。
关键词:
区域 经济增长 趋同 河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及机制作为研究内容,归纳三大中介机制,并基于中国2012—2016年288个市级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2)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提高公共设施水平、促进就业结构转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3)在经济规模大、人力资本高、政府作用强的前提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子曦 万代君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网络和中心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的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青
长期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差距显著,堪称我国区域差异的一个缩影。在检验σ趋同和建立绝对β趋同经典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1978-1983)—趋异(1984-2004)—趋同(2005-2008)"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在较长时期的趋异后2005年以来转为趋同值得关注;进而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量进行探讨,在引入初始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工业化进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活动等初始变量和控制因素后,存在条件β趋同,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和非国有化进程对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劳动力市场表现和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σ趋同 β趋同 山东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俱乐部趋同是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一种重要类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俱乐部趋同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热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探究、俱乐部趋同假说的实证检验以及对俱乐部趋同机制的分析等方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同时,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界定、区域类型划分、趋同的机制以及有关的理论框架和检验框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疑问和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趋同 俱乐部趋同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斌
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4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2%。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4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条件趋同,趋同速度仅仅为1.4%。这提示我们,要解决好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有效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外开放、信息化,以及增加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投入上。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条件趋同 稳态因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汤序红
一、引言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政府消费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政府部门对私人部门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为政府能够提供类似于国防、社会保障和社会凝聚力这样的纯公共物品和服务,这些公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