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4)
- 2023(15722)
- 2022(13177)
- 2021(12156)
- 2020(10178)
- 2019(23452)
- 2018(23211)
- 2017(45149)
- 2016(24471)
- 2015(27666)
- 2014(27575)
- 2013(26793)
- 2012(24054)
- 2011(21319)
- 2010(20925)
- 2009(18776)
- 2008(17892)
- 2007(15398)
- 2006(13249)
- 2005(11230)
- 学科
- 济(97745)
- 经济(97637)
- 管理(68979)
- 业(67404)
- 企(54858)
- 企业(54858)
- 方法(48240)
- 数学(42328)
- 数学方法(41712)
- 农(28287)
- 中国(26051)
- 财(23514)
- 业经(22421)
- 学(20869)
- 农业(19267)
- 地方(19256)
- 理论(16533)
- 贸(16013)
- 贸易(16006)
- 易(15523)
- 制(15522)
- 技术(15449)
- 务(15338)
- 财务(15258)
- 财务管理(15224)
- 环境(15029)
- 和(14931)
- 企业财务(14438)
- 划(13333)
- 银(12750)
- 机构
- 大学(342360)
- 学院(340983)
- 管理(138218)
- 济(133117)
- 经济(130293)
- 理学(121437)
- 理学院(120128)
- 管理学(117706)
- 管理学院(117106)
- 研究(109273)
- 中国(78637)
- 京(71896)
- 科学(69990)
- 财(57987)
- 农(56493)
- 业大(54221)
- 所(53413)
- 中心(49982)
- 研究所(49324)
- 财经(48137)
- 江(48080)
- 范(45200)
- 师范(44747)
- 农业(44299)
- 北京(44286)
- 经(43994)
- 院(40169)
- 经济学(40058)
- 州(38827)
- 经济学院(36326)
- 基金
- 项目(245725)
- 科学(194054)
- 基金(179254)
- 研究(177268)
- 家(156688)
- 国家(155413)
- 科学基金(134637)
- 社会(112059)
- 社会科(106254)
- 社会科学(106225)
- 省(96137)
- 基金项目(95534)
- 自然(88946)
- 自然科(86944)
- 自然科学(86923)
- 自然科学基金(85324)
- 教育(82251)
- 划(81031)
- 资助(73646)
- 编号(72156)
- 成果(56717)
- 重点(54799)
- 部(53682)
- 发(51645)
- 创(50917)
- 课题(49037)
- 创新(47529)
- 科研(47430)
- 国家社会(46252)
- 教育部(46144)
- 期刊
- 济(136703)
- 经济(136703)
- 研究(93893)
- 中国(59161)
- 学报(55963)
- 农(51259)
- 科学(51109)
- 管理(48724)
- 财(42940)
- 大学(42929)
- 学学(40440)
- 教育(37515)
- 农业(35642)
- 技术(31085)
- 业经(23600)
- 融(23501)
- 金融(23501)
- 财经(22384)
- 经济研究(21742)
- 经(19081)
- 问题(18512)
- 图书(18275)
- 业(17706)
- 科技(16784)
- 技术经济(16631)
- 版(16484)
- 统计(15867)
- 理论(15807)
- 资源(15200)
- 现代(14899)
共检索到471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满向昱 汪川 何莹
基于1961年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以分析城镇化背后的动力因素。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城镇化率均有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对OECD国家而言,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增加)会显著提高OECD国家的中小城镇比率,这意味着对其而言,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结构的演变。
关键词:
城镇化 动力因素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敏
利用1990—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互相促进,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大于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且两者的动态关系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
城镇化 服务业发展 互动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炳华
文章基于PVAR模型的方法,通过构建公共投资强度、私人投资强度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指数,并采用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三大区域的政府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影响都不大;东部政府公共投资较大程度地挤出了私人投资;中部政府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一定的挤入效应;西部政府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较大,从中可反映我国的区域投资结构仍不是非常合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钧
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程度、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采用PVAR方法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程度大致与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满足位于平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较好和传统农业大省等特征的省区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较高,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产业规模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则没有体现出一般规律性,年均变化不大。受到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影响,农业产业专业化沿着固有的轨迹发展,各省级行政区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产业规模化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钧
本文利用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程度、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采用PVAR方法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程度大致与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满足位于平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较好和传统农业大省等特征的省区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较高,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产业规模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农村产业专业化程度则没有体现出一般规律性,年均变化不大。受到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影响,农业产业专业化沿着固有的轨迹发展,各省级行政区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农业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改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勤
文章构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指标,衡量全国和各省区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并通过模型量化其影响因素的具体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近二十年来,全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基本不协调,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通过对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省份基本协调的年份只有一半左右,而且东部地区的协调度还不及中、西部地区;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作用没有产业结构明显,经济开放程度影响最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沂 梁利
借助PVAR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抑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且具有滞后效应,科技创新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应对老龄化、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玉娟 王华华 张红阳
生产要素集聚、分流和升级是就近城镇化的基本经济活动。生产要素集聚多、分流少的“正向流动”是就近城镇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驱动生产要素集聚的动力具有多样性,其最本质的动力是利益增值。然而,受制于政策制度变迁、市场红利消失、城镇开放程度低、营商环境恶化、要素升级乏力等因素,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面临驱动力不足的难题。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动力类型主要有四种,即财政支撑型、能人经济型、产业驱动型、政策驱动型。提升就近城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可持续驱动力,需要进一步发挥利益的驱动作用,减少对生产要素集聚的非理性干预;推动经济的韧性发展,寻求社会政策与共同富裕效应;增强分工专业化效应,防止生产要素集聚的错配问题;释放市场的虹吸能力,抑制政策的“反向”牛鞭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琳剑 王雪青 王建廷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对城镇化各因素与商品住宅价格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分析各因素对于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路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并针对研究发现详细分析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对商品住宅价格的不同作用和影响,计算并给出城镇化对商品住宅价格的总影响效用,对于商品住宅的价格调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辉 石寅斌 张陈俊
基于诺瑟姆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初级、前期加速、中期加速、后期加速和稳定阶段五个阶段类型地区,选取2000—2016年每个类型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Eviews对城镇化率与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模型估计,得出了每个阶段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 影响因素 诺瑟姆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升学 康利机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基础在于集聚经济,而我国目前已步入服务业经济时代。为此,论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建立PVAR模型对服务业集聚、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它们各自存在自我发展的惯性现象,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城镇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却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城镇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和"城市病"问题阻碍了服务业集聚的发展,同时,服务业集聚也会对城镇化起抑制作用,两者互为反向关系;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自自身的变动,但在长期中,这一主导因素转化为城镇化。最后,从产业结构高级化、服务业空间合理布局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玲 郑馨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惯性区,中部地区为惰性区;三大地区文旅融合对城镇化均呈负向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城镇化 PVAR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邢怀振 于荔苑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在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且在中部地区表现为"U型"的负向关系。因此,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