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6)
- 2023(13554)
- 2022(10844)
- 2021(9922)
- 2020(7857)
- 2019(17417)
- 2018(17197)
- 2017(33133)
- 2016(18059)
- 2015(19659)
- 2014(19471)
- 2013(18925)
- 2012(17220)
- 2011(15423)
- 2010(15612)
- 2009(14522)
- 2008(14336)
- 2007(13164)
- 2006(12073)
- 2005(10552)
- 学科
- 济(74884)
- 经济(74706)
- 业(56976)
- 农(50405)
- 管理(47334)
- 企(36078)
- 企业(36078)
- 农业(33355)
- 方法(25829)
- 业经(24895)
- 中国(22944)
- 数学(21350)
- 数学方法(21113)
- 财(18312)
- 地方(16761)
- 制(16201)
- 策(14789)
- 贸(14244)
- 贸易(14235)
- 发(14161)
- 易(13925)
- 学(13391)
- 农业经济(12538)
- 发展(11892)
- 银(11884)
- 展(11876)
- 银行(11848)
- 及其(11845)
- 体(11390)
- 行(11326)
- 机构
- 学院(256228)
- 大学(249920)
- 济(108287)
- 经济(106094)
- 管理(97606)
- 研究(89252)
- 理学(84628)
- 理学院(83750)
- 管理学(82349)
- 管理学院(81893)
- 中国(69337)
- 农(66448)
- 科学(54829)
- 京(51361)
- 农业(50937)
- 财(48306)
- 业大(46267)
- 所(45200)
- 中心(42331)
- 研究所(40990)
- 江(40213)
- 财经(37612)
- 经(34324)
- 范(33286)
- 师范(32913)
- 农业大学(32020)
- 经济学(31956)
- 北京(31459)
- 院(31035)
- 州(30973)
- 基金
- 项目(173305)
- 科学(136657)
- 研究(126769)
- 基金(125944)
- 家(111106)
- 国家(110014)
- 科学基金(93615)
- 社会(84156)
- 社会科(78554)
- 社会科学(78527)
- 省(69040)
- 基金项目(66631)
- 自然(59068)
- 自然科(57723)
- 自然科学(57706)
- 划(57214)
- 自然科学基金(56713)
- 教育(55845)
- 编号(51913)
- 资助(49022)
- 成果(41348)
- 发(39158)
- 重点(38547)
- 部(37963)
- 农(36892)
- 创(36066)
- 课题(35368)
- 国家社会(34735)
- 创新(33616)
- 科研(32674)
- 期刊
- 济(128509)
- 经济(128509)
- 研究(73436)
- 农(71064)
- 中国(53923)
- 农业(47656)
- 学报(44205)
- 科学(40412)
- 财(34678)
- 大学(34287)
- 学学(32917)
- 管理(31893)
- 融(29060)
- 金融(29060)
- 业经(27955)
- 教育(24366)
- 业(22341)
- 技术(19165)
- 经济研究(18800)
- 问题(18298)
- 财经(18072)
- 版(15663)
- 农村(15592)
- 村(15592)
- 经(15501)
- 农业经济(15402)
- 世界(14059)
- 业大(13149)
- 经济问题(12409)
- 科技(12322)
共检索到38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基本形成了七大社会阶层,即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加速期,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日益影响到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造成了农村中间阶层的流失等问题。我们应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优化农村经营环境,鼓励人力资源返乡下乡,从而优化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美丽家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刘茜 李姚军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过分化和整合,基本形成了七大社会阶层,即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要解决好普遍性的民生需求和政策要求,还应结合农村社会分层结构,考虑不同社会阶层的民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以此来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寻找加速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政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湖北与浙苏粤的农村城镇化率、乡镇企业集群和就业集聚度的比较与分析,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乡镇企业集群提供了长期稳定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吸收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迁移,导致农村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解释了苏浙粤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而湖北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晚、规模小;提出了以乡镇企业集群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速农村家庭迁移的农村城镇化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成斌,卢福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均质同构的社会结构从根本上被打破,尤其是在较发达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充分。浙江省10个村庄的职业分层、收入分层和消费分层状况表明,农村社会的分化变迁与其非农化水平密切相关,由于非农化水平的差异,当前农村社会的分层呈现出多元化、非均衡性、非充分性等特征。从分层总体结构上看,浙江省农村社会的“橄榄型”阶层结构已经初步形成。
关键词:
非农化 浙江省 农村 社会分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林德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近五年来城镇化率从45.9%提高到52.6%,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并不高,这不符合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要求。文章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城镇和城镇化内涵、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存在误解或曲解,而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特色、整体推进是当前推动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现状 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勋
农村小城镇化能有效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已成共识 ,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本文建立以政府和农民为局中人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奕模型 ,在其纳什均衡解和约束机制的基础上 ,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各种问题的成因 ,并给出在有限投入情况下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化 完全信息静态博奕 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广超 钱大胜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城镇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一个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客观上是有利于社会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毋庸置疑需要面对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土地整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云 雷海章
20 0 2年 ,我国城镇化率为 39.1 %。纳瑟姆曲线昭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初步进入高速发展期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面临学习滞后、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以及安全堪忧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把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并降低入学门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发挥学校和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儿童 青少年教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隆臻 牛欢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 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培坤 崔宗亚 周明珠
上海农村城镇化前景及对策潘培坤,崔宗亚,周明珠近年来,上海郊区农村运用小城镇建设与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相结合的办法,使原先存在的布局分散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最近,我们对闵行、宝山、嘉定、奉贤及马陆、罗南、洪庙、江海等区(县)、乡(镇)进行了调查,就如何进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革命时期,党将农村社会分层与革命任务紧密结合,对农村社会分层提出了正确理论,针对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路线和政策。建国后,党依据有关的农村社会分层理论和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和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经济分层标准消解,政治分层标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新的分层结构,党的系统性理论和政策没有提出,但仍有不少针对性政策。党关于农村社会分层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