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4)
- 2023(14626)
- 2022(11669)
- 2021(10718)
- 2020(8706)
- 2019(19757)
- 2018(19078)
- 2017(36053)
- 2016(18941)
- 2015(20670)
- 2014(20003)
- 2013(19240)
- 2012(16977)
- 2011(14886)
- 2010(14298)
- 2009(12591)
- 2008(11623)
- 2007(9791)
- 2006(8227)
- 2005(6910)
- 学科
- 济(78277)
- 经济(78193)
- 业(51773)
- 管理(49913)
- 企(38251)
- 企业(38251)
- 方法(35193)
- 数学(31883)
- 数学方法(31478)
- 农(28686)
- 中国(22401)
- 财(21408)
- 农业(20508)
- 业经(19273)
- 贸(17933)
- 贸易(17928)
- 易(17538)
- 地方(16714)
- 学(13876)
- 出(12939)
- 制(12373)
- 环境(12086)
- 发(11667)
- 务(11515)
- 财务(11472)
- 财务管理(11449)
- 技术(10979)
- 企业财务(10884)
- 产业(10204)
- 银(10087)
- 机构
- 学院(253341)
- 大学(251396)
- 济(107167)
- 经济(105228)
- 管理(99673)
- 理学(87767)
- 理学院(86839)
- 管理学(85165)
- 管理学院(84728)
- 研究(81616)
- 中国(60430)
- 京(50343)
- 科学(48971)
- 财(48193)
- 农(39885)
- 财经(39369)
- 中心(39160)
- 所(37680)
- 业大(37051)
- 经(36210)
- 江(36142)
- 经济学(34857)
- 研究所(34690)
- 范(33735)
- 师范(33405)
- 经济学院(31879)
- 院(30993)
- 农业(30727)
- 北京(29831)
- 财经大学(29650)
- 基金
- 项目(187165)
- 科学(150705)
- 基金(140130)
- 研究(136280)
- 家(122402)
- 国家(121427)
- 科学基金(106401)
- 社会(91339)
- 社会科(86819)
- 社会科学(86803)
- 基金项目(75059)
- 省(72112)
- 自然(67995)
- 自然科(66524)
- 自然科学(66512)
- 自然科学基金(65292)
- 教育(62376)
- 划(60616)
- 资助(54811)
- 编号(53914)
- 重点(42387)
- 部(41528)
- 发(40843)
- 成果(40837)
- 国家社会(39691)
- 创(39316)
- 创新(36823)
- 科研(36443)
- 教育部(36339)
- 课题(35954)
- 期刊
- 济(108634)
- 经济(108634)
- 研究(69263)
- 中国(43464)
- 农(38272)
- 学报(37466)
- 科学(36615)
- 财(35833)
- 管理(34417)
- 大学(30063)
- 学学(28668)
- 农业(26415)
- 教育(22444)
- 技术(21591)
- 业经(19863)
- 融(19595)
- 金融(19595)
- 财经(18343)
- 经济研究(18129)
- 经(15816)
- 问题(15619)
- 业(13075)
- 贸(12872)
- 版(12403)
- 资源(12289)
- 统计(11649)
- 科技(11363)
- 技术经济(11280)
- 现代(11184)
- 商业(11015)
共检索到35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 黄帅金
在贫困乡城转移的现实背景下,基于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城镇化的人口、就业和空间三个方面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和城市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不同城镇化指标对贫困减贫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大于就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就业城镇化对城市减贫效应大于人口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人口和就业城镇化不仅具有直接的减贫效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矩阵和嵌套矩阵中更为显著。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一个门槛值而低于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增;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正云 宋金平 赵晓迪
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相适应,而城镇-生态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和异质性导致二者间的互动关系趋于复杂化。通过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生态溢出效应的机制梳理,基于STIRPAT分析框架,采用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对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生态溢出效应的空间关联和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演变呈现较高强度的空间关联和非对称格局,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且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特征,区域间的正向辐射强于本地区发展的直接溢出,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则对邻近地区具有短时期的负向外溢;动态上二者间的溢出效应形式受到显著的单一门槛约束表现为非均衡的“U”型演化轨迹。由此,提出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策略,准确把握二者发展的动态关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战伟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测算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性明显,属于低门槛值的省份逐渐减少,而属于高门槛值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政策时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向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并注重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江 齐硕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7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普惠金融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地区普惠金融的实际发展水平。随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当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普惠金融发展会阻碍贫困减缓,只有当其跨越自身低水平门槛0.0822时,才能有效促进贫困减缓,且当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时,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 门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永景 孙瑞峰 朱哲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引领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和城镇变迁,粤桂两省文化相近、水陆相接,是产业转移与融合发展的理想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粤桂产业转移与人口城镇化进程,发现粤桂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相对较弱,且广西人口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广东。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产业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发现粤桂地区产业转移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广东经济规模相近的城市间产业转移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广西的城市间则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极、打造高效集聚载体、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广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能 赵增耀
空间异质性使得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假设难以解释农业公共投资与贫困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此,本文研究基于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考察农业科研投资与农村减贫的非线性空间联系。本文研究表明,农业科研投资的减贫效应明显,但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农业科研投资的减贫效应存在空间外溢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解释了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与贫困发生率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农业科研投资的减贫效应存在门槛特征,即农业科研投资的减贫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关键词:
农业科研投资 减贫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翁辰
本文基于1997—201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农村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短期看,相邻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本地区农村贫困减缓,但长期看,则会抑制本地区农村贫困减缓;农村金融发展对于贫困减缓还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的情况。此外,农村经济发展抑制了农村贫困减缓,而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利于减缓贫困。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忠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并考察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与贫困率在空间上呈非线性均衡分布,而且对于减贫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性,同时存在着门槛特征,即减贫弹性随公共文化投入强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而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递增后递减。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空间溢出 门槛特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耀彬 冷青松
集聚理论认为,人口集聚可能通过外部性影响雾霾污染的变化,而且由于空间的异质性使得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假设难以表述二者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该文选取2003年—2016年中国20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口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的效应.2)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在跨过门槛值3.961之前,人口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在跨过门槛值之后,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出现边际递减现象.由此,提出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联防治霾政策、重点关注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灵活处理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非线性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溢出 门槛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崔学刚 王成新 王雪芹 王波涛
我国城市存在着贫困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贫困阶层内卷化、贫富空间割据化等贫困现象,这主要由于市民谋生能力不强、原有家庭基础不雄厚、日常支出趋于刚性、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所致。面对城市贫困问题及其社会影响,应当大力提升市民自身素质,不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贫困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燕
文章研究并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城镇化扶贫效应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背景下流通产业拥有一定的扶贫作用,且与城镇化扶贫产生了协同效应。由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中西部地区应重视流通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扶贫作用,深度拓展农产品、农加工产品的零售营销、旅游营销和网络销售等销路;第二,完善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第三,中西部区域流通产业应均衡发展;第四,充分发挥流通扶贫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流通扶贫 新型城镇化 中西部流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欧阳博强 王振华
城市经济是实现中国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城市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并利用2001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背景下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通过更换量化指标、更换空间权重矩阵、细分样本区域及更换空间计量模型后,发现该结论仍然稳健。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欧阳博强 王振华
城市经济是实现中国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根据产业结构理论,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城市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并利用2001~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背景下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通过更换量化指标、更换空间权重矩阵、细分样本区域及更换空间计量模型后,发现该结论仍然稳健。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