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42)
- 2023(20812)
- 2022(17305)
- 2021(15987)
- 2020(13396)
- 2019(30428)
- 2018(30139)
- 2017(57940)
- 2016(31368)
- 2015(34966)
- 2014(34826)
- 2013(34132)
- 2012(31304)
- 2011(27977)
- 2010(28062)
- 2009(25698)
- 2008(25361)
- 2007(22646)
- 2006(20055)
- 2005(18198)
- 学科
- 济(132575)
- 经济(132425)
- 业(105894)
- 管理(98155)
- 企(90915)
- 企业(90915)
- 方法(56443)
- 数学(46059)
- 数学方法(45471)
- 中国(38999)
- 农(38965)
- 业经(37071)
- 财(36759)
- 地方(29700)
- 农业(27035)
- 制(26178)
- 务(25143)
- 财务(25058)
- 财务管理(25013)
- 学(24205)
- 企业财务(23719)
- 理论(23397)
- 技术(23290)
- 贸(22753)
- 贸易(22735)
- 和(22490)
- 银(22363)
- 银行(22319)
- 易(22038)
- 行(21337)
- 机构
- 学院(440213)
- 大学(438675)
- 济(178812)
- 管理(176596)
- 经济(175028)
- 理学(151064)
- 理学院(149451)
- 管理学(146881)
- 管理学院(146055)
- 研究(145807)
- 中国(115087)
- 京(94581)
- 科学(88798)
- 财(84766)
- 所(72293)
- 农(71854)
- 中心(67456)
- 江(67152)
- 财经(66828)
- 研究所(65256)
- 业大(64056)
- 经(60811)
- 北京(59882)
- 范(56817)
- 师范(56273)
- 农业(55687)
- 州(54105)
- 院(53412)
- 经济学(53335)
- 财经大学(49546)
- 基金
- 项目(294538)
- 科学(232788)
- 研究(216996)
- 基金(213812)
- 家(185375)
- 国家(183727)
- 科学基金(159489)
- 社会(137772)
- 社会科(130562)
- 社会科学(130529)
- 省(115262)
- 基金项目(112608)
- 自然(103061)
- 自然科(100750)
- 自然科学(100728)
- 教育(99096)
- 自然科学基金(98908)
- 划(96181)
- 编号(88823)
- 资助(87922)
- 成果(71363)
- 重点(65411)
- 发(65036)
- 部(64337)
- 创(62382)
- 课题(60583)
- 创新(57789)
- 国家社会(56825)
- 科研(55999)
- 教育部(55473)
- 期刊
- 济(202953)
- 经济(202953)
- 研究(132709)
- 中国(88886)
- 管理(69843)
- 财(66785)
- 农(66403)
- 学报(65652)
- 科学(62235)
- 大学(51165)
- 教育(48327)
- 学学(48030)
- 农业(45568)
- 融(44755)
- 金融(44755)
- 技术(40947)
- 业经(35193)
- 财经(32630)
- 经济研究(31398)
- 经(27990)
- 问题(26384)
- 业(25379)
- 技术经济(22887)
- 图书(22796)
- 现代(21008)
- 理论(20793)
- 科技(20663)
- 商业(20062)
- 版(20006)
- 统计(19655)
共检索到66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汇潮 江生忠
近年来保险业增速放缓、金融同业竞争压力增大、行业发展空间被压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共同推进下的新型城镇化及保险业"国十条"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动力。基于实证ECM模型发现,城镇化率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长期协整正相关,城镇化率每增加1%。保险深度提高0.6114%,保险密度增加5.26465%;根据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身保险深度增加0.6138%,财产险保险深度增加0.1727%,人身保险密度增加5.0873%,财产险保险密度增加0.2313%,城镇化率对人身险的深化作用强于财险;与此同时,对比不同城镇化率面板发现,城镇化率越高,对保险密度深化的促进作用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
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重点所在。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流通业作为带动新型城镇化资源集聚、产业集成的重要产业,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此,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长期静态关系的实证模型,并使用两类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校验,最终得出结论:流通业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随着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城镇化规模将不断扩大。此外,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差异,长期来看,流通产业贡献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最为明显,其次是流通产业效率和流通产业规模。而从短期来看,这一顺序则恰好相反。对此,要规范流通业市场,促进流通市场发展,进而提高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郑皓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内部协同发展基本内涵的分析,将城镇化分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五个系统,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使用SPSS对我国2015-2024年间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并使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各指标对于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的贡献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存在明显的东部沿海、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对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丛颖睿
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间存在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间的长期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流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流通业发展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城镇化可为流通业发展营造广阔的市场环境,为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供充足动力。因此,为推动流通业发展和城镇化沿着一条均衡路径长期持续进行,要着眼于长远,注重流通业固定资产长期稳定投入,稳步开发居民消费;要建立连接全国各城镇的流通网,提高流通便利性与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商品供应...
关键词:
流通业 城镇化 正向关系 短期波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星池 曾庆均
本文利用2003-2011年我国3 0个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各省市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两者相互促进作用大致呈反比例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商贸流通业 变系数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慧 曾冰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化发展影响机制基础上,首先采用Moran指数对中部地区地级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地级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进而分别建立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对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但通过与普通计量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忽视空间因素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存在高估现象,此外,在影响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其他因素中,非农产业发展起到突出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志峰 温剑波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保险发育程度与城镇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下半程,重点是打破城乡二元以及城市二元结构的制度藩篱,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发挥商业保险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城镇化 社会保障 保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燕
城镇化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对1995—201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地方财政支出及工业发展水平对我国城镇化有显著促进作用。由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也不同,对于东部地区,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地方财政支出显著的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中部地区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而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城镇化,对城镇化有推动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地方财政支出和教育水平。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各自发展情况,来寻求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财政支出 工业 服务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丁墨海 王丹阳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3SLS方法研究了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的正向影响机制:保险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发挥其特有的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功能;反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拉动该地区对保险的需求,从而带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该结论有利于监管当局改革政策法规,发挥保险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也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立辉 曾福生
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XTTobiT、FE和RE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分析城镇化发展指标是否对农业贸易开放度产生了影响。从计量结果来看,城镇化率对农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系数在0.010.02之间波动,且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城镇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将通过粮食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影响着农业贸易开放度;人口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占比均对农业对外开放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农业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都将加速推动中国农业的外向程度和分工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冀福俊
文章利用1990—2013年128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钱纳里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国家一般规律,相较于国际一般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路径,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略显滞后。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个体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主要是由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安排所导致,且这种制度障碍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因此,要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政府的政策制度安排进行不断变革。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刘培勤 朱四伟
文章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开发规划,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将中国分为东部、泛中部、泛西部,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就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水平来看,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及前期城镇化率对当期城镇化水平作用显著。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第二、三产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引致作用对城镇化提升作用很明显;从东部来说,金融发展作用于第三产业进而作用于城镇化的影响力不明显;从泛中部、泛西部来说,这两个地区的金融对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不充分。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城镇化 GMM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炳男
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的日益加大给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带来了严重挑战。文章在修正城镇化率指标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作用对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作用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经济开放度、金融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政府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最大,职业教育水平对中部地区影响最为显著,产业发展水平阻碍了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作用 职业教育 金融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