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0)
- 2023(13360)
- 2022(10558)
- 2021(9793)
- 2020(8089)
- 2019(18212)
- 2018(17768)
- 2017(34291)
- 2016(17956)
- 2015(19911)
- 2014(19365)
- 2013(18454)
- 2012(16169)
- 2011(14020)
- 2010(13354)
- 2009(11714)
- 2008(10875)
- 2007(9066)
- 2006(7559)
- 2005(6356)
- 学科
- 济(72775)
- 经济(72698)
- 管理(50195)
- 业(48122)
- 企(38900)
- 企业(38900)
- 方法(34690)
- 数学(31277)
- 数学方法(30889)
- 农(20818)
- 中国(20620)
- 财(19928)
- 贸(17183)
- 贸易(17176)
- 易(16817)
- 业经(16586)
- 地方(14588)
- 农业(13788)
- 出(12501)
- 学(12103)
- 环境(11778)
- 制(11774)
- 务(11633)
- 财务(11591)
- 财务管理(11564)
- 技术(11330)
- 企业财务(10976)
- 理论(9927)
- 划(9832)
- 发(9699)
- 机构
- 大学(239431)
- 学院(239221)
- 济(102316)
- 经济(100554)
- 管理(95895)
- 理学(84711)
- 理学院(83857)
- 管理学(82358)
- 管理学院(81931)
- 研究(75703)
- 中国(55894)
- 京(48087)
- 财(46042)
- 科学(45469)
- 财经(38001)
- 农(37551)
- 中心(36495)
- 业大(35634)
- 经(35092)
- 所(34752)
- 江(34002)
- 经济学(33639)
- 研究所(32038)
- 经济学院(30799)
- 范(30272)
- 师范(29949)
- 农业(29375)
- 财经大学(28918)
- 院(28432)
- 北京(28297)
- 基金
- 项目(178365)
- 科学(143652)
- 基金(134476)
- 研究(128328)
- 家(117929)
- 国家(117067)
- 科学基金(102772)
- 社会(86562)
- 社会科(82484)
- 社会科学(82467)
- 基金项目(71904)
- 省(68191)
- 自然(66396)
- 自然科(65029)
- 自然科学(65013)
- 自然科学基金(63830)
- 教育(58859)
- 划(57643)
- 资助(52955)
- 编号(49629)
- 部(40103)
- 重点(40064)
- 发(38240)
- 国家社会(38027)
- 创(37893)
- 成果(37548)
- 创新(35545)
- 教育部(35203)
- 科研(34906)
- 人文(34567)
- 期刊
- 济(100210)
- 经济(100210)
- 研究(65290)
- 中国(40460)
- 学报(36545)
- 财(35068)
- 农(34254)
- 管理(34140)
- 科学(33931)
- 大学(28913)
- 学学(27420)
- 农业(23377)
- 技术(20578)
- 教育(20527)
- 融(18817)
- 金融(18817)
- 财经(18154)
- 业经(17129)
- 经济研究(17124)
- 经(15721)
- 问题(14557)
- 贸(12636)
- 业(12497)
- 版(11239)
- 科技(11067)
- 统计(10943)
- 技术经济(10841)
- 现代(10657)
- 资源(10648)
- 理论(10373)
共检索到330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为研究城镇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利用中国31省(市、自治区)2000—2016年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化肥面源污染表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动态演进轨迹。城镇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伴随着人均收入跨越各省份的门槛值,城镇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由扩张效应主导转变为质量效应主导,即从促进转变为抑制。城镇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且空间溢出远大于城镇化对本省份造成的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可能将化肥面源污染"转嫁"给邻近省份。
关键词:
城镇化 化肥面源污染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慧 杨飞 陆迁
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农业碳排放量,采用空间Moran?s I指数分析农业碳排放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7—2019年,农业碳排放的高低排序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农业碳排放和城镇化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呈现集聚的特征;城镇化不仅直接影响本省农业碳排放,也通过间接效应影响邻省农业碳排放,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相互抵消的现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璇 沈满洪 谢慧明 沈伟腾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陆源污染防治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对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2006—2015年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地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陆源污染排放。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陆源污染排放,还会外溢到邻近地区,进而促进陆源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同时发现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在时间上呈现不断攀升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此外陆源污染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呈现在地区集聚的规模污染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能生 李建明
从产业空间布局视角出发,将反映城市间交通联系的运输距离矩阵及经济距离矩阵引入空间杜宾模型,采用地级城市AOD和AQI两套雾霾数据,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产业集聚与交通运输互动对雾霾溢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交通因素后,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显著地产生了雾霾污染的区域传输效应,多样化集聚作用不明显;(2)产业专业化集聚通过加大交通运输压力引起的雾霾区域传输效应对大中小城市均作用显著,多样化集聚仅对中小城市作用显著,而对大城市表现出促进减排的负向溢出效应;(3)产业集聚与交通运输相互作用产生的区域传输效应存在有效边界和最强作用区间。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城市差异化产业空间布局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引入财政透明度,实证分析财政信息透明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双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绿色创新能力上升趋势明显,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性;(2)财政信息透明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财政信息透明度分值在25.916以下时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呈现正效应,介于25.916~64.840之间时促进效应增强,跨过门槛值64.840后,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创新预期收益趋于稳定等原因,对区域绿色创新能力产生微弱的负效应。基于此,对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燕
文章研究并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城镇化扶贫效应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背景下流通产业拥有一定的扶贫作用,且与城镇化扶贫产生了协同效应。由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中西部地区应重视流通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扶贫作用,深度拓展农产品、农加工产品的零售营销、旅游营销和网络销售等销路;第二,完善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第三,中西部区域流通产业应均衡发展;第四,充分发挥流通扶贫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流通扶贫 新型城镇化 中西部流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战伟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测算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性明显,属于低门槛值的省份逐渐减少,而属于高门槛值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政策时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向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并注重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 黄帅金
在贫困乡城转移的现实背景下,基于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城镇化的人口、就业和空间三个方面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和城市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不同城镇化指标对贫困减贫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大于就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就业城镇化对城市减贫效应大于人口和空间城镇化的减贫效应。人口和就业城镇化不仅具有直接的减贫效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矩阵和嵌套矩阵中更为显著。城镇化对农村减贫效应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门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一个门槛值而低于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增;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边际收益递减。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欢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6年26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门槛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当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正相关;当金融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负相关;(2)整体上金融发展显著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各地在权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应根据当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政策,使金融发展成为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门槛模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桃 王旭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计算的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前提下,采用莫兰指数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具有集聚效应;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环境税强度对农业面源污染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环境税强度负向影响本省份的农业面源污染强度,正向影响邻近省份的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因此,在增强各省份环境税强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各省份环境税强度的统筹协调,还要推动农业发展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既注重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又保证国家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关键词:
环境税 农业面源污染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文章以2009-2013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之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空间计量Morans’I指数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取8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对模型进行普通回归以及空间回归结果均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对空间效应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进行分解,发现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能够显著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0912%,而消费、政府支出的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正云 宋金平 赵晓迪
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相适应,而城镇-生态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和异质性导致二者间的互动关系趋于复杂化。通过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生态溢出效应的机制梳理,基于STIRPAT分析框架,采用空间计量和面板门槛模型对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生态溢出效应的空间关联和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演变呈现较高强度的空间关联和非对称格局,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且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特征,区域间的正向辐射强于本地区发展的直接溢出,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则对邻近地区具有短时期的负向外溢;动态上二者间的溢出效应形式受到显著的单一门槛约束表现为非均衡的“U”型演化轨迹。由此,提出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策略,准确把握二者发展的动态关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一鑫 卢泓宇
利用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2)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有效推进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3)现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过度干预都会制约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