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2)
- 2023(11415)
- 2022(8865)
- 2021(7986)
- 2020(6312)
- 2019(13984)
- 2018(13916)
- 2017(26847)
- 2016(14718)
- 2015(16206)
- 2014(16292)
- 2013(15563)
- 2012(13784)
- 2011(12306)
- 2010(12169)
- 2009(11497)
- 2008(11385)
- 2007(10420)
- 2006(9256)
- 2005(8813)
- 学科
- 济(54965)
- 经济(54866)
- 管理(45472)
- 业(41983)
- 企(34789)
- 企业(34789)
- 方法(18702)
- 中国(18609)
- 农(17956)
- 制(17881)
- 财(17809)
- 业经(15648)
- 数学(15624)
- 数学方法(15434)
- 体(12583)
- 农业(11720)
- 银(11440)
- 地方(11424)
- 银行(11424)
- 学(11010)
- 行(10914)
- 务(10617)
- 财务(10585)
- 财务管理(10558)
- 融(10493)
- 金融(10489)
- 体制(10292)
- 企业财务(10122)
- 技术(9142)
- 发(9134)
- 机构
- 学院(204553)
- 大学(203331)
- 济(82837)
- 经济(80933)
- 管理(73677)
- 研究(71034)
- 理学(62741)
- 理学院(62036)
- 管理学(60955)
- 管理学院(60568)
- 中国(53519)
- 财(43141)
- 京(42581)
- 科学(41782)
- 所(35361)
- 农(33993)
- 财经(33177)
- 江(32686)
- 中心(32208)
- 研究所(31721)
- 经(30124)
- 业大(28844)
- 范(27018)
- 师范(26736)
- 经济学(26576)
- 北京(26270)
- 农业(26164)
- 院(26120)
- 州(25667)
- 财经大学(24655)
- 基金
- 项目(136419)
- 科学(108439)
- 研究(102012)
- 基金(99300)
- 家(86719)
- 国家(85979)
- 科学基金(73593)
- 社会(66892)
- 社会科(63283)
- 社会科学(63268)
- 省(53605)
- 基金项目(51797)
- 教育(47151)
- 自然(45446)
- 划(44996)
- 自然科(44386)
- 自然科学(44374)
- 自然科学基金(43598)
- 编号(40846)
- 资助(38882)
- 成果(34487)
- 重点(31311)
- 制(31042)
- 部(30428)
- 发(29865)
- 课题(29641)
- 创(28852)
- 性(28365)
- 国家社会(28353)
- 创新(27050)
共检索到31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银
撤村转居后,转制社区经济功能弱化而社会管理功能亟待加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转制社区尚未实现城市化转型,存在居民思想观念没有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兼容等现象。转制社区应以思想文化转型为先导,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原则,以就业转型为导向,走社区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和社区管理适应性转型路子。建议在社区下设立"邻里小组"并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转制社区社会管理建设;允许农民"带土进城"和建立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区,提高转居农民城市社区适应性。
关键词:
转制社区 适应性转型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占锋 吴丽娟 李琳
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更加凸显。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民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均未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H镇Z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后农民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性状况,进而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适应性较高的缘由,以此总结此类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就地城镇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华勇
低碳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兼顾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现实选择,实现城镇化的低碳发展需要在发展理念上运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引领、规划控制上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基底保障、产业支撑上以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和新兴低碳产业培育来匹配、空间形态将低碳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来发挥集聚集约效应、城乡关系上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来探索符合不同地域的低碳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镇化 低碳 低碳城镇化 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兰 张秀娥
城镇化可以有效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加快推进制度改革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娟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包容性增长包括包容性生产、包容性分配、包容性交换和包容性消费四个方面;然后明确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路径是多元化、立体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机组合;最后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提出了由城镇化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内涵 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雪梅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生活质量;城镇化不是人为设计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手段,不能单由政府推动。以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历史坐标,转变发展观念,确立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定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办学自主权,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搞清楚"谁的城镇化"和"谁来城镇化"这两个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及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互动。
关键词:
地方高校转型 城镇化 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超军 马雪琴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作用。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兵团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农垦"特色,第一产业在兵团GDP中占比较大,这是兵团产业发展的显著性特征之一。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兵团长期徘徊于农业经济状态,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内部结构不合理。文章运用VAR模型,对新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全面阐述人的城镇化概念和内涵,并深入梳理当前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人的城镇化建设,要以为城镇人口提供均等化的就业、住房、教育、卫生和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努力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有序实现市民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过得好,为全面建成宜居城镇奠定基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分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政府角色错位、内在驱动力不足、人的城镇化严重不足、布局亟待优化调整等问题;然后指出推进城镇化需要关注产业经济发展、城镇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等三个发展维度;最后提出我国社会的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培育与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政府职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问题。
关键词:
建筑业 新型城镇化 发展维度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光全 胡卫东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内容和科学要求。作为道路与手段的新型城镇化和作为状态与过程的健康城镇化之间紧密相连,亟需在理论层面对健康城镇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在理论上作出回答。论文从在国内外城镇健康发展相关内容评述的基础上,从健康城镇化的内涵、动力机制和状态划分三个层面对健康城镇化的研究进行了理论建构,以期更好地引领和指导现实中城镇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最后,对健康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从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上给出了若干理论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城镇化的主体对象"人"的素质,其中一个核心使命是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而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与新型城镇化存在着复杂的联动关系。从不同维度审视,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联动关系可呈现出"闭式循环""主体交互""层次耦合"等多元联动逻辑。为推动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应构建具有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创建主体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和助力激发层次之间的耦合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小琪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城镇化正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头。应当以制度创新来引领、推动城镇化转型,变城镇化行政主导为市场和社会公众主导,变农民"被动型"城镇化为"主动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城镇化 转型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雷 王思贤
"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制的推行,使得离散型多村庄转向同质型自治共同体,在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实现农村集体资产集约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现实中多村庄的撤并不彻底,就地内生农村城镇化动力不足。厘清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合村并居场域"和"资产统合场域"两个子场域内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由此提出"大村庄制"模式下农村社区复合治理建设新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水根 徐宇琼
通过提出"产业适应性"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简要界定,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适应性选择的内在机理,构建产业适应性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Weaver-Thomas模型,以湖南省工业战略产业选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5个产业部门可以作为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支持产业,因此,应加强产业适应性选择研究、重视区域产业耦合机制构建、精心培育城镇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远 龚新蜀
本文分析了新疆城镇化路径演化的特征:即重北轻南、重量轻质、重发展轻安全、市场机制发育不足而政府调控作用明显。指出新疆城镇化在功能定位、发展路径、行政体制背景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必须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提出新疆城镇化的政府调控路径,应加强政府财政对城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培育支柱产业、调整发展战略、协调好利益冲突与新疆城镇化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