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9)
- 2023(12989)
- 2022(10477)
- 2021(9277)
- 2020(7463)
- 2019(16627)
- 2018(16730)
- 2017(31466)
- 2016(16954)
- 2015(19075)
- 2014(19134)
- 2013(18825)
- 2012(17577)
- 2011(16165)
- 2010(16349)
- 2009(15138)
- 2008(14579)
- 2007(12943)
- 2006(12121)
- 2005(11462)
- 学科
- 济(93643)
- 经济(93555)
- 管理(42456)
- 业(39745)
- 地方(28851)
- 中国(28655)
- 企(28622)
- 企业(28622)
- 农(24487)
- 方法(24283)
- 数学(20742)
- 数学方法(20564)
- 业经(20553)
- 学(18243)
- 农业(17000)
- 地方经济(16547)
- 发(15175)
- 制(14674)
- 财(14026)
- 融(13665)
- 金融(13663)
- 银(13244)
- 银行(13223)
- 环境(12993)
- 行(12915)
- 贸(12403)
- 贸易(12390)
- 易(11803)
- 产业(11546)
- 发展(11211)
- 机构
- 学院(243528)
- 大学(242250)
- 济(108731)
- 经济(106482)
- 研究(94672)
- 管理(86607)
- 中国(72731)
- 理学(72155)
- 理学院(71178)
- 管理学(70025)
- 管理学院(69548)
- 科学(55467)
- 京(54010)
- 所(48439)
- 财(47396)
- 研究所(43356)
- 中心(42227)
- 农(41528)
- 江(39700)
- 财经(36464)
- 范(35431)
- 师范(35133)
- 北京(34821)
- 经济学(34329)
- 院(34056)
- 业大(33845)
- 经(32862)
- 农业(31792)
- 州(31640)
- 经济学院(30381)
- 基金
- 项目(154472)
- 科学(121502)
- 研究(116079)
- 基金(109597)
- 家(95191)
- 国家(94338)
- 科学基金(80266)
- 社会(75305)
- 社会科(71236)
- 社会科学(71220)
- 省(61286)
- 基金项目(57274)
- 教育(51382)
- 划(51197)
- 自然(48367)
- 编号(47213)
- 自然科(47170)
- 自然科学(47160)
- 自然科学基金(46299)
- 资助(43787)
- 发(40378)
- 成果(38956)
- 重点(35190)
- 课题(34236)
- 发展(33005)
- 部(32855)
- 展(32472)
- 创(31616)
- 国家社会(31532)
- 创新(29737)
- 期刊
- 济(139010)
- 经济(139010)
- 研究(82662)
- 中国(61039)
- 农(40824)
- 科学(35606)
- 财(35007)
- 管理(34894)
- 学报(34589)
- 教育(28430)
- 农业(27351)
- 大学(26596)
- 融(26448)
- 金融(26448)
- 学学(24681)
- 技术(22771)
- 经济研究(22398)
- 业经(22367)
- 财经(18501)
- 问题(18418)
- 经(16243)
- 业(14396)
- 世界(13113)
- 贸(13074)
- 技术经济(13057)
- 资源(12856)
- 国际(12224)
- 图书(12168)
- 现代(12100)
- 发(11877)
共检索到402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冬
新时期城镇化内涵不再仅以城镇化率作为简单的衡量标准,而是由人口、经济、土地等分系统组成的复合体系。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土地三方面着眼,选取21个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天津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并进一步讨论天津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表明,1990—2012年天津的城镇化综合协调程度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城镇化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尤以人口和土地的增幅最为迅猛;内部协调发展指数,1995年以前趋于不断提高,1996—2012年间协调度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因不同时期城镇化的主导因素变换...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度 中期 成熟期 天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选取西安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西安市2002—2012年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土地的协调发展状况。2002—2012年西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2006年之前为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之后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度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由2002年的0.154 0上升为2012年的0.976 8;人口城镇化系统中人口构成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不均衡,人口构成增长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稳定于较低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安市政府应在保持人口与土地优度协调发展态势的同时,着力提高城镇居民的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忠 游斌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重要基础。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构建天津市"三化"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学建模,计算1992~2011年度"三化"子系统协调度并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评价各个年度的协调度,进而计算天津市"三化"发展协调度。结果发现,自2005年起,天津市"三化"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失调现象日趋严重。最后就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发展协调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岩 杨丹 李二玲 李颜颜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结构、发展能力、生活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产出等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指标体系,以耦合协调模型为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003—2013年人口与土地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呈不协调趋势。除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指数(0.113)与土地城镇化指数(0.094)差距较小外,其余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中郑州市、信阳市、宿州市、泰安市二者的指数值差距较大;(2)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发展与耦合度由轻度不协调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岩 杨丹 李二玲 李颜颜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结构、发展能力、生活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产出等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指标体系,以耦合协调模型为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003—2013年人口与土地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呈不协调趋势。除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指数(0.113)与土地城镇化指数(0.094)差距较小外,其余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中郑州市、信阳市、宿州市、泰安市二者的指数值差距较大;(2)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发展与耦合度由轻度不协调类土地滞后型向勉强调和协调类土地滞后型阶段转变;(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对比类型始终表现为土地滞后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继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文杰
以世界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亚、墨西哥、巴西)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并反映其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测算各国家人口、生态、经济、社会城镇化水平,结合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测算各类型城镇化间绝对与相对差异。研究表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经济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生态城镇化次之,社会与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印度尼西亚、巴西、中国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较高,属于第一等级,其经济城镇化优势远超于其他类型城镇化,墨西哥与印度属于第二等级,各类型城镇化不相伯仲,埃及、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属于第三等级,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与社会城镇化优势潜力较弱,其中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经济城镇化、巴西生态城镇化发展最为突出;城镇化等级越高的国家,其城镇化的综合平均水平越大,但与绝对、相对差异无显著关联性,表现为相对差异整体高于绝对差异,第二等级国家的各城镇化间均衡化显著,第一与第三等级国家不均衡程度较大,其中印度尼西亚不均衡化程度最高,墨西哥与印度呈现和谐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莉 张小林 潘义勇 张春梅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显示,1998-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1998-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2005),最后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丽霞 苑韶峰 王雪禅
研究目的: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差异。研究方法:采用重心转移模型以及人口城镇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的方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69县市的城镇人口增长率分布在0—46.37%之间;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分布在0—149.70%,从数量上比较,部分城市二者出现失调现象;(2)通过重心转移模型发现,2005—2010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了1891.04 m,建成区扩展的重心由南向北转移5029.73 m,二者重心转移的方向有所差异;(3)41个县市的协调性指数都达到了0.9以上,说明这些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协调;10个县市的协调性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金碧 冯长春
本文从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城镇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人口、经济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评价模型,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将城镇化各维度同比例变化视为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不合理的;(2)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粗放,非农经济就业吸纳能力不足,非农劳动力未得到有效发挥,致使经济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超前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协调性总体呈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城镇化建设应以经济城镇化为动力,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支撑,提升城镇空间的经济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形成建设用地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非农劳动力增长与非农经济就业吸纳能力提升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高立 王雪琪 李发志 邹伟
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2004—2015年的人口、土地数据测算出各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协调度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速度最慢,区域间协调度差距也最大;(3)不管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都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促进效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4)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外,房地产经济其余相关变量对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同,对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 于立 张锐杰 沈昊婧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是否协调在过去几年倍受关注。选择了我国城镇化加速阶段中期(1996~2006年)这一时间段,通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离差系数模型对这10 a间我国各省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1)我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总体失调,土地城镇化超前;(2)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程度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发展阶段的省份表现出来的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增长速度及其协调程度不一样;(3)各省份应根据自身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 离差系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玉苗 金浩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整体协调发展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各设区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核心问题依然是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度的社会进步和高效率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加快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协调度 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