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4276)
- 2022(11991)
- 2021(11227)
- 2020(9235)
- 2019(21231)
- 2018(21595)
- 2017(41603)
- 2016(22829)
- 2015(25838)
- 2014(25938)
- 2013(25577)
- 2012(23135)
- 2011(20821)
- 2010(20631)
- 2009(18837)
- 2008(18001)
- 2007(15950)
- 2006(14259)
- 2005(12413)
- 学科
- 济(91842)
- 经济(91736)
- 业(66810)
- 管理(59362)
- 农(49092)
- 企(45005)
- 企业(45005)
- 方法(37162)
- 农业(32664)
- 数学(32186)
- 数学方法(31849)
- 中国(24976)
- 业经(24947)
- 地方(22165)
- 财(20334)
- 学(19202)
- 制(17219)
- 贸(15003)
- 贸易(14995)
- 发(14769)
- 易(14535)
- 环境(14045)
- 理论(13973)
- 技术(13929)
- 和(13432)
- 银(12882)
- 银行(12839)
- 策(12677)
- 体(12564)
- 行(12225)
- 机构
- 学院(318192)
- 大学(316018)
- 管理(127931)
- 济(124440)
- 经济(121635)
- 理学(111308)
- 理学院(110122)
- 管理学(108239)
- 管理学院(107698)
- 研究(106142)
- 中国(79848)
- 农(69277)
- 科学(67643)
- 京(67551)
- 业大(54494)
- 财(53227)
- 所(53116)
- 农业(53025)
- 中心(49491)
- 研究所(48586)
- 江(47129)
- 范(43577)
- 师范(43235)
- 财经(42712)
- 北京(42095)
- 经(38977)
- 州(38378)
- 院(37872)
- 经济管理(35349)
- 经济学(35303)
- 基金
- 项目(222871)
- 科学(174777)
- 研究(165428)
- 基金(160231)
- 家(139150)
- 国家(137893)
- 科学基金(118512)
- 社会(102994)
- 社会科(97049)
- 社会科学(97023)
- 省(88358)
- 基金项目(86716)
- 自然(76690)
- 自然科(74842)
- 自然科学(74825)
- 教育(73849)
- 自然科学基金(73453)
- 划(73011)
- 编号(70259)
- 资助(64044)
- 成果(55898)
- 重点(49084)
- 发(48520)
- 部(48489)
- 课题(46586)
- 创(45843)
- 创新(42657)
- 科研(42023)
- 国家社会(41601)
- 大学(40954)
- 期刊
- 济(142006)
- 经济(142006)
- 研究(90803)
- 农(70809)
- 中国(62404)
- 学报(51988)
- 科学(48334)
- 农业(47923)
- 管理(41894)
- 大学(39854)
- 财(37730)
- 学学(37477)
- 教育(34986)
- 业经(29019)
- 融(28211)
- 金融(28211)
- 技术(27052)
- 业(22695)
- 问题(20355)
- 经济研究(19625)
- 财经(19196)
- 图书(18290)
- 版(17141)
- 资源(16359)
- 经(16225)
- 科技(16087)
- 理论(15445)
- 农村(15145)
- 村(15145)
- 技术经济(14974)
共检索到463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淑军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体现,对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利用2010年农村住户普查数据和2011年城镇农村籍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对唐山市农村居民移居和农民工转户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受农民自身经济能力较低、农村乡土情结和各种经济利益牵绊、城镇户籍弱吸引力和经济弱吸纳力的多重影响,新的城乡反落差有所形成,致使当前农户移居意愿和农民工转户意愿不高。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以提升进城农民社会福利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作为发展方向,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辅以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土地制度、惠农政策的改革跟进,鼓励并引导农民向中...
关键词:
农户移居意愿 农民工转户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史清华
探索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其退出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风险社会理论,以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为例,利用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普遍薄弱,仅有11.50%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从风险感知来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总体感知度较高,66.37%的样本农户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中高度风险,其中政策兑现风险感知度最高,其次为保障风险和经济风险,人际情感风险感知度最低。风险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保障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弱。从风险态度来看,13.72%的样本农户为风险偏好型,风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偏好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中远郊农户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本文提出以满足农户居住保障和社会保障为核心制定多样化补偿方案,以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为关键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收入为抓手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康伟立
农村城镇化一直是我国学术界探讨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模式路径进行了研究,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培植乡镇企业、催生产业集群;土地要素的合理流转以及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等角度,提出了适合唐山市自身实际的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模式 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云 曾江辉 夏春萍
本文通过对1877名湖北籍农民工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得到66.8%的农民工喜欢城镇生活却只有7.3%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且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类型与户籍迁移分类政策呈现逆向选择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工作不稳定和社会保障缺失是农民工不愿意落户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赋予农村土地财产权,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工的转户热情,促进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迁移分类政策 落户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深度城镇化 进城落户意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以四川为例研究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并基于推拉理论对影响农民工落户决策的推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一方面表示适应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在城镇落户的有效意愿偏低。农民工不肯放弃农村户籍的主要顾虑有二:一是对城镇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与安全感,二是难以舍弃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既得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市民待遇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民工及其家庭同步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意愿 城镇 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慧 陆广春 曹乾 陶四海
本文对河北省唐山市665位外来农民工对医疗保险的认识、参加社会保险情况、更愿意参加哪种医疗保险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51.6%的农民工对医疗保险不熟悉或从未听说,但有34.7%的人认为医疗保险最重要;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工愿意参加哪种医疗保险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是必要的,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医疗保障 参保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妮雅 杨伟坤 马宇博
一、研究分析框架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农民工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体制因素,设计合理的社会体制会增加城市吸引力、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基于此本文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即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经济特征因素和社会特征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分类如表1所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立军 郭凤玉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河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晓亮
河北唐山市读者汤晓亮提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户人均纯收入不能混淆汤晓亮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两个人均纯收入指标:一个是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另一个是反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农户人均纯收入指标。这两个指标很容易混同起来.以至相互替代。而事实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立军 王明忠 王曙光 吴二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及困境出发,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破解之道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祥利
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是消费水平与消费方式的市民化。当前,2.6亿农民工的消费边际倾向大幅低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亦有别于城市居民,消费规模小、消费质量低、消费预期差。本文从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民工消费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汇集了不同学者关于提高农民工收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可度、加大消费方式转型等扩大农民工消费的政策建议。文章还就未来研究指出,通过采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引入现代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我国农民工消费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消费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智华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他们的权益没有保障。如何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受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谢勇 李放
农民工城镇化的实现至少要求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城镇化意愿,二是具有城镇化能力。而城镇化实现的路径应当是分层的。本文在研究这一路径时,采用了意愿与预期匹配这一较为新颖的方式,分析各种城镇化意愿的预期实现率。研究发现,农民工城镇化呈现出强意愿和低预期的对立,且城镇化层次越高,实现预期越低。对农民工在不同层级城镇的生活消费能力、住房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过高的城镇化成本所导致的低城镇化能力是城镇化预期较低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农民工城镇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结论对指导中国农民工分层有序地实现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意愿 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