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1)
- 2023(16312)
- 2022(13526)
- 2021(12291)
- 2020(10280)
- 2019(23212)
- 2018(23080)
- 2017(44568)
- 2016(24301)
- 2015(27066)
- 2014(27071)
- 2013(26766)
- 2012(24343)
- 2011(21917)
- 2010(21793)
- 2009(20053)
- 2008(19139)
- 2007(16864)
- 2006(15033)
- 2005(13307)
- 学科
- 济(114199)
- 经济(114087)
- 管理(67846)
- 业(64202)
- 企(51448)
- 企业(51448)
- 方法(45132)
- 数学(39325)
- 数学方法(38979)
- 农(28444)
- 中国(28095)
- 地方(25635)
- 学(24642)
- 业经(24018)
- 财(23448)
- 农业(19555)
- 贸(17715)
- 贸易(17705)
- 制(17415)
- 易(17113)
- 环境(16291)
- 和(15659)
- 理论(15374)
- 地方经济(14995)
- 技术(14716)
- 银(14229)
- 银行(14158)
- 融(14081)
- 金融(14079)
- 务(14059)
- 机构
- 大学(351245)
- 学院(349169)
- 济(146610)
- 经济(143681)
- 管理(135774)
- 研究(122914)
- 理学(118051)
- 理学院(116713)
- 管理学(114650)
- 管理学院(114044)
- 中国(88632)
- 科学(77666)
- 京(74668)
- 农(63456)
- 财(62956)
- 所(62809)
- 研究所(57656)
- 业大(56425)
- 中心(53894)
- 财经(51122)
- 江(50636)
- 农业(49856)
- 北京(46817)
- 经(46549)
- 范(45044)
- 经济学(44875)
- 师范(44513)
- 院(44132)
- 州(40494)
- 经济学院(40211)
- 基金
- 项目(242405)
- 科学(189150)
- 基金(176032)
- 研究(171564)
- 家(155962)
- 国家(154684)
- 科学基金(131444)
- 社会(109726)
- 社会科(103975)
- 社会科学(103946)
- 省(94365)
- 基金项目(93837)
- 自然(86338)
- 自然科(84293)
- 自然科学(84268)
- 自然科学基金(82761)
- 划(79662)
- 教育(77183)
- 资助(71752)
- 编号(68297)
- 重点(54396)
- 成果(54226)
- 发(52505)
- 部(52396)
- 创(49908)
- 课题(46989)
- 创新(46674)
- 科研(46412)
- 国家社会(45591)
- 计划(44885)
- 期刊
- 济(163477)
- 经济(163477)
- 研究(103763)
- 中国(63122)
- 学报(62049)
- 农(58220)
- 科学(54787)
- 管理(49552)
- 财(46311)
- 大学(45936)
- 学学(43730)
- 农业(39561)
- 教育(32677)
- 技术(28701)
- 融(27895)
- 金融(27895)
- 经济研究(27360)
- 业经(25634)
- 财经(25297)
- 经(21737)
- 问题(21523)
- 业(19864)
- 技术经济(18092)
- 科技(17556)
- 版(16921)
- 图书(16502)
- 业大(16229)
- 理论(16103)
- 现代(15719)
- 商业(15711)
共检索到50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越浦 樊晗露 黄新建
文章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和老龄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标准将我国划分为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两类地区,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人口就业视角下城镇化与老龄化在全国及两类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层面而言,城镇化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老龄化则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阻滞作用;两类地区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中高速地区更为明显,同时该地区相应的老龄化阻滞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更为严重,远高于全国地区平均水平,但在高速增长地区老龄化的阻滞作用却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越浦 樊晗露 黄新建
文章基于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和老龄化增长与人口就业增长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以全国人均GDP增长率为标准将我国划分为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两类地区,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人口就业视角下城镇化与老龄化在全国及两类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全国层面而言,城镇化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老龄化则通过影响人口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阻滞作用;两类地区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中高速地区更为明显,同时该地区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传钧
文章基于联合国2008年的人口预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别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全要素生产力3个要素的影响。作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是个复杂的过程,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中:劳动力资源的收缩和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储蓄率的降低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将导致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地区资本形成的减少;老年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将损害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利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婷鹤 毕洁颖 聂凤英
釆用1997~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CHNS)数据量化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食物消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测算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各类食物消费模式皆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特征,且不同年龄段城乡食物消费差异始终存在。假设城乡居民年龄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1~2050年间,相比人口规模变化,人口结构对食物消费影响显著,进一步将人口结构分解后发现,人口老龄化对食物消费并没有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口城镇化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量的扩张。两者综合作用下,人口结构对各类食品消费的影响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不同生育水平变化的模拟情形下,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食物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会新 吕龙风
老龄化与人口流动作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现象,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阐述,提出关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设,并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阻碍了经济增长,而人口流动促进了人口净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但对人口净流出地的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净流入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人口净流出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合理有序引导人口流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流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穆怀中 张梦遥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将反映老龄化水平的老年抚养比变量加入EKC基本模型,同时设置不同老年抚养比全面考察了老龄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静态与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龄化可以延迟EKC拐点的到来,老年抚养比越高,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人均GDP水平越高;第二,同等人均GDP水平下,老年抚养比越高,环境污染水平越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蓓 郭熙保
进入21世纪,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经济学家从消费、储蓄率、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形成和社会养老制度安排这五个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并总结了其中的分歧与焦点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制度安排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欢明
国内有关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既有研究,受国外主流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都倾向于认为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分析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将分别考察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的影响,以期厘清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和结果。得到的主要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作用很有限;老龄化促进我国储蓄水平的提高,但是较低水平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了我国"第二人口红利"的效果;老龄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具有负面影响,但影响有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伟同 魏胜广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正向以及U型影响。从交互影响看,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在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龙 邓智华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本用于劳动力人口的部分资源转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不利,人口老龄化阻碍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储蓄率的提高有助于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的交互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欧元区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储蓄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培 赵斌
本文利用内生化老龄化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老龄化社会中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可选择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相对规模和结构。本文研究表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即占GDP比例)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即占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均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且最优值通过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来。即当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抑制)作用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提高(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龄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及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偏大,均处在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分别通过挤出对经济增长更具促进作用的私人投资、公共物质资本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均衡增长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