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3)
2023(15239)
2022(12612)
2021(11537)
2020(9541)
2019(21799)
2018(21935)
2017(41854)
2016(22784)
2015(25827)
2014(26154)
2013(25875)
2012(23751)
2011(21634)
2010(21764)
2009(19881)
2008(19244)
2007(17292)
2006(15630)
2005(13775)
作者
(66956)
(55640)
(55393)
(52945)
(35590)
(26624)
(25136)
(21864)
(21358)
(20029)
(19046)
(18949)
(17937)
(17743)
(17279)
(17116)
(16495)
(16147)
(16106)
(15787)
(13932)
(13795)
(13440)
(12772)
(12661)
(12458)
(12340)
(12293)
(11391)
(10906)
学科
(111460)
经济(111353)
管理(64508)
(57054)
(46470)
企业(46470)
方法(41476)
数学(35486)
数学方法(35125)
中国(28665)
地方(28085)
(27404)
业经(24055)
(23814)
(20940)
农业(18434)
环境(18125)
(16926)
(16447)
理论(16352)
地方经济(15529)
(14602)
(14475)
贸易(14464)
(14237)
金融(14235)
(13861)
(13848)
银行(13811)
(13739)
机构
大学(329523)
学院(327203)
(135734)
经济(132733)
管理(127708)
研究(115582)
理学(109473)
理学院(108191)
管理学(106288)
管理学院(105702)
中国(84927)
(72119)
科学(71104)
(59479)
(57982)
研究所(52663)
中心(51767)
(51533)
(49381)
业大(47828)
财经(47333)
北京(46207)
(45168)
师范(44793)
(42926)
(42176)
经济学(41064)
(39941)
农业(39685)
经济学院(36563)
基金
项目(221166)
科学(173060)
研究(163483)
基金(158546)
(137417)
国家(136240)
科学基金(116835)
社会(103051)
社会科(97484)
社会科学(97455)
(86163)
基金项目(84481)
自然(74635)
教育(74200)
自然科(72757)
自然科学(72742)
(72322)
自然科学基金(71387)
编号(67107)
资助(64685)
成果(54628)
重点(49480)
(48355)
(48103)
课题(46724)
(44955)
创新(41957)
国家社会(41951)
科研(41529)
教育部(41204)
期刊
(160695)
经济(160695)
研究(102117)
中国(66268)
学报(50600)
管理(48196)
(47844)
科学(47248)
(43320)
教育(38816)
大学(38456)
学学(35763)
农业(32981)
技术(30045)
(28022)
金融(28022)
经济研究(25258)
业经(24873)
财经(23309)
问题(20853)
(20006)
图书(19564)
技术经济(17028)
(16316)
理论(16032)
资源(15616)
现代(15610)
科技(15417)
实践(14373)
(14373)
共检索到49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罗卫军  
生态问题己经成为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体系、目标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出中国城镇化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生态经济市建设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在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有用的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春梅  
2015年8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7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足迹"。演讲嘉宾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应当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别较大,产业转型处于初级阶段,低碳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应当通过发展绿色投资、产业转型、节能改造、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大力推广低碳能源等措施,推进环境健康、有活力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繁荣  王志锴  方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融资的支持。因此,亟须梳理现有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融资的相关文献,全面探寻融资问题的瓶颈和成因,寻找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有关融资问题的解决路径。基于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后续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意见,为国家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化融资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建华  郑国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不断增多,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出现很多社会性问题。从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土地城镇化特征、土地城镇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土地城镇化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概述,并且提出在今后需要强化对土地城镇化调查与评价、土地城镇化类型及其演进规律、土地城镇化情景模拟与调控以及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城镇化制度创新四大领域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建华  郑国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不断增多,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出现很多社会性问题。从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土地城镇化特征、土地城镇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土地城镇化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概述,并且提出在今后需要强化对土地城镇化调查与评价、土地城镇化类型及其演进规律、土地城镇化情景模拟与调控以及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城镇化制度创新四大领域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爱明  
本文对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城镇化的本质与农村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等方面,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蕾  唐立娜  胡冬雪  
生态土地分类是以多目标管理为目的的科学的土地分类方法,当前生态土地分类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之所以能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易于表现一个低于内部各种土地要素空间格局的规律性,便于和土地规划相结合,可以成为分析各领域空间格局和结构的有利工具。可见,生态土地分类对我国土地的科学经营及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及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上生态土地分类在新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我国生态土地分类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臻宇  侯效敏  王宝义  
2015年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与会的60余名中外专家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农村生态治理与保护建设、气候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和日韩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和生态经济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观点交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杰  李庆云  韦颜秋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针对近年来城镇化含义的争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等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对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城镇化之路究竟如何走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小平  
文章就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体分析。然后就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全伟  
从能源安全与城镇化、能源与城市经济增长、能源与城市空间利用、能源与城市建筑、能源与城市生态环境、能源约束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相宇  乔小勇  
以Urbanization、城镇化和城市化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SSCI、SCI、CSSCI和CSCD收录文献,选取90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内容、时间、来源及研究方法等角度,研究国内外城镇化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城镇化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并推进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昕  文婧  林坚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化过程,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本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越来越被关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康春鹏  
什么是城市化?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军事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定义。笔者认为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人口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一种以现代工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且居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在我国一般不直接提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学刚  方创琳  李君  刘海猛  张蔷  
按照地理学科发展趋势,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研究将由定量描述转入动态模拟。目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呈现多元化。论文系统梳理了其中4类常见的动态模拟模型,包括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以及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复合模型。主要结论如下:系统动力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复杂系统、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单要素耦合的动态模拟之中,但存在空间解释不足以及忽视系统自适应性等问题;人工智能算法(ANN和BN)在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系统或不确定性系统模拟中具有显著优势,并被应用于城市扩张、环境变化、资源需求以及生态脆弱性的识别之中,但应用面相对狭窄且限制条件偏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CLUE-S、CA和MAS)局限于从土地城镇化视角模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复合模型实现了各模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已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今后,应从技术和理论2个层面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并加强对微观过程的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