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9)
- 2023(18152)
- 2022(14952)
- 2021(13792)
- 2020(11405)
- 2019(25838)
- 2018(25740)
- 2017(49073)
- 2016(26745)
- 2015(29914)
- 2014(29949)
- 2013(29600)
- 2012(27168)
- 2011(24273)
- 2010(24407)
- 2009(22588)
- 2008(22384)
- 2007(20055)
- 2006(18035)
- 2005(16486)
- 学科
- 济(116892)
- 经济(116758)
- 业(95845)
- 管理(87079)
- 企(84348)
- 企业(84348)
- 方法(46633)
- 数学(36654)
- 数学方法(36253)
- 农(34953)
- 业经(34883)
- 中国(33815)
- 财(31726)
- 地方(27869)
- 农业(24547)
- 务(22257)
- 财务(22177)
- 财务管理(22149)
- 制(22097)
- 技术(21784)
- 学(21306)
- 企业财务(20991)
- 理论(20960)
- 和(20842)
- 贸(19823)
- 贸易(19806)
- 易(19165)
- 银(17833)
- 环境(17811)
- 银行(17789)
- 机构
- 学院(383013)
- 大学(380021)
- 济(154597)
- 管理(153020)
- 经济(151258)
- 理学(130689)
- 理学院(129273)
- 研究(128924)
- 管理学(127278)
- 管理学院(126565)
- 中国(99037)
- 京(82754)
- 科学(78848)
- 财(71532)
- 所(64947)
- 农(63608)
- 江(58963)
- 研究所(58559)
- 中心(57943)
- 财经(56309)
- 业大(55918)
- 北京(52632)
- 经(51088)
- 范(50382)
- 师范(49917)
- 农业(49430)
- 州(47736)
- 院(47029)
- 经济学(45225)
- 财经大学(41441)
- 基金
- 项目(253400)
- 科学(199893)
- 研究(188436)
- 基金(182230)
- 家(157773)
- 国家(156294)
- 科学基金(135259)
- 社会(118743)
- 社会科(112462)
- 社会科学(112435)
- 省(100632)
- 基金项目(96478)
- 自然(86710)
- 教育(85446)
- 自然科(84708)
- 自然科学(84689)
- 划(83359)
- 自然科学基金(83164)
- 编号(77516)
- 资助(74209)
- 成果(62550)
- 发(57605)
- 重点(56339)
- 部(54894)
- 创(54428)
- 课题(53699)
- 创新(50209)
- 国家社会(48338)
- 项目编号(47729)
- 科研(47599)
- 期刊
- 济(181903)
- 经济(181903)
- 研究(116235)
- 中国(78916)
- 管理(61874)
- 农(59771)
- 学报(56835)
- 财(56051)
- 科学(54334)
- 教育(44370)
- 大学(43626)
- 农业(41386)
- 学学(40924)
- 融(35843)
- 金融(35843)
- 技术(35740)
- 业经(32136)
- 经济研究(27635)
- 财经(27546)
- 问题(23829)
- 经(23631)
- 业(23283)
- 技术经济(20441)
- 图书(19859)
- 现代(19012)
- 科技(18789)
- 商业(18016)
- 理论(17829)
- 版(17034)
- 贸(16902)
共检索到584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琳剑 齐自君 王利莎
基于城镇化与建筑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收集天津市10余年间城镇化和建筑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城镇化与建筑业协同发展的阶段特征及互动关系,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镇化 建筑业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系统耦合互动模型,以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等级,并分析其时序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类型,主要研究结论为北京"新型城镇化、流通业与旅游业系统"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关系。当前,北京三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交互作用显著,各子系统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同一致,系统实现了优质协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耦合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实证研究了1981-2013年间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和协调状况。结果发现:从总体效应看,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耦合协调关系;从具体效应看,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规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效益提升的推动作用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服务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对经济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趋于弱化,对空间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也相当有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海峰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左停 周宁
构建由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各子系统指标的权重以及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1990—2014年间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系统中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的权重高于经济结构;城镇化系统中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权重明显高于产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199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关系经历了从低度耦合到中度耦合再到高度耦合3个阶段。
关键词:
城镇化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新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文平 王鸿康 刘红平 单宝艳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气污染监测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GIS等方法,研究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与大气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14-2017年,城镇化水平呈从东北往西南递减格局,鲁中和鲁东提升较快,鲁西北及鲁南提升较慢;城镇化与各类大气污染物的耦合协调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呈从东往西递减趋势;城镇化与大气环境高度协调的地区为鲁东沿海三市,全省协调发展的城市达94.12%,仅鲁西南一市欠协调。据此提出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建议:对高度协调型城市,应借助其蓝色半岛经济区核心地位发挥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对基本协调型中的城镇化超前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注重与大区域污染联防;对基本(欠)协调型中的城镇化滞后型城市,需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并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大气环境 耦合协调性 山东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浩 余志林 王家明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反作用。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数据资料,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测算出各省份2003—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各省份的对比类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强有力的互补作用;2012年广东省耦合协调水平最高,甘肃省最低,全国各省市耦合协调比为22:9。通过对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对比研究得出:北京、天津、上海三省市属于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型;2003—2012年间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发展 时空耦合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瑜 汪淑梅
为探究城镇化与金融发展间耦合协调关系,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江西省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及金融发展各子系统均处于颉颃阶段,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协调性水平还不够高;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金融发展状况;城镇化与金融效率的协调度提升成效显著。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发展 耦合协调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冀红梅 王覃刚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研究法,探析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研究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的耦合协调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耦合协调关系逐渐优化,由“轻度失调”逐步演变为“良好协调”。从空间维度来看,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绩效耦合协调发展格局相对稳定,但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丽 孙建中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速了第三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电商产业集聚程度还有待提升,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改革的促进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旨在指导电商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各省市之间城镇化水平不同,导致电商产业集聚水平也存在差异,电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作用也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规模集聚,电商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2015-2019年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加强,但不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营 李盛竹 李倩
对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11—2019年耦合协调度特征,探讨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9年我国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呈波动性增长;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介于濒临失调和良好协调之间,"两极格局"现象突出;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W"型增长,上升与演进的速度缓慢;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吻合,整体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需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更加公平。本文研究对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翠翠 杨凤娟 郭庆然 陈政
文章通过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1996—2018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逐步提高,从勉强协调逐渐演变为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无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高质量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说明三者协调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给出实现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臧志谊 景鹏 李正
城镇化与保险业存在密切联系,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过程中,发挥并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在构建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份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时空维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国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状况不佳,二者的耦合始终处于颉颃阶段,而二者的协调关系经历了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转变;(2)区域维度下,城镇化与保险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失衡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失衡现象较为突出,失衡的原因表现为东部地区由城镇化不足所致,中西部地区由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保险业发展滞后;(3)...
关键词:
城镇化 保险业 耦合协调 时空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