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9)
- 2023(16938)
- 2022(14092)
- 2021(13200)
- 2020(10640)
- 2019(25023)
- 2018(24609)
- 2017(45246)
- 2016(25365)
- 2015(28552)
- 2014(28783)
- 2013(27609)
- 2012(25373)
- 2011(22817)
- 2010(22671)
- 2009(20428)
- 2008(19888)
- 2007(17142)
- 2006(15182)
- 2005(13609)
- 学科
- 济(101807)
- 经济(101701)
- 管理(66771)
- 业(63845)
- 企(51665)
- 企业(51665)
- 方法(45981)
- 数学(40369)
- 数学方法(39959)
- 中国(33558)
- 农(30301)
- 财(25200)
- 业经(24255)
- 教育(22976)
- 学(22310)
- 地方(22046)
- 农业(20305)
- 理论(18071)
- 制(17701)
- 贸(17405)
- 贸易(17395)
- 易(16825)
- 技术(15705)
- 发(15417)
- 务(14927)
- 财务(14856)
- 财务管理(14827)
- 和(14550)
- 融(14493)
- 金融(14491)
- 机构
- 大学(353548)
- 学院(347061)
- 济(136282)
- 管理(134252)
- 经济(133298)
- 研究(120238)
- 理学(116989)
- 理学院(115605)
- 管理学(113499)
- 管理学院(112838)
- 中国(84996)
- 京(76406)
- 科学(72839)
- 财(61914)
- 所(59052)
- 范(54533)
- 师范(54129)
- 中心(54061)
- 研究所(53951)
- 农(53457)
- 江(50913)
- 财经(49959)
- 业大(49951)
- 北京(48627)
- 经(45726)
- 师范大学(44390)
- 院(43880)
- 经济学(41581)
- 农业(41312)
- 州(41055)
- 基金
- 项目(240739)
- 科学(191651)
- 研究(181761)
- 基金(174130)
- 家(150767)
- 国家(149410)
- 科学基金(128745)
- 社会(114762)
- 社会科(108606)
- 社会科学(108580)
- 省(93484)
- 基金项目(91685)
- 教育(88277)
- 自然(81657)
- 划(80328)
- 自然科(79778)
- 自然科学(79763)
- 自然科学基金(78325)
- 编号(75358)
- 资助(70908)
- 成果(62876)
- 重点(55038)
- 部(54554)
- 课题(53698)
- 发(52090)
- 创(49878)
- 教育部(47599)
- 国家社会(46977)
- 创新(46331)
- 项目编号(46175)
- 期刊
- 济(145831)
- 经济(145831)
- 研究(111110)
- 中国(73380)
- 教育(63415)
- 学报(54197)
- 科学(49672)
- 农(49484)
- 管理(47534)
- 财(45338)
- 大学(42333)
- 学学(38364)
- 农业(34442)
- 技术(32359)
- 融(27913)
- 金融(27913)
- 财经(24290)
- 业经(23968)
- 经济研究(23856)
- 经(20732)
- 图书(20313)
- 问题(19291)
- 业(17286)
- 理论(16907)
- 技术经济(15884)
- 科技(15831)
- 版(15819)
- 职业(15727)
- 实践(15429)
- 践(15429)
共检索到516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柯玲 庞祯敬
研究系统论述了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结构互动演进逻辑关系,在精心选取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分析、VAR及相对离差互动发展模型刻画了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结构的演化轨迹及协调坐标。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均衡结构互动演化实然轨迹与应然轨迹处于契合状态;城镇化与城乡供给、需求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二者呈互为因果关系;城乡教育需求、供给结构和城镇化保持协调关系,而供需均衡结构与城镇化间长期处于失调状态。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教育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年华 宣卫红 戴军 王书明
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步伐,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49~2011年城镇化率数据,依据Logistic模型推演出中国城镇化率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进而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预测。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曲线拟合优度高,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1982年前,期末的城镇化率达21%)、成长阶段(1982~201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50%)、成熟阶段(2010~205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78.9%)、衰退阶段(2050年后,期末城镇化率达到极值100%),这种阶段划分与2011年以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本吻合,同时可以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城镇化是民生解决和改善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经起步、停滞、探索、发展四个阶段。现阶段我国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备受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民生改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难题,开拓民生发展新道路,成为未来我国民生解决和改善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路径 城市化与民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永平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高级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城镇化水平,更应关注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因此,本文旨在系统追溯中国城镇化的演进轨迹,揭示以往城镇化发展演变的经验与规律,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差距与潜力,进一步深入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困境,探讨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转型方向,为制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中国经济增长再续"奇迹"提供政策菜单。
关键词:
城镇化 演进 转型方向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勇
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小城市成为主力军,中西部成为主战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建立满足高度城镇化水平要求的完善的城镇体系、重点发展100万~200万人口的中间规模城市、以城市群为主要的人口集中方式、集约化和紧凑型城镇建设模式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改变现行的城乡治理模式,改变现行的开发区设置模式,重新启动正常的设市进程,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等。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历程 城镇化战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立群
城镇化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缓慢起步阶段,城镇化进程几乎停滞,对减贫的效力不大,并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期,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有力推动了减贫事业的发展,但城乡差距也被拉大;2013年以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由"减贫"向"脱贫"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应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尤其应重视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要建立和完善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减贫事业的政策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坤秋 王良健 屠爽爽 龙花楼
基于效率与协调性视角,构建了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从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的内涵出发,运用SE-DEA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土地市场效率进行测评,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表征城镇化协调性,分析了二者的时空特征,并运用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4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均呈下滑态势,土地市场效率、城镇化协调性提升的城市占比仅分别为21.75%、9.12%,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低效率与低协调性城市的集中分布地。高效率城市散见于东北、陕甘宁、成渝等地,而高协调性城市则散布于胡焕庸线两侧及两广地区。②土地市场通过价格、竞争与流转机制以及吸纳、集聚与累积效应促进土地城镇化的精益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相对快速提升,并触发城市经济与城镇化协调性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③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兼具累积叠进的时间滞后效应,城市土地市场效率每提高1%,城镇化协调性将提升6.9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财政分权则呈负向影响,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久文
30多年来的中国城镇化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基本解决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二是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三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然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日趋强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等诸多问题,正在成为城镇化加速的障碍。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偏差,也有管理体制的原因,更是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造成的。在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应当从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出发,把握城镇化的战略重点,走一条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协调 集约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梁姝娜 张友祥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等多种城乡问题解决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及限制条件。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具有城乡产业强力支撑、城乡空间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公共服务配置畅通、城乡制度有效融合等内在要求。因此,应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综合推进模式,通过完善城乡资源的市场配置、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社会保障的合理统筹、发展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展政策的协调推进等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发展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敏 胡振华
众多的研究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如何匹配与城镇化相协调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研究,本研究就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机理、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现有文献较多地集中在论证城镇化与单一产业的关系、且基本上采用单一维度分析、运用的方法以主观、静态分析诸多,较少系统地分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且缺乏定量、动态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创造了更多的空间。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关系 研究动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敏 胡振华
众多的研究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如何匹配与城镇化相协调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研究,本研究就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机理、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现有文献较多地集中在论证城镇化与单一产业的关系、且基本上采用单一维度分析、运用的方法以主观、静态分析诸多,较少系统地分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且缺乏定量、动态的分析,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关系 研究动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伟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其理论坐标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下的二级子目录,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体系,与该体系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经济结构优化道路、共赢平衡高效开放道路一并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励 张信源
本文就广东乡村城镇化的问题,主要对包括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村中城镇特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功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经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乡村城镇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如今,城镇化已经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不是单纯的拆迁扩建,而是让进入城镇的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社保、就业等权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营 李盛竹 李倩
对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11—2019年耦合协调度特征,探讨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9年我国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呈波动性增长;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介于濒临失调和良好协调之间,"两极格局"现象突出;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W"型增长,上升与演进的速度缓慢;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吻合,整体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需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更加公平。本文研究对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