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5)
- 2023(8825)
- 2022(6573)
- 2021(5828)
- 2020(4701)
- 2019(10410)
- 2018(10384)
- 2017(19572)
- 2016(10415)
- 2015(11338)
- 2014(11465)
- 2013(10698)
- 2012(9318)
- 2011(8392)
- 2010(8704)
- 2009(8599)
- 2008(7505)
- 2007(6504)
- 2006(6307)
- 2005(6137)
- 学科
- 济(45549)
- 经济(45495)
- 业(25462)
- 融(25450)
- 金融(25449)
- 管理(25307)
- 中国(23006)
- 银(22868)
- 银行(22863)
- 行(22256)
- 企(20511)
- 企业(20511)
- 地方(16919)
- 制(14475)
- 农(13676)
- 业经(12751)
- 财(12386)
- 方法(11842)
- 中国金融(11033)
- 数学(10415)
- 数学方法(10341)
- 体(10222)
- 农业(9596)
- 体制(8455)
- 发(8172)
- 地方经济(8170)
- 产业(7335)
- 理论(7073)
- 务(7013)
- 财务(6987)
- 机构
- 学院(137134)
- 大学(134953)
- 济(60302)
- 经济(58977)
- 研究(50892)
- 管理(47568)
- 中国(45540)
- 理学(39644)
- 理学院(39163)
- 管理学(38505)
- 管理学院(38241)
- 财(30698)
- 京(28707)
- 科学(28505)
- 所(25109)
- 中心(24900)
- 财经(23107)
- 研究所(22548)
- 江(22365)
- 农(20994)
- 经(20961)
- 经济学(20209)
- 范(19649)
- 师范(19483)
- 银(18922)
- 院(18513)
- 北京(18342)
- 州(18274)
- 银行(18271)
- 经济学院(18182)
- 基金
- 项目(88590)
- 科学(70647)
- 研究(69213)
- 基金(63234)
- 家(54291)
- 国家(53797)
- 科学基金(46376)
- 社会(45635)
- 社会科(43366)
- 社会科学(43357)
- 省(35632)
- 基金项目(32857)
- 教育(30952)
- 划(29199)
- 编号(28625)
- 自然(26464)
- 自然科(25837)
- 自然科学(25831)
- 自然科学基金(25350)
- 资助(24440)
- 成果(23806)
- 发(21857)
- 重点(20867)
- 课题(20601)
- 国家社会(19589)
- 创(18995)
- 部(18991)
- 发展(18533)
- 展(18252)
- 性(18208)
共检索到22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敏哲
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重点则在微观金融、民间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对金融都有不同的需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省级经济金融部门工作的管理者,笔者亲历并见证了这些年来蓬勃的金融改革发展,感触良多。结合浙江的实践,就城镇化与区域金融改革的探索等问题谈一些个人观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刚 王晓夏 桂立
笔者从区域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实证模型,运用2000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人口、收入和产业三个层面考察金融发展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够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进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效果越显著;在收入城镇化方面,金融发展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尤为突出。本研究对于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区域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国平
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服务)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使其成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城乡差距较大的二元经济特征,导致资金更易流向大中型城市,农村区域和小城镇金融支持的缺失与落后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严重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当务之急。金融部门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应以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载体,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品质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系统的角色转换也同样重要,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不仅应该为城市的增长而融资,也应该为城市的转型而融资从国际经验观察,城镇化并不必然与增长相联系,也有可能与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陈露
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省份实行省直管县改革,意在缩减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部分学者在研究这几年的改革效果后,得出了"省直管县"改革起到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释放财政压力的作用,却极少有学者研究"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本文利用部分省份2002年到2012年的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比较改革组与对照组之间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差异,从而得出改革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也得出"省直管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辜胜阻 曹誉波 李洪斌
解决城镇化巨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另一方面要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经济学中的"诺瑟姆曲线"表明,城镇化水平从30%上升到70%的区间是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志宏
可以完善城镇化融资机制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求在提高城市化率的同时提升城镇化质量,从而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相关投资力度。一些地方政府在预算内资金无法满足建设需求又无法公开举债的情况下,尝试了融资平台贷款等多种变相融资方式,但实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基于2006年~2012年河南省108个县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就业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被解释变量,利用静态面板估计、动态面板估计和交互项估计等实证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均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更强;伴随地区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都会更加显著;伴随地区服务业占比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有所下降,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有所增加;伴随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减弱,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不断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县域 城镇化 河南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福雷 胡彩梅 鞠耀绩
本文运用2007~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城镇化金融支持综合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金融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其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在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区位因素显著影响金融支持城镇化资源配置效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并不比中西部地区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当注意的问题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炭的道路,落实到土地上,就要通过改革,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在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推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以土地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克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改革,需要农民自愿选择以土地换取市民身份。土地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而不宜试点推广,关键降低农民与市民身份转换的经济成本,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和抑制滥占土地,土地流动向耕地保护和民生保障的倾斜。建议推进土地价值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对土地占用及升值征收土地资源税,将土地价值从使用价值中充分剥离出来,并将土地资源税纳入全国和地方建立的统筹基金,专用于对城镇化进城农民的保障性安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贾继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要求破解新形成的城市内部新教育二元结构。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政府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改革、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机会均等;需要推进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的民主参与和共同治理,以民主化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针对政府的绩效管理和教育问责制度,督促政府切实履行上述职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当前,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内涵的"新型四化",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其中,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受到各界关注。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预计在2040年将达到75%,这将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珺
当前,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国策。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更大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位金融界同仁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内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瑞斌
论文结合经济转型要求,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内涵,分析了现代城镇的五大特征,并对我国特色城镇化的产业轨迹、空间布局、实现途径和动力机制提出对策建议。基于对新型城镇化特征与路径的分析,论文认为,应不断优化金融投入的结构与质量,大力推动城镇化金融服务的一体化、综合化、集约化、多样化,这对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