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5)
2023(10031)
2022(7761)
2021(6953)
2020(5917)
2019(12906)
2018(13000)
2017(25635)
2016(13661)
2015(15218)
2014(15259)
2013(15158)
2012(13323)
2011(11610)
2010(11935)
2009(11536)
2008(11767)
2007(10946)
2006(9937)
2005(9135)
作者
(37751)
(31968)
(31861)
(29697)
(20165)
(15215)
(14289)
(12438)
(12125)
(11315)
(10829)
(10464)
(10296)
(9987)
(9755)
(9462)
(9308)
(9288)
(9183)
(9123)
(7988)
(7831)
(7808)
(7441)
(7358)
(7181)
(7090)
(7059)
(6414)
(6382)
学科
(82826)
(66628)
企业(66628)
(64076)
经济(63985)
管理(54300)
(44917)
农业(29832)
业经(28597)
方法(24399)
(22608)
数学(16975)
(16970)
财务(16953)
财务管理(16942)
数学方法(16920)
中国(16724)
企业财务(16012)
技术(15858)
(15097)
(14936)
(12851)
(12788)
(11287)
经营(11287)
地方(11018)
(10964)
企业经济(10746)
理论(10714)
技术管理(10447)
机构
学院(203246)
大学(192565)
(91468)
经济(89936)
管理(87366)
理学(75389)
理学院(74837)
管理学(74087)
管理学院(73732)
研究(59493)
中国(50689)
(47605)
(40963)
(38851)
农业(35762)
(33088)
科学(33088)
业大(33028)
财经(32081)
(29054)
中心(28939)
(28882)
经济管理(26627)
经济学(26265)
研究所(25598)
(25277)
商学(24238)
商学院(24046)
经济学院(23844)
北京(23284)
基金
项目(129523)
科学(105025)
研究(99707)
基金(95736)
(80642)
国家(79723)
科学基金(71523)
社会(67704)
社会科(63828)
社会科学(63813)
(53494)
基金项目(51604)
自然(43711)
教育(43069)
自然科(42774)
自然科学(42767)
自然科学基金(42077)
编号(41630)
(41092)
资助(36496)
(34084)
成果(31389)
(30546)
(29444)
(28965)
(28353)
国家社会(27827)
(27681)
创新(27592)
重点(27544)
期刊
(113856)
经济(113856)
研究(56214)
(52707)
中国(40420)
农业(35272)
(34702)
管理(34321)
业经(27035)
科学(26951)
学报(24599)
(21714)
金融(21714)
大学(20739)
学学(20195)
技术(18850)
(18265)
财经(15830)
问题(15745)
经济研究(15533)
农村(14173)
(14173)
农业经济(13932)
(13672)
技术经济(12948)
教育(12786)
世界(12512)
现代(11213)
商业(11211)
经济问题(11066)
共检索到306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有华  张壮  
增效率还是促公平,是农业补贴政策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证检验,证实了城镇化有助于实现农业补贴效率与公平双赢。基于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成本存在的条件下,农业补贴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会抑制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由城镇化的深入加以缓解。基于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目标,当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打破户籍制度约束,促进人口城镇化,发挥农业补贴的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乔志敏  
利用1978~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白云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不仅表现为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村落后于城市,而且还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等,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培兆  
从现象和经验可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达程度和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高低是成反比的。在农业人口比例高的发展阶段,要根本改革农业改变农民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只有农业人口比例不断向低位运动,与城镇人口比例持平时,才能开始有根本性的改变;当比例降到30%以下的低位时,农业现代化则同时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与人口居住城镇化相等,但两者相关,互为条件,也互为标志。如20世纪下半叶的统计资料显示,除非常时期外,我国农民纯收入增加与农村人口比例减少是同步平行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瑞霞  王烽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必经过程,也是中国"四化"战略的重点内容和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深入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与中国在政策与制度、科技、基础设施和城镇生态等4个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差异,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毅  柳文  
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乃至城市化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是互相促进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工业、农业和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同一个问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占据着启动全局的特殊地位;我国城市化的合理道路是区域型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同发展,形成层次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与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滨  赵蕾  
本文在考察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得出结果,城镇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虽统计上显著,但程度微乎其微。最后指出,传统城镇化模式已成为阻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本文为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有积极的影响,且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2005—2013年我国31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袁伟彦  
为了分析城镇化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关系,利用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不同发展模式的城镇化对于促进农业保险需求有着不同的影响,由非农业发展和非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模式而表现出区域差异。因此,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巨灾风险机制建立及财政支持力度应结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中华  王莉  
文章借鉴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方法,提出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推进水平测度的方法。利用测度数据信息,为推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与政策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非  
文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河南省17地市2004~2012年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城镇化水平与农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技术效率从2004~2012年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郑州市农业技术效率增幅最大,信阳市、焦作市及平顶山市农业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大于1,济源市与开封市历年均处于农业技术无效率的状态;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1.0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慧玲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河南省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全省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是个纲,纲才能举目张。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才能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夏显力  晋蓓  
文章以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基于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间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邻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对本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省域外的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高于省域内相邻地级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忻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支撑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坚持以集约为方向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