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6)
2023(17161)
2022(14340)
2021(13163)
2020(11220)
2019(25310)
2018(25365)
2017(49619)
2016(26722)
2015(30046)
2014(29862)
2013(29830)
2012(27107)
2011(24235)
2010(24245)
2009(22888)
2008(22783)
2007(20572)
2006(18426)
2005(16508)
作者
(77018)
(64070)
(63696)
(60566)
(40859)
(30638)
(28916)
(25277)
(24459)
(23025)
(21746)
(21706)
(20302)
(20212)
(19722)
(19550)
(19056)
(18843)
(18380)
(18342)
(15905)
(15777)
(15729)
(14771)
(14421)
(14296)
(14244)
(14178)
(12885)
(12688)
学科
(115645)
经济(115497)
(105408)
管理(86844)
(85632)
企业(85632)
方法(53279)
(48770)
数学(43572)
数学方法(43217)
业经(34795)
(33854)
农业(32379)
中国(31234)
(24024)
(23797)
财务(23729)
财务管理(23690)
企业财务(22497)
地方(21604)
技术(20680)
(20347)
贸易(20337)
理论(20031)
(19769)
(19698)
(18892)
(18685)
银行(18644)
(18452)
机构
学院(388584)
大学(385254)
(161101)
管理(160318)
经济(157840)
理学(138293)
理学院(136921)
管理学(134867)
管理学院(134167)
研究(122467)
中国(98243)
(81150)
(75214)
科学(73472)
(72312)
(60446)
财经(60291)
业大(59460)
(58618)
中心(56942)
农业(55394)
(54933)
研究所(54483)
北京(50703)
经济学(47986)
(47493)
师范(47119)
(46910)
财经大学(44566)
(43722)
基金
项目(259360)
科学(205778)
研究(192433)
基金(190226)
(163474)
国家(161964)
科学基金(141475)
社会(124206)
社会科(117436)
社会科学(117406)
(101346)
基金项目(101164)
自然(90730)
自然科(88663)
自然科学(88644)
自然科学基金(87114)
教育(86585)
(83389)
编号(79063)
资助(77802)
成果(62856)
(57770)
重点(56561)
(55216)
(55042)
课题(52580)
国家社会(51011)
创新(50972)
教育部(49896)
人文(49617)
期刊
(183062)
经济(183062)
研究(114869)
中国(72490)
(71584)
管理(59532)
(58339)
学报(57214)
科学(54695)
农业(48092)
大学(44877)
学学(42710)
(40992)
金融(40992)
教育(35658)
业经(35015)
技术(33368)
财经(29768)
经济研究(27184)
(25329)
(24731)
问题(24670)
技术经济(20838)
现代(18789)
(18725)
理论(18710)
商业(18324)
世界(17839)
科技(17773)
实践(16823)
共检索到57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袁伟彦  
为了分析城镇化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关系,利用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不同发展模式的城镇化对于促进农业保险需求有着不同的影响,由非农业发展和非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因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模式而表现出区域差异。因此,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巨灾风险机制建立及财政支持力度应结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非  
文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河南省17地市2004~2012年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城镇化水平与农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技术效率从2004~2012年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郑州市农业技术效率增幅最大,信阳市、焦作市及平顶山市农业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大于1,济源市与开封市历年均处于农业技术无效率的状态;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1.0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兵  刘丽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我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贝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祖梅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文章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3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函数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汀汀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14年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Eviews8.0进行数据建模,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汀汀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14年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Eviews8.0进行数据建模,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治国  唐洪松  张敏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武春桃  
基于1997年~2011年中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户籍人口、就业人口和城区建设城镇化等三种指标,本文全面考察了城镇化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整体降低了中国农业碳排放;但不同渠道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就业城镇化是农业碳排放下降的最主要动力;城镇化对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碳排放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对中部地区则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则很不确定。结论对中国城镇化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刘飞  
小农家庭制度向现代农业制度转变是新的历史趋势。现代农业的组织化是家庭制度、规模需求、风险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组织在生产端形成了适应人工风险的组织形式,在市场端形成了适应市场风险的组织形式,两端制度因无法对立而形成了特定的产销融合制度安排。在这些产销融合制度里,家庭制度或被重构,或被摒弃,体现了其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不同存在形态,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组织化的核心变量。研究表明,农业组织化程度越高,其风险抵抗能力越强。现代农业组织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风险里还孕育发生了新的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晓军  郭金龙  
本文讨论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以及人力资本意识觉醒为农业保险需求带来的增长机会。结合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和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会,提出建立促进农业保险创新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多层次巨灾安全网、全方位提高农业保险产品服务、组织管理创新的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祝婧然  
论文通过对美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保险体系、补贴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为构建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借鉴,即建立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从乡镇到地市形成"农户→乡镇合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相互保险公司"组织模式,运用商业保险提供精细化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责任保险、人身险等,并建立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以加强农业风险分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军  袁帅帅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广阔而深远的。本文从国内各省2005~2012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入手,选取"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人力资本意识唤醒"三大指标,就新型城镇化对农业保险影响的路径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考察。结果发现,理论和现实存在一定差异:现阶段,我国各省、市农业保险需求因土地流转因素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农业产业化因素对其影响却有着两极分化的特点,并就这些悖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和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